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5985554
  • 上传时间:2023-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集体交流:   (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小组讨论:对两次丢羊,养羊人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1、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2、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3、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4、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看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4、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3、总结寓意七、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

      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致关的重要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确实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的,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  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  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  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  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4、教学无小事,更应关注细节:  课后,学生向我指出课堂上我出现的问题,例如:甲同学在读“则”时,发音不准,我没有及时纠正;乙同学在对养羊人评价时,说了一个同学们不理解的成语,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含糊而过,给同学带来了学习上的阴影这些只是学生给我提出的,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纰漏,作为“当局者”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悉心聆听、快速分析、及时指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