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下数学《数的认识复习二)》获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11页数的认识复习(二)本案例为省级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内容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3〜75页例4〜6,练习十四第5〜9题在第一课时的数的整理基础上,本节课围绕因数与倍数关系、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等内容,进一步体验数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再现已学的有关数的主要知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解决有关问题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3.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会变化4.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沟通数的概念、性质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等教学过程―、回顾与交流1.引导学生回顾倍数与因数1)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你能根据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吗?a是b和C的倍数b和c都是a的因数例如:① 4 x 5 = 2020是5和4的倍数4和5都是20的因数② 20的因数还有哪些? 一共有多少个?20的因数有1、20、2、10、4、5。
一共有6个③ 4的倍数还有哪些?一共有几个?4的倍数有4、8、12、…,有无数个④ 着重说明因数与倍数的特性2)2、3、5倍数的特征① 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是偶数② 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如:10,25,45,60等③ 3的倍数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3的倍数如123,303等追问: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不可以像2、5的倍数特征一样只看个位数?为什么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2. 引导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 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内在相通3. 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比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二、再次感悟一亿有多大1. (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还记得当时老师们带领大家做的研究实验吗?2. 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是否真的要用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高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3. 用部分推算出整体,真是个好方法,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 张、100张、1000张……)3. 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 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4.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c组:测量出l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5. 汇报交流(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00000000÷100=10000001x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 米(2) 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100000000÷500=2000005x200000=1000000(厘米)=10000 米(3)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100000000-7-1000=1000009x100000=900000(厘米)=9000 米追问:为什么推算出的结果却不同?(测量的张数越多,误差就越小)6. 建立1亿张纸的高度表象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它有多高?(8844米)与1亿张纸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觉?(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三、巩固练习1. 用数字2、3、4、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1) 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2) 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3) 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4) 这些两位数中,2和3的公倍数是( ),3和5的公倍数是( )。
2. 判断对错,对的画“V”,错的画“X”1) 把0.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60 ( )(2) 0是正数 ( )(3) 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 )(4)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5) a(a>1)的所有因数都小于a ( )3. 比较分子比分母少1的分数大小,你能发现什么?通过猜测,比较稍大一些的分数,方法一: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也可通分成同分子,而后再做比较但数据较大时,往往比较麻烦方法二:比较与“1”的离差离差越小,分数越大,离差越大,分数越小这种方法比较简单4. 一箱苹果有40多个,如果把这箱苹果每8个装一盒,装几盒后还剩余6个;如果每10个装一盒,装几盒后也剩余6个这箱苹果共有多少个?自主探究,而后交流讲评四、全课总结通牡复习,你有新的收获吗?还有疑问吗?五、课外作业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数的运算(一)本案例为省级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内容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6页例1〜6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2题针对数的运算,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整理和复习本节课复习的是第一层次教材给出了6个讨论交流的问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并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同时通过具体和抽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小精灵提醒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在哪些地方用到过这些关系最后通过“四则 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做一个系统的梳理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 通过整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0与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3.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运算的速度及正确率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系统而深刻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出示条件信息:A. 我们折了 36颗红星,还折了 28颗蓝星B. 我们买了 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C. 我们有24m彩带,用宀做蝴蝶结,用多做中国结1)选择上述若干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说明解决方法如:① 一共折了多少颗星? 36+28② 折的红星比蓝星多多少颗? 36-28③ 买矿泉水用了多少钱? 0.9x40(2) 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① 什么叫做加法?整数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② 什么叫做减法?整数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吗?③ 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④ 什么叫做除法?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小结: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完全相同。
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 四则运算的方法1) 整数、小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2) 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3)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其实也就是数位对齐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4)整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特别强调: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岀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整数乘法是基础5)说一说整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同样也是小数除法的基础,小数除法是转化成整数除法计算的6)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与小数乘法不同,是通过分子乘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分母的法则计算的,为了计算的简便,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分数除法同样需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但转化时乘的是除数的倒数3. 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有0或1参与运算)出示以下内容:4. 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可概括如下,因为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所以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和除法作为二级运算,也互为逆运算,所以,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商X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小结: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乘法又是加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加数的加法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它是减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减数的连减的简便运算二、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计算时,先想一想需要注意什么2. 完成课本练习十五第1〜2题三、 全课总结1.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复习的?你还有什么疑问?2. 在计算时,要保证正确率,需要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