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防生军事基础课程设置的不足与完善.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2271855
  • 上传时间:2021-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3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防生军事基础课程设置的不足与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防生成规模地补充部队,尤其是大部分补充指挥岗位,其军政素质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基层全面建设、战斗力生成和个人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地方高校作为国防生培养教育的第一基地,其军事基础课程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毕业学员军政素质的高低,是其能否胜任基层部队第一任职需要的关键   1 国防生军事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   国防生依托地方高校培养期间,军事基础教育一般贯穿于新生入学入伍教育训练、日常训练、暑期强化训练、部队当兵见习和毕业综合演练五个阶段,并主要在入学入伍教育训练、日常训练和暑期强化训练三个阶段安排相应的军事基础课程   1. 1 新生入学入伍教育训练阶段   新生入学入伍教育阶段军事基础课程主要在第一学期组织完成,第一学期提前入校单独组织,或与普通新生同步进行,不少于 15 个训练日,着重进行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训练及献身国防思想教育,从身体和思想上加深对军人的了解,初步实现从地方普通青年向军人的转变与普通新生同步组织时,实行单独编班组训、单独考核验收   1. 2 日常训练阶段   日常训练阶段军事基础课程以军政理论知识、共同条令、队列训练、体能训练为主,三年级以上国防生增加相应课目教学法训练。

      军政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民军队导论、军事思想、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军事高科技概述、军队基层文化工作、联合作战基础知识、军兵种知识、军事领导科学与方法、军人心理学等课程地方高校将该阶段军事基础课程中的基础理论部分纳入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实践性、保密性强的内容由军区安排兼职教员补充专题讲座,在尽力为国防生 "减负";的同时,提高军政理论学习质量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签约高校与签约单位共同制定军事训练大纲和教学训练计划,具体教学内容在文件规定的范围内还针对性的有所增设,比如联合作战基础知识、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军事法概论等共同条令、队列和体能训练主要利用双休日和早操等课余时间进行每周 2 次早操,每次半小时,双休日等课余时间每周安排 3 h日常训练由驻校选培办组织,每月组织一次队列会操,每季度一次体能测试,每学期一次综合考核   1. 3 暑期强化训练阶段   暑期强化训练阶段一般为 25 个训练日,主要利用第一学年暑假安排,统一进行军事基础集中强化训练该阶段军事基础课程主要以体能技能训练为主,包括轻武器操作、战术基础动作、手榴弹投掷、防护、卫生与救援、战备基础、单个军人队列动作、阅兵式、分列式、班队列动作及指挥、队列教学法等,中间穿插军人体能强化训练。

        1. 4 部队实践锻炼和综合演练阶段   部队实践锻炼阶段分为当兵锻炼和见习代职两个环节当兵锻炼由军区级单位根据部队实际合理安排,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具体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为 2 个月,全程参加部队的各项训练和演习,以一名新兵的角色完全融入部队训练与生活见习代职主要对象为毕业拟安排在指挥岗位和机关任职的国防生,利用入伍集训结束后至军队院校任职培训开学前,由所在师旅团级单位组织实施,时间为 40 天左右这一阶段军事基础课程没有安排具体教学内容,主要结合当兵和代职熟悉基层部队的政治教育、日常训练及管理,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组织指挥和基层管理能力   目前国防生的毕业综合演练受制于各种条件基本没有开展,大部分均是以部队实践锻炼结合国防生毕业考核的形式组织实施的此阶段是军事基础课程综合融会贯通和实际运用的重要环节   2 当前国防生军事基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 1 内容设置不科学   从对广州市承训国防生的签约高校广东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调研结果来看,国防生军事基础理论内容繁多,存在课程数量多、重点不突出、安排不科学的问题,有 "撒大网";现象军事基础理论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一方面的确增加了学生对军事基础理论的重视程度; 但另一方面,国防生在地方高校学习期间,有大量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而承训高校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更侧重于专业课的成绩。

