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doc
4页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浅析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多元评价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李静)小学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对美术的兴趣,并能借助美术这一手 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重视激励、调控与发展, 这就要求评价多元化,将多元的评价转化成动力,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美术教学 中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学生的绘画起着导向和促进的作用,不是甄别和选拔 而是激励、启发、引导、鞭策、调控,从而使学生的绘画作品更趋完美,帮助他 们走向成功,树立他们的信心在美术教学中,课程评价是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当 前,学校美术教学以学生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为关注点,脱离了学生的生 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性教学是指通 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 维目标获得协调发展,让学生获得进步,获得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把对学生智 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实现美术教育的真正 目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 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美术教学评价的这一目标呢?笔者就这一问 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一、评价要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在传统美术教 学中,教师常常以一件作品来考杳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 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标准单一教师只对学 生作品进行评价,注重的是画面的构图、比例、着色等因素,以纯技术的眼光评价 学生;(2)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仅凭自己的审视,给出一个成 绩;(3)评价方式单一以一幅画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重视单一的评 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成长、提 高与发展,忽视了学生特有的生活环境和自身个性,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对美术课 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 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大胆想 象,关注学生个体斧异,采用丰富的教学评价形式,用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发展,以此 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艺术课堂的主 人互动评价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不搞教师的“一言堂”,这种评价带有强制性“霸道”的 色彩,是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检杳的客体。
我们应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视觉 感受能力及语言的描述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学 生为主体的评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我在执教一年级《电脑美术》时, 通过上网收集有关知识——说说看——用画图程序制作后,我便采用“小书签” 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欣赏同学或自己的作品,给自己的同学写一张卡,上面写一 些自己对某位同学提的建议一位小同学这样写道:“我喜欢郭超群的画,因为 他画得比我好另一位小同学这样写道:“王曦航画的好,他的瓢虫有着大大的、漂亮的翅膀,都飞到云上了,只是它太孤单了,就一个人小小的书签, 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让他们分享彼此的快乐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评价力 度,用童眼看童画才更有情趣,语言才更具说服力如在课堂教学中,等学生作 品完成的斧不多的时候,我总是引导他们“你们小组评一评,”或“你认为谁画 得好? ” “并把他的画贴到黑板上来”学生纷纷走下位置积极参与,在欣赏和互比中选出他们自认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样人人参与,用自己的审美观 点来体现公开、公平、和谐和自主同时在这样积极互动的评价和交流中也提高 了自身的审美眼光过程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 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发面的发 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尽管教师不能听每个学生解释他们的 每一幅作品,但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画面看起来很“乱”,或者根本看不明白创 作的意图和内容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和他们耐心的交流,了解过程和意图,并肯 定他们在创作上的大胆和新意一位同学画了这样的画:天空中有个大大的太阳, 各种小动物都到树底下乘凉了,只有农民伯伯还在田里辛苦地耕种可当时他却 把太阳涂成了蓝色,许多小朋友和我都觉得他涂错了颜色,我好奇地追问原因, 他天真地说蓝色的太阳可以散发出冷气,这样农民伯伯就会开心了听了解释, 你会觉得孩子表现的形象简约、纯洁、诚实,透露着一股特有的稚拙个别评价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不应统一要求,不能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 好”作为标准,无论作品的好坏,教师都应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 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增强信心, 不断提高在上三年级《面具》这课时,课的最后,大部分同学都在欣赏自己作 品,感受成功的喜悦,我悄悄地走到一位没有得到奖励的女孩旁,高举这女孩的 作品,“你们看,我们的主人制作它的作品时多有创意,多有热情,她用了玉米 壳来做面具,这样能更好的表现老人的脸和胡须,看她多聪明,这样的材料也能 想到利用。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于那些有想法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而不 能扼杀他们的潜能作品展示后,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评价:从 外形、色彩、创意这三方面引导学生点评,不要让他们话不点题去转圈圈用善 意、中肯、简练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学生更易接受,久而久之,他们也会 学会用这样的评价思维方式来挑剔和创作自己的作品,使之作品更趋完美如也 可以这样评价“你画得比较大胆,如果颜色涂满了就更好看了!” “画得不错, 不过要再画大一点就更好了!” “想不想给你一个智慧星,那就在空白的地方再 添画一些有联系的事物!”等等,学生一下了就明白自己画面上的缺憾,找到了 存在的不足,然后去弥补自己的作品,使之更完善学生需要用评价的机会来了 解自己的不足、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有效地开发自己的创 作潜能!四•升华评价小学美术教育是鼓励人人参与的美术活动,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一个标 准,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的 心理体验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在一年级的《妈妈的节日》 这课中,先让学生把要对妈妈说的话,做的事画在纸上,通过教师用“ + ”表示 完成的斧不多了,用“-”表示需要修改。
再加上一些话,如:“如果你的妈妈 看见你的画,一定很高兴,能不能再把你的妈妈画的漂亮一点呢?那样她更高兴! 你能做吗? ”“你真是个好孩子,替妈妈打扫卫生,你能再涂上鲜艳的颜色 吗? ”……因为每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妈妈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他们很高兴画 这类画,这样学生的作业都是色彩鲜艳、构思奇特、充满亲情的作品,让学生真 正体会到快乐美术教学中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学生的绘画起着导向和促进的 作用,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激励、启发、引导、鞭策、调控,从而使学生的绘 画作品更趋完美,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树立他们的信心不要让点评变成夸夸其 谈,使被点评者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方向如可以这样评价“你画得比较大胆, 如果颜色涂满了就更好看了!” “画得不错,不过要再画大一点就更好了!” “想 不想给你一个智慧星,那就在空白的地方再添画一些有联系的事物!”等等,学 生一下了就明白自己画面上的缺憾,找到了存在的不足,然后去弥补自己的作品, 使之更完善新课着美术要求在评价时,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注意肯定学生学习 过程的积极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适合于学生个性和特点的鼓励;使每 个学生通过科学的评价,不断改善学习状况,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创造精神和综合 学习能力,因此评价应建立在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一一浅析新课标下小学 美术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多元评价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教学师: 李 静2012. 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