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五集.doc
12页诸位朋友,我们接著刚刚的课程其 实很多事,当你把纲领掌握了,事情就变得单纯多了周朝周文王对他的父亲王季很孝顺,周武王起而效法,就是孝道 传家周文王有一次刚好在新建一个工程,工人挖到了一些骨头,就把它放在旁边,文王一看到,马上拿著这些骨头把它埋起来,把它处理好, 还祭祀这样的仁厚之心,不只对人,对已经去世的人依然恭敬,人民很感动,一一来 归附他因为连对死人都这么好,对活著的人一定会关怀,所以这个德风很重要周朝的悌,兄友弟恭也做得非常彻底周朝太王他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王季王季生周文王,周文王生了九个儿子,里面包含周武王还有周公太王当看到周文王出世的时候非常欢喜,觉得这个孙子有圣君之相,但是他的父亲是老三 结果泰伯看到太王的心意,不等父亲开口,他就找他的兄弟仲雍一起以要帮父亲采药的名义上山去,结果一去就不回来,让父亲可以很自然的传位给王季,再 传给周文王所以「一家让,一国兴让」,泰伯、仲雍连天下都可以让给兄弟,哪还有什么不能让所以整个国家的风气礼让、谦让这一让成全了父亲,尽了孝心;这一让成全了兄弟,所以做到了悌有孝有悌,还做到什么?忠,这一让,让出了周文王, 让出了圣君,这是忠於全天下的人民。
所以这一个让,孔夫子赞叹泰伯、仲雍,德行不到极至,绝对做不出这样的行为出来不只泰伯、仲雍、王季他们做到了这个悌,武王跟周公也承传了这个家风当周武王生病很严重的时候,周公到了太庙祭祀他的祖宗, 对著祖宗、对著自己的父亲灵位,写了一个祈文,祈祷折损我的阳寿给我的兄长武王,希望他的病赶快好所以 这一分至诚心很有感应,武王后来身体就变好了而 这个祈文(祈祷的文)就放在太庙里面后来武王去世了,周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天下,治理得很好后来成王长大,有一些流言蜚语毁谤周公,周公也没等侄子说话,希望他好做人,自己就离开国都,到山东鲁国去了结果周成王有一天走在路上,看到天空有异相,打雷,他自己就反省(所以古代的人很会自我反省),是不是我做了什么不合天道的事,为什么上天有异相他自己就到太庙在那里反省, 结果发现自己的叔叔为了希望他的父亲延寿,写了这篇祈祷文,宁可损生命也要让兄长能够延长寿命成王看了以后很感动,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带著文武百官去把周公迎请回来;而且周公死后,周成王规定要以帝王之礼祭祀周公所以这个孝悌之风一直承传下来,古代可以兴盛一个国家,现在孝悌也可以兴旺一个家族我们在厦门讲课,有一位中学老师,五天课 听完,他上台来分享。
他第一句话说道:我来上课才知道德行的根本在孝道因为孔夫子在《孝经》里面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之本,你没从这 个根本,德行开不了外国人没有孝道,他们不是以德来修身,不是以德来治国, 这个法宝中国人 发现了,孔夫子发现了,教育要从孝开始著手,教之所由生也,所以他来上课终於找到德的本是孝接著他就说:他们那个村落住了四十户人家,同样都姓吴姓(口天吴),他说四十户人家出了一百零九个后代,结果一百零八个大学以上,只有一个没有大学毕业,而那一个是考上大学读了一、二年,某些因素休学,代表他们的下一代完全都有能力考大学,读完大学以上结果他就说道,为什么下一代的素 质这么齐?因为村落里面的长者常常都告诉他们,出外读书,出外工作,重要节日要 记得回家看父母他们大年初一不是出去玩,大年初一都亲自陪父母到寺庙里面祈福烧香陪完父母回来以后,到各个家庭里面去向每一位长者拜年,有孝、有悌,尊敬长辈然后拜完年以后,这些同辈的年轻人聚集在村落里面的小学,一起就这一年读书的经验,工作的经验,交 换这些宝贵的收获有孝有悌又好学,所以整个家族能够旺绝对不是偶然的 传家有道,孝悌为本 生涯的规画也影响我们的整个人生,所以如何抉择人生的规画,我们也要思考清楚。
