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76528627
  • 上传时间:2023-03-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家庭和幼儿园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的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水平的家园共育既可确保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又可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基于此,本文从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问题入手,来论述通过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外国家园共育的思考和启示,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真正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家园合作共育 现状 策略 一、家庭和幼儿园共育的内涵与意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结合才能取得充分的成效”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的成长,幼儿教育无疑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石。

      因此,作为影响幼儿的两大主体——家庭与幼儿园,必须将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一方面,实施家园合作教育不仅能促进幼儿教师不断学习与改进,进一步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另一方面,实施家园合作教育还有利于资源共享,可以把家长的一些反馈信息、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与其它家长共同分享,使更多家长从中获益 研究家园合作不是二者选一,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二者的优点及长处,摒弃二者的缺点,扬长避短把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提升幼儿的素质本论文在结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家园合作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此来提高实践中家园合作教育的有效性家园合作,《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解释为:“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而我国社会学家认为,合作是“人们在从事某一项工作时的联合行动”,合作是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对方均有好处、利益的共同目标,大家彼此相互配合、协助的一种行为活动美国教育家指出,合作是“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合作性活动中,个人追求的既是有利于他自己,也是有利于其他组员的结果,是一种双赢的活动。

      授课:XXX”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合作是“一起工作,帮助别人”,“合作”则是强调人们为最大限度地获得各自利益,最低限度地控制共同的花费而共同活动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马忠虎教授认为,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系着对学生有直接影响的两大社会主体,即学校和家庭,学生离不开这两个主要环境,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支持,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来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马忠虎教授还强调,家庭和学校两者密不可分一方面,学生家长可以定期去学校进行教育子女的相关培训和来自学校的指导,另一方面,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必须得到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这种观点清楚地阐明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综上所述,研究者将家园合作归纳为:家庭和幼儿园作为直接影响孩子的两大主体,两者应共同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两者应当积极地相互了解、理解与支持,通过幼儿园这一中介将家长与教师联系起来,进而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在这过程中,特别是幼儿家长的参与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此外,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教育机构幼儿园和具有专业知识的幼儿教师更懂得此阶段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掌握了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给家长一些宝贵的意见。

      与此同时,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直接决定了家庭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不可磨灭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家庭教育拥有其他无法被超越的优势,奠定了这种教育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针对性,其教育形式和方法灵活多变,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因此,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可偏废其一,而是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和长处,利用自身所具备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两者达成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当前幼儿家园共育的现状调查 本文通过问卷法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观念、态度、家园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教师对家园合作有效沟通方式的看法等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家园共育的现状表1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观念态度表内容选项1选项2选项3选项4共同需要3.4(不同意)7.4(说不上)65.2(同意)22.1(很同意)教育21.615.737.323.5授课:XXX资源(不同意)(说不上)(同意)(很同意)参与活动47.5 (不)9.8(很少)31.9(较经常)8.8(经常)参与负担10.3(是)14.2(的确是)10.8(不太是)62.7(不是)情感交流1.5(不重要)5.9(说不上)23.0(较重要)67.6(很重要)( 一)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态度差异较大对收回的 98% 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见表 1) ,有四成以上家长认为广泛而深入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长的一种负担; 许多家长对“家长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应充分挖掘”、“家园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近七成的家长认为有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权利; 有六成的家长认为参与幼儿园教育很有意义,愿意经常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态度参差不齐 二) 家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教师与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责任认知差异较大图1家园合作家长与教师的角色定位图 1 显示,66. 8% 的家长认为自己和教师是“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此外分别有17. 2% 和 13. 8%的家长认为双方扮演的是“普通家长的角色”和“信息交换者的角色”,81. 2% 的教师认为自己和家长是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也有少部分教师( 18. 8% )认为自己所扮演的是“信息交换者”的角色综上,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将对方视为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但部分家长和教师对自身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还有着不正确认识授课:XXX在调查中研究者还发现,教师和家长对双方在幼儿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有所差异: 大多数家长( 82. 35% ) 认为应由教师负主要责任,这一方面反映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但也不能排除家长把幼儿教育的问题全部推给幼儿园; 而幼儿教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长主要”这也说明了幼儿教师把家长的作用看得更重了 三) 双方在家园沟通的有效形式上存在差异表 2 教师对家园合作有效沟通方式的意见形式家长会或短信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面谈或约谈家长活动日人数1291008910912078排序1564210形式接送时交流电子邮件家访亲子活动网络论坛其他人数8579638011030排序79118312从表 2 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都认为面谈或约谈、家长会是有效的沟通形式。

      但是 46. 6% 的家长认为家园联系手册是有效的沟通形式,而这种沟通形式只得到 7. 4% 教师的认可三、影响家园合作质量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一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今社会许多幼儿园都十分注意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委会、开放家长参观日,让家长来园参观或与幼儿一起活动,利用家访或家园联系栏(簿)等形式相互交流情况然而,从总体上看,家园合作多流于形式,实质性的教育效果有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配合课程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二是家园合作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也就很难产生有针对性的实际效果仔细分析,影响家园合作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家长都习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既然幼儿园包办了幼儿教育,家长工作自然而然表现为以幼儿园为中心,家园合作由此容易出现表面化、形式化、走过场等弊端,反映出幼儿园与家长教育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授课:XXX二是一些幼儿园认为家庭教育不过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把家长看成是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延续幼儿园教育的工具因此,幼儿园想到的只是单方面的做家长工作,并认为家长工作的目的仅仅是教育家长,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在被动的地位,反映出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目的的认识不到位。

      三是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反映出教师教育行为方式的错位幼儿园十分有必要积极地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以不断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让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形式及效能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1. 应重视家园合作的日常性和随访性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普遍重视与家长交流, 家长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受欢迎的访问者美国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 当家长主动参与时,他们教育儿童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幼儿园鼓励家长把自己看作是儿童发展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这值得我们学习应该说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非常重视“接送时与家长交流”这一合作形式, 但仍有一些幼儿园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让家长进园进班, 误认为家长的进入会干扰幼儿园和班级的正常工作, 给儿童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据一些家长反映, 每天接送孩子时, 幼儿园只允许他们在大门口进行“交接仪式”, 他们很想进去看看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 班级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是什么样子的, 却得不到园方的同意。

      家长是否应该进入园内班内?家长是否有权进入园内班内? 我们是否应该给家长知情权? 我们是否应该张开双臂欢迎家长进入? 毫无疑问,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否则我们就关闭了家园合作的一条重要通道, 错失了许多家园合作的大好时机此外, 我们还应该考虑建立家长随访制度, 使家长感受到他们是幼儿园的主人我们不必担心全班幼儿家长会同时访问班级, 因为这个概率实在是很小的 2. 应保证家园合作的双向性和互惠性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家长是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双方既是信息的发送者, 也是信息的接收者, 这值得我们思索我国的大多数家长都是幼儿园信息的分享者和接收者, 而作为信息的发送者这一角色特征则不明显虽然“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但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比家长有着更多的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客观地讲, 教师更了解群体儿童的特征, 而家长则更了解个体儿童的特征因此, 如何发挥家长的信息发送者的角色作用, 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成为摆在我国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美国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和家长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建立了互惠关系, 这与学前教育机构制定的严格的赔偿制度有一定的相关。

      众多学前教育机构明文规定, 家长必须按时来接孩子, 教师没有义务延时照看孩子, 家长迟到1分钟, 罚款1美元等而我国教师常常为家长义务延时保教孩子一些幼儿园教师常向笔者诉苦, 不能准时离园回家, 下班休息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