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州方言与日语的对比与探讨 (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218965
  • 上传时间:2017-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3.3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1 -湖州方言与日语的对比与探讨 1学号:1291610206 姓名:孙尤茜 班级:日语 12 乙1、湖州方言概况 2湖州方言为吴语,属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又名湖州小片),少量地区有官话和客籍本地主体方言湖州话,属吴语区太湖片湖州小片方言,与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等同属北吴语区,并与温州话(南吴语)同属吴语区湖州吴语通行于湖州市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安吉(大部)、德清和杭州市部分地区(包括余杭区大部、江干区东部、西湖区西部、拱墅区北部等)湖州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之一,与同根的苏州话一样,同谓“吴侬软语” 湖州话清柔温雅、软糯意静:男子说来,风度翩翩、谦貌侃侃;女子说来,静雅甜美、殷柔动听听湖州女孩子说话,是一种享受湖州话柔软顺耳、静雅清透,具有糯、软、轻等特点如果湖州话消失,那是一种文化的消亡湖州当地对湖州话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重视的如:向外来人员开设的-湖州话培训学习班、湖州广播电台开设的吴味湖味十足的湖州话栏目-湖州山海经、湖州电视台开设的吴语湖州话节目-阿奇讲事体、以及数量繁多、内容丰富的社区街道湖州话学习活动湖州市本地及两区溪泊纵流,河港密布,桑榆阡陌相间,小桥流水人家,为著名的江南水乡。

      浓浓的江南情调造就了优美动听的湖州话湖州话除了吴语所共有的语音、语汇、语法的特点之外,在语言交际功能上颇具特色一个普通的词语,一句简单的话语富有鲜明、生动的表现力和含蓄、委婉的修辞特点在语言交际中,当发话者无法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和解释一定的意义时,他通过语音的多种形态来表明语言符号所属的感情、风格、色彩并附加其主观感情评价意义,使受话者通过不同的语音去推导发话者的语用目的,按交际语言学的观点,这应该是一种语音修辞活动,也是湖州话颇有特色且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湖州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 29 个(包含零声母) ,韵母有 41 个,声调有 8 类 (赵元任认为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 30 个,韵母有 37 个,声调有 7 类) 湖州吴语声母有 29 个(包含零声母) ,其中完整的保留中古浊音,即“巴” , “怕”, “爬”三字声母相互对立次浊依据声调阴阳两分这也是吴语的基本特征 1 本文附录音文件一份,提前发至老师邮箱2 本条目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与《湖州乡土语文读本》附录 - 2 -韵母有 37 个和普通话相比,湖州话同大多吴语一样韵母多单元音化,如效摄读若英语 dog 中的 o,而普通话则是读若 house 中的 ou。

      湖州话中保留了入声,但入声韵尾已经合并一律收于喉塞同其他吴语相比,湖州吴语韵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湖州吴语无撮口呼,古合口三、四等字今韵母都读齐齿呼,如:雨 i,女 nyi,选shie,远 ie 湖州话有 8 个单字调,完好保存古八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一说湖州吴语声调数为 7) 湖州话调值低沉,连读变调复杂而丰富二、日语概述 1日语复杂的书写系统是其一大特征,其书写系统包括了日语汉字(大多数的汉字又有音读及训读两种念法) 、平假名、片假名三种文字系统,同时也可以以日语罗马字转写为拉丁字母日语有两套表音符号:平假名(平仮名)和片假名(片仮名) ,同时也可以使用罗马字(ローマ字)书写成拉丁字母日常生活多使用假名和汉字,罗马字多用于招牌或广告,日语汉字的注音不用罗马字而用平假名日语发音的基本单位是以平假名表示的一个一个的音拍,日语被成为音拍语(mola 语言) 在音韵方面,除了促音“っ”和拨音“ん”外,开音节(open syllable)语言的特征强烈,且具有音拍(mora) 在重音方面,属于音高重音(pitch accent) 在1 本条目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 3 -语序方面,句子由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构成,属于主宾谓结构,且是具代表性的话题优先语言之一在形态学(morphology)上,属于黏着语   在语汇方面,除了自古传下来的和语外,还有中国古代传入的汉字词近来由各国传入的外来语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在对人表现上,日语显得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上下级等的区别,以及发达的敬语体系而在方言的部份,以日本东部及西部两者间的差异较大,称为关东方言和关西方言此外,对于失聪者,有对应日语文法及音韵系统的日本手语存在 3、举例对比湖州话对日语 1日语起源于汉语作为与古代日本交流最活跃、最方便的地区,吴地方言对古代日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吴语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对日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吴音(日语:吴音)是日本汉字音(音读)的一种,一般认为这批汉字读音在西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从南朝直接或者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而南朝的大致统治区域便是如今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国都和统治中心便在长三角地区,也就是吴地由于吴音融入日语程度较深(常用于基本词汇中) ,古代称为“和音” 平安时代之后,由于推动汉音普及的一方对其的蔑称态度。

