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奥威尔11014读后感.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512596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奥威尔11014读后感 1 从温斯顿说开去 ——《11014》读后感 我想看这本书很久、很久了文学讨论会上学长说过“这本书可能对你的三观产生比较大的冲击”我也明白这部作为《V字仇杀队》原型的作品读起来可能会有几分压抑所以我读之前做了很多思想准备但读完了还是有一种被人冲着脑袋开了一枪的感觉尤其是到最后:“他鼻梁两侧留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我对着最后一句呆了大概两三分钟之前的种种情节像电火花一样在在脑海里漂浮碰撞着,让思绪久久无法平息 在读完之后的两周时间里我感到很大的困惑这是一种原先许多概念都被颠覆所带来的奇妙感觉所以我决定上豆瓣看看其他人关于这本书的段子但不外乎也就是些大恐惧大悲伤或是“奥威尔诗歌政治预言家”之流,要么就是暴力吐槽着某国政府的种种行为,最多的是关于集权政体寡头政治的讨论 但在我的看法里,这本书的精神内涵是远远超脱于政治体制上的 拿温斯顿来说吧从他开始写日记那一刻起,就明白“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再结合他之后的经历,他似乎是在明知故犯,就好像他一直在承受挑战着制度的底线,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简单的说,就是他写反党的日记,到他和裘莉亚坠入爱河,再到他被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已被洗脑的基础之上似得要知道他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一丝无聊的中年人罢了 如果整个大洋国是一部电脑,是一个计算机程序,那么温斯顿就是那个小小的病毒,一个计算错误的漏洞他再微乎其微,理论上也有摧毁整个系统的能力他的产生式不自主的,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必须被排除,被同化所以,这本书的第三部有了存在的意义 既然它能被排除,那就代表思想的确可以高度集中,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力量就可以被放到最大,一切艰难险阻都能被团结所克服,向着某一个理想的目标发展 相比之下,我们所谓的民主,又是何其低效呢? 想一想也会知道,民主的本质即不断的折中与妥协总会有建议被采纳,但也总会有建议被抛弃所以总会有一小部分人执行着最初并不为自己思想所接纳的任务他们为所执行的事所做出的一切建议和牺牲,都是建立在恐惧和不服从之上的 而按照书中的观点,这样无疑会造成分化其实分化是早已存在的,这个社会永远都是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不断移位的过程所谓的自由和平等只是幌子不存在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而在一个高度集中的社会中,所有温斯顿所代表漏洞都被填平,所有社会分子都是一样的,社会集为一体,不再由各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英社的结果——一个绝对完整的民族,没有叛变,也没有服从。

      愤怒,对抗,战争——这些词汇都会消失随之消失的是情感和欲望——文明发展的最终产物而书中描写的仅仅是这样一个社会的初级阶段而已 这种社会形态是长久的,是高效的是可以持续、永远世世代代留存下去生生不息的为什么?因为它是稳定而牢固的,就像碳60原子它会所向披靡,任何阻碍它的事都会被撕裂,被同化——试着想一想将一群蚂蚁放进不属于自己的那个蚁穴里的情景 反观我们的近代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然后是两次世界大战,然后是冷战,核阴影,到现在资源枯竭,人口膨胀我们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遭遇一次自我毁灭,对,不同形式的,对文明的进程产生致命打击的自我毁灭我们就这样,不断地,重复着,从起点出发,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