
县旅游局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doc
6页县旅游局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县旅游局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县旅游局认真贯彻省、市、县旅游扶贫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扶贫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旅游扶贫工作情况一)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局班子成员先后20余次到洪范池镇白雁泉村、南崖村,锦水街道东村等重点旅游扶贫村进行调研,在当地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认真考察了村容村貌,地理特征,村领导班子成员组成,村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等情况,尤其对村内自然资源、人文传说、历史故事、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认真调研,摸底建档并与村民一起座谈,收集合理化建议10多条为制定扶贫帮扶计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二)理顺思路,制定旅游扶贫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村实际和特色,经局领导班子多次研究,结合我局业务特点,确定对白雁村、南崖村优先扶持发展多次邀请山东大学旅游系王晨光教授、山东泰山旅游规划设计院专家、市旅游局规划处领导到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就下一步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及农家乐进行论证4月中旬,与山东泰山旅游规划设计院签定了编制白雁泉村旅游规划的协议,目前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5月份启动了南崖村的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三)因地制宜,发挥旅游业在乡村扶贫中的生力军作用 对其他具备发展乡村旅游、但资源优势不明显,或者条件尚不成熟的村,根据资源情况和产业特点,指导通过不同形式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扶持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意识引导思想认识,树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村农民致富的理念,通过座谈、会议等方式进行培训,组织镇(街道)旅游办、扶贫村两委干部和乡村旅游带头人先后赴南京江宁区,安徽省唐模村、宏村、龙池湾,滨州市狮子刘,泰安市里峪,长清区马套等地参观学习乡村旅游及农家乐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研讨交流了乡村旅游开发思路、理念、模式和典型经验,进一步统一了发展思想,提振了发展信心,激发了发展活力并推荐14名村支部书记及乡村旅游带头人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乡村旅游考察活动,到台湾、日本、韩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乡村旅游二是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针对各村、各乡村旅游点的实际,我们重点进行旅游厕所的建设,对榆山仙乐园、昶茂农场、卓亚轩,锦水利丰园,洪范池、书院泉、白雁泉,孔村七彩谷、泰丰园、北毛峪,玫瑰园、惠农玫瑰园等游客较多或发展前景较好的乡村旅游点新建旅游厕所19处,目前已基本完工15处,正在建设的4处。
四)拓展旅游发展模式,通过旅游增收促进脱贫指导贫困村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从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变为发展民宿接待、农家乐、采摘体验等旅游特色产业,邀请浙江赛石集团、济南乐沃营地的老总前来考察,努力发展新型业态旅游活动,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度,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覆盖更多农村农民通过发展旅游、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实现脱贫五)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加大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力度,积极推动一批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贫困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016年,重点指导白雁泉村、南崖村积极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以特色村为支点,串村成片,发展特色旅游片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六)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推进旅游产业扶贫多次邀请省、市局领导,来我县调研旅游发展情况,积极推介白雁泉、南崖古村、贤子峪等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列为全省400个乡村旅游扶贫村,争取乡村旅游扶贫资金,白雁泉村今年共获得140万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根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使用要求,确定了初步开发白雁泉村的具体项目(编制村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整修白雁泉拔箭泉泉池、入村牌坊、示范打造2家民宿、精品采摘园建设、旅游厕所、成立白雁泉生态旅游发展合作社)。
南崖村争取到5万元的旅游贫困村扶持资金,待古村保护修复完成后再全力争取更多上级旅游扶持资金同时,我县设立农家乐扶持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完善农家乐服务接待、旅游标识、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支持全县农家乐发展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产业基础薄弱,整体配套提升难度大,旅游相关要素不完善,存在游客进入性差、配套功能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扶贫的瓶颈二)贫困人口存在资本与能力双重困难,旅游发展参与难度大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老弱病残者居多,与旅游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差距较大,导致其无能力、无技能参与旅游发展三)旅游扶贫资金少,但旅游扶贫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发展旅游成本高的现状,也给实施旅游扶贫带来了不利因素三、下步打算(一)强化组织保障局内部成立旅游扶贫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协调、解决旅游扶贫推进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涉旅资金,在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前提下,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倾斜二)抓好宣传营销进一步丰富扶贫村旅游活动内容,引导成立旅游发展合作社,通过提高旅游活动的组织性来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举办樱桃采摘节,柿子采摘节,核桃采摘节等活动,销售村民自产原生态农产品,大力发展农家乐餐厅,进而带动贫困户增收。
进行旅游线路营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采摘体验游,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三)加强旅游扶贫培训强化“造血功能”,提升贫困群众自身脱贫的能力重点解决好贫困群众的参与旅游发展意识不强的问题、经营能力不够的问题,针对地域性和个别需求的差异,在加强培训、信息提供、技能提升等方面做好“点菜下单”,切实做好不同贫困村旅游发展的服务技能和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重点抓好扶贫村、农家乐负责人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发展乡村旅游的行业带头人四)创新扶贫模式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展示传统风俗,保持特色,形成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引导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同时,鼓励支持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的旅游公司,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旅游点)”、“公司+农户(旅游点)”等形式,提高乡村旅游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 xx县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