      这种情况下,学员精力受限,只能疲于应付,直接导致了国防生对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浅尝辄止   2. 2 学时安排不合理   以广州军区国防生军事基础课程内容时间安排为例,开设的相关军政理论课程的时间几乎都是16 学时,部分课程如联合作战基础知识只有 6 学时,军事高科技及军队信息化建设只有 8 学时,军政理论相关讲座平均 1 学年才 1 次,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的教学是结合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 "思想政治教育课";来完成的,不再单独安排总体来说,军政理论的学时安排偏少,没有侧重点,呈 "流水作业";的平淡化状态共同条令、军人体能和队列训练除暑期强化训练外,主要利用双休日和早操等课余时间进行,并没有纳入 8h 教学安排内,而早操、双休日等训练时间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有效落实,训练时间很难保证   2. 3 考核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防生毕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资格甄别、身体心理检测和军政素质考核,在军区考核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军队驻校选培办具体实施考核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在对国防生能力素质考核标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都是立足院校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标准,这些标准基本依据国防生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对促进国防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不同院校对有关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这就导致各院校的考核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尚没有建立系统、统一的评估机制就国防生体能素质测试标准来看,依据的是 《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 ( 入伍训练分册) ,部分院校无论是入学还是毕业考核,内容和标准雷同,学员训练没有压力,更不会有动力   3 国防生军事基础课程设置的对策   3. 1 统一军事基础课程的内容、时间和考核标准   3. 1. 1 统一军事基础课程的内容   按照教育部和解放军四总部下发的 《关于加强国防生军政训练和任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贴近部队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统一的军事基础课程的内容,做到 "学有用、学能用";,激发国防生的学习训练热情   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可以考虑采取 "n + n";的方式,选取部分军政理论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确定为必修课,并适当增加选修课内容; 适当压缩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达到 "选优取精,复合发展,学以致用";的目标   3. 1. 2 统一军事基础课程的时间   严格将军事基础课程纳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根据国防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特点,在避免与其他课程发生冲突的基础上,统一安排军事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阶段设置课程,保障军事教育训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按照规定,国防生军政基础理论不少于 120 学时,其中集中授课不少于 80 学时; 军事技能体能训练一般不少于 40 个训练日 ( 不含早操、节假日) ; 当兵见习 6 至 8 周根据上述规定,可安排不少于 30 学时的 3 至 4 门核心课程,其它课程可统一纳入在校期间理论选修课范畴; 技能体能训练的集中训练时间相对较少,可安排以队列训练和队列教学法为主,战术基础与防护、手榴弹投掷及轻武器射击可在当兵见习期间利用部队资源按大纲规定学时安排   3. 1. 3 统一军事基础课程的考核标准   要结合国防生到部队第一任职需要和国防生在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统一的军事基础课程考核标准,不宜过多、过高,经过努力就能够达到考核标准要细化,每个年级要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3. 2 推进 "三级培养模式";,保证教学效果的落实   为深入国防生培养工作创新发展,着力破解国防生干部第一任职能力偏弱问题,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广州军区依托培养的经验,推广国防生在校期间军政素质 "三级培养模式";围绕 "第一学年末达到合格士兵通用军政素质,第三学年末达到合格班长通用军政素质,毕业前达到合格军官通用军政素质";的总目标,分别提出各层级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和考评标准,打造军政理论学习、体能技能训练、作风纪律养成、军事文化培育和实践能力锻炼培养链条。

      围绕实现各层级培养目标,融合充实相关培养内容和方法手段,形成指向明确、覆盖全面、有机衔接、贯穿全程的五个培养链   3. 3 强化毕业综合演练环节,突出军事基础课程的实践融合,提升综合能力   毕业综合演练环节的组织与实施,是对国防生四年来所学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的考评检验和融会贯通,是实现国防生与部队顺利 "对接";的关键环节遗憾的是,受制于各种因素,签约高校基本都是以毕业考试代替综合演练   综合演练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绝不能搞 "以考代演,以考代练";,可以结合毕业考试进行,但一定要坚持 "三个突出";: 突出国防生军事基础课程的实践融合,突出 "演练";特色,突出综合能力生成一是可按照基层连队年度考核内容设计和组织实施国防生毕业综合演练,将国防生的军政素质、基层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高度地融合起来,为提升综合能力淬最后一把火,为毕业第一任职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可将国防生的综合演练融入到共建军事院校毕业学员的综合演练中去,按照军校学员毕业演练的标准和模式进行设计,使国防生在与军校生同训、同练、同管的过程中找不足,补差距,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斌,李汶果 . 关于加强国防生军政训练的思考 [J]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27 ( 6) : 133 -134.   [2]周立星 . 强化国防生基础教育 提升国防生军事基本素质[J] . 沈阳炮兵学院学报,2010 ( 5) : 54 -5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