我们把人生分成少年,中年,晚年二十岁以前,少年(小时候),西方觉得孩子小,随他个性发展,像天堂;中年以后像什么?西方从小教他要竞争,所以中年以后在商场上你争我夺,竞争,像战场一样;老年,老年在哪里度过?在养老院很多老人不住养老院,他说我住到里面去都变成三十二号,五十三号,四十七号,名字都不见了,变一个号码,不受尊重而且每一天要看著四十五号走了,三十八号走了,隔壁的走了,那哪一天换我走了,坐吃等死的时候没有快乐所以晚年能有天伦之乐,那才是人生晚年假如没有天伦,像坟墓一样,死气沈沈突然今天他儿子来了,儿子走以后他很高兴,他告诉别人,我儿子还没有把我忘掉依我们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话,不胜唏嘘,孝应该是做人的本!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多钱可以老人福利?钱从哪里来?很多的钱已经用到第二代、第三代的后代了中国人愿不愿意去花后代子孙的钱?不愿意,都希望多留一点给后代,怎么会花后代的所以这个制度看起来很好,事实上国家已经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了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把它废掉?因为民主选举, 谁把它废了谁都选不上所以在社会制度当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对当今、 对往后的影响,这样才客观因为我常说打从有人类以来,会被下一代子 孙骂得最惨的是哪一代?哪一代,你们不认识?应该是我们这一代,绝对是我们这一代,不会是应该。
享受那么多, 这债务谁背?他们背然后圣贤的教诲也在我们这一代断掉了,传给他是什么?邪知邪见阳光、空气、水、土壤统统被我们搞得乱七八糟,所以他们一定会咬牙切齿,都是他们留给我们这些东西要不要当这种祖宗?那你在天之灵都不安稳,都会觉得耳朵很痒,谁在骂我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叫做随个性发展?谨慎!「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所以个性发展就是习性不管它,那不得了 诸位朋友,您坐在街上不要发呆,注意看看这些十多岁的年轻人的面相,你对未来有没有信心?对,从小随他所以中国人教育孩子,很注意这种习性的发展,会加以 节制,然后本性的善良会加以彰 显举一个例子,中国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孩子习惯奢侈,习惯物质享受,你要再把他拉回来容不容易?困难,结果现在孩子花钱凶不凶?很多父母劳动阶级,赚的钱也不多,孩子光打个几千块钱都有,父母是叫苦连天,拉都拉不回来而且看现在信用卡很好办、很便利,一个孩子都还没有踏入社会工作,手上就有好几张卡,刷爆一张,再刷第二张,再刷第三 张,欲望没有相当的定性是控制不了的有读书的人都要节制了,没有定性的人更不可能能够逃得过这个欲望的驱使,所以孩子还没有踏出社会,他的社会信用已经在受影响;孩子还没有踏出社会,他的物质享受的惯性已经很严重,可能就注定他一辈子要当物质的奴隶,为了享受。
所以西方人很多是还没开始赚钱就负债了,那负债多久?一辈子房子贷款, 车子贷款,什么东西都是贷款,一辈子为了还贷款不敢一天不工作,像战场一样但是中国人 说「无债一身轻」,物质的享受够用就好,知足常乐,所以我们不能眼看著下一代的子孙统统都变物质的奴隶现在是不是这样?一个要买几支?看到新款来就去买,这个虚荣心要谨慎所以变战场, 战场变坟墓,这样的人生要考 虑,不要这样走怎么走?少年要培福,要积福很多事理的真相我们要看清楚,物质的享受能不能让一个人真正快乐?能不能?现在人的乐都是假的,都是外在刺激,就好像打麻药一样我好痛,打个麻 药下去不痛三分钟,他好乐,那个乐只是痛苦暂时解除而已,不是真正乐所以现代人人心空虚、焦躁,拿一些乐子来刺激一下,好像不 烦恼了, 过了以后继续痛苦举一个例子,现在的小孩,我们办活动都希望他接近大自然,学习海的宽广,山的 辽阔,从大自然当中体会人生每一次把郊外讲得多美丽,他 们兴趣缺缺,就是不肯去,每一次最后讲完表决了,还是去哪里?游乐园, 贵得半死,好 贵! 结果一去玩,乐吗?从几百公尺的高空这样掉下来,然后沿路这样, 「啊」,乐不乐?我在旁 边看得愁眉苦脸,这哪有什么乐?真的是花钱找罪受。
