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资料-子宫肌瘤比赛课件自己做的.ppt
45页子宫肌瘤,,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 张利平,,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30岁-50岁之间的妇女病 因,确切的发生原因尚未最后确定 根据一系列临床征象及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雌激素有关,,分 类,按肌瘤所在部位分为: 宫体肌瘤 宫颈肌瘤,,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 浆膜下肌瘤占20% 粘膜下肌瘤占10%~15%,,肌壁间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粘膜下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病 理,巨检(大体观) 实性、假包膜 白色 切面漩涡,,,,,,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变,,钙 化,肌瘤变性,,囊性变:在透明变性的基础上供血不足,使变性区域内组织液化,形成内含胶冻样或透明液体之囊腔,整个肌瘤质软如囊肿红色变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肌瘤坏死,常发生于妊娠或产褥期,可能与局部组织缺血、梗死、瘀血、血栓阻塞,而致局部组织出血、溶血有关,使血液渗入瘤体,肉眼见肌瘤红色,似生牛肉状,完全失去原旋涡状结构 .,,症 状,子宫肌瘤的症状主要和肌瘤的生长部位有关,而与肌瘤大小和个数关系较少疼 痛,腹部 肿块,不孕,,,月经改变,,白带增多,压迫症状,腹部肿块,,压迫症状,出血原因:,A.肌壁间及粘膜下肌瘤可因子宫腔变形增大,内膜面积增加而使月经过多。
B.肌瘤妨碍子宫收缩,而致经期延长或出血不止C.肌瘤合并存在子宫内膜增生而导致月经过多和周期缩短疼痛原因,A. 粘膜下肌瘤刺激子宫收缩,,B.肌瘤红色变性,C.浆膜下子宫肌瘤蒂扭转,体 征,体征决定于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有无变性等诊 断,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体征 子宫肌瘤有时诊断困难可借助如下辅助检查:,1、B超: 2、探宫腔及诊断性刮宫: 3、宫腔镜检查: 4、腹腔镜检查:,鉴别诊断,1.妊娠子宫 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增大变软、 肌瘤无停经史,子宫大、硬、形不整, 可借助血、尿H.C.G.及B超检查2.卵巢肿瘤 一