      归国的日本留学生以长安秦音为正统,因此称其他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特别是江东地区的音为“吴音”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作为一个日语专业的在读本科生,我想就这一点在本文中进行举例、对比与阐述1)发音上日语和吴语中均没有 r 这个音,r 一般发 n,所有 ai 为元音的日语音读可以转换为 ei 为元音的吴语,日语里以 ku 结尾的音读汉字在无语里都比日语少发 ku 这一个音节,韵母为 k 的日语音读词汇大多有对应的 g 为韵母的吴语词汇例如, “日”这个字,日语中音读为 ni chi,湖州土语里读作 nie jia;“绝对”日语里读作 ze ddai,湖州土语里读作 jie dei;“时代”日语里读作 ji dai,湖州土语里为 zi dei;“台”日语里读作 dai,湖州土语里则为 dei;“六”日语里发 lo ku 的音,而湖州土语里则为少一个音节的 lo;“北”字在日语里可读作 bo ku,而在湖州土语里为少一个音节的 bo;“木”在日语中可读作 mo ku,而在湖州土语中也成了少一个音节的 mo;“交” “高”在日语中发 ko u 的音,而在湖州土语里读作go;“角”日语中读作 ka ku,在湖州土语里读作 go;“加”在日语中读作 ka,在湖州土语里读作 ga。

      当然,在日语和吴语里也有些字的读音是完全一样的在这里我也举上几例比如“二”字在日语吴语里都念作 ni, “味”字都念作 mi, “人”都念作 ninn, “千”都可读作 chi(qi) 大家都知道,数字“二”日语和湖州话(吴语)的发音是一样的,都读 ni吴地范围很广,包括上海、江浙的大部分地方以及福建的一部分,各地发音略有不同,但互通互懂实际上像“二”这样雷同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古日语中的“千”都读ち,如“三千”读みち, “千束”读ちづか,现在北海道的地名“千歳”仍读ちとせ,接近吴语的“千(qi) ”音现代日语里把“五”和“御”发音为 go,通过与吴语的比较,发现古日语中它们的发音接近吴音,都是鼻浊音吴语中“五”发鼻浊音 η,古日语参考此音标记为ご,但读音很可能不读 go关于“御”字,古日语中有お、おん、おほん、ご、み等多种读音,表示客气、尊敬,当然这也是受吴语的影响,吴地的某些乡下仍客气地称中年女性“η 娘” ,称祖母、姥姥为“η 奶” ,江浙的大部分地方称妈妈为“m 妈(姆1 本项目中部分段落将湖州话放入吴语的大范围里与日语做讲 - 4 -妈) ”由此,很明显可以知道为什么日语音读系统中有吴音系统了。

      2)文法上在吴语中的“阿拉” “伊拉”的“拉”表示复数,日语中像われら、かれら、おまえら的结尾词ら也表示复数 日语与吴语,除了结尾词,还有接头词也十分类似如吴语中的接头词“介” 、“煞” 、 “忒”和日语中的接头词“か” 、 “さ” 、 “た” 在本文中,我重点对比下“介”和“か” 吴语中“介” (发 ga 音)相当于这般、如此、多么等意,如:“介好” “介多” “介”不仅置于形容词之前表示程度,还可以放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后,回答对方提问或者把自己确知而对方不知的事情告知对方,起到强调作用如:“好介” “近介” “瓦头冷介”等,有时接在少数形容词之后,只起到调整语气的作用如:“恁慢慢介讲” “恁当心介跑” ,这种情况“介”可有可无,有“介”语气显的较缓和日语当中也有か做词尾的用法,あきらか、さやか、にこやか、のどか、ゆたか、なだらか中的か与接头词か属同根,接在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拟态词之后,加强对状态的感觉,现代日语把这类词都归类入形容动词,か不再具有实际的意义,只代表一部分形容动词的共同特征可能纯属偶然,有些场合か、さ、た已完全融合进了形容词当中,像“辛し”原本可能是“介辣” , “痒し”或许是“介痒” , “高し”对应“忒高” , “怠し” (たるし)对应“忒累” , “たのし”对应“忒闹” 。

      吴语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示程度的副词,如:邪气、老、穷、赫、蛮、葛呢、夷要、夷加等有些老式的副词现在老年人中或农村仍使用,如:邪、老、加二、葛呢、夷、轧辣、倘盲古日语中也依稀残留它们的影子,比如しゃ首、しゃ面、しゃ喉、しゃ尻的しゃ接近“邪好” “邪头” “邪眼”等的“邪” ;けに相当于“加二” ;たぶん酷似“倘盲” ,等等有些词到了日语中意思被完全曲解了,形容词“豪扫” (ao sao 或 hao sao)在吴语里是“快” “赶快”之意,日语中的“おそし”却是“慢”的意思而“蟹呀” (ha ya)是“慢”的意思,日语的“はやし”却成了“快”之意 “美味しい”是由古语シク活用形容词“いし”加接头词お变来的,在吴语中寻求“いし”的词干い的词源的话应该是动词“食” (yi喂食之意)吧 “面白し”的汉字认为是表意字,可能字源是吴语的“白相” (玩之意)或“好白相” (有趣、好玩之意) (3)在音韵系统上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入声随之分化到其他的音调里,普通话中的浊音也都归入了清音,但是湖州话和日语中都是有浊音系统的湖州话与普通话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湖州话没有翘舌音,而这点湖州话与日语又是相似的4、总结总之,包含了湖州土语的吴语对日语的影响是非常之深的,至于深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更多的人去研究发现。

      作为一个日语专业的大一本科生,我不能在这寥寥几节的通识课上把这些研究透彻,如本文中有何纰漏,还望指正参考文献与资料:百度百科《湖州乡土语文读本》浙江大学出版社《试探吴方言对古日语的影响》黄建香(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