人心太焦躁了,伏不住,必须要这么强度的刺激他才觉得乐,好像吸毒吸很重,那个药再重一点才能够有一点平和下来结果我看他们玩成这个样,我想说不然我去试一下好了,我去试了一个大转盘大 转盘还有很多小转盘,我上去坐了三分钟, 转的晕头转向,走下来 连路都走不稳,差点就吐出来了,头晕,这哪门子的乐!你看物质追求,要买一件漂亮的名牌的衣服,刷卡,一刷下去,半个月的薪水都不见了,乐不乐?乐 多久我们来分析一下,穿很漂亮穿到公司去,对著同事说:你今天有没有感觉什么不一样?还要左边晃一下,右边晃一下,刚好这个同事有点反应比较差:有吗?你不只没有乐,你会气死穿出去快 乐一下,后半个月要吃泡面,没钱所以很多年轻人一个月的薪水前十多天就花完,后面真的省吃俭用,为什么省吃俭用?为了下一个月还可以去好好买东西后面几天撑不下去,真没钱,回到家里:爸,我没钱了他爸爸很生气,开始 骂:我跟你讲多少次了,你怎么讲都讲不听,气死我了,来,来,要多少钱一边骂,皮包又拿起来,宠坏了所以买一件衣服快乐几天?买一台车子,名牌的跑车,要付钱付多久?付好多年对不对?所以快乐一个月,痛苦好几年而且这个车子买下来,太太马上被打落冷宫, 车子变大老婆,太太变小老婆,每天在那里擦车子,开出去拉风一下。
开了半年,突然看到新款又出来了,心里面又很痒,人家开的比我还要新款,怎么样?又按捺不住,很可能又去 买新的,所以欲望止不住很多人还想好像没有一间豪华的别墅怕人家瞧不起,所以去买了一间豪华的别墅,快乐多久?所以人现在很可怜,都活在虚荣虚幻之中,可能一年才住个二、三次,付贷款要付十年、二十年都有他买了这个豪华别墅要每天拚命赚钱,然后 还要请两个佣人在那里看房子这个佣人每天住豪华别墅,他 们每天要努力赚钱来付贷款, 诸位朋友,谁才是真正有福分?谁?几个人能看到人间的真相所以这个欲望,欲不可 纵,对人生很有杀伤性,不止对你的人生,你的下一代也会上行下效中国话说「富不过三代」,现在这句话要改,现在这个时代不适用,现在富不过一代以前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因为人还有做人的分寸,他奢侈还怕人家骂,现在奢侈还觉得自己赶上流行,所以现在已经富不过一代了这个路子不可以走,我们走老路子,小时候积福、培福福从哪里积?「福田心耕」,孩子从小非常善良就在积人生的福分;再来,因为他有对人生奉献、对社会贡献的态度,所以他中年懂得造福,晚年福报现前享福 诸位朋友,福报什么时候享才是真的?晚年中国话讲「少年得志大不幸」, 为什么?他年轻的时候飞黄腾达容易得意忘形,真是如此。
很多人拿了博士学位回来,父母不认了父母不识字,觉得父母跟他站在一起会让他丢脸,他得志了,他忘了这人生是谁帮他扛起来的?是父母省吃俭用成就他所以人一得志就骄傲, 觉得都是我的功劳, 这一念起来,慢慢的众叛亲离,所以少年得志大不幸,往往很多的罪业就在这盛的时候犯下来福 报晚年享,最真实我们平常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不得好死」, 这句话现在已经不是骂人,是什么?是事实我们看到在小时候常常还会听到,某一位 长者昨天睡觉睡了就走了,好不好?好,现在我都还没有听过睡觉死掉的,都怎么死的?都在医院折磨死的而且 说实在话,人贪,晚年贪,心情 烦恼东烦恼西,身体都搞垮了,一个人欲望愈低身体愈强壮所以人晚年也要看年轻的时候修养的功夫,还有懂不懂得教孩子,你的晚年才会真正有好日子可以过 我们看到福田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所学习的就是圣贤教诲,他的态度不一样,一般我以前年轻在看(当然我现在也很年轻),我记得二十几岁在看书的时候,都说生涯规画黄金时段二十岁到六十岁没那么长, 现在是五十岁就要退休了我 们来看一下,接受圣贤教诲的孩子,他的生命从小就有价 值有一个孩子两岁多,到课堂上参加课程,刚好第一次回到家里父母问他:你今天学到什么?小朋友说孝顺父母,铿锵有力;第二次回来,因为每次上课,很多的同学比他大,年 纪大的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会上来:这个礼拜我帮父母洗脚、这个礼拜我帮父母盛饭。
会把他的孝行讲出来, 这叫相观而善,观摩法西方讲观摩法,这个观摩法早在几千年前,《礼记.学记》里面就提到了,假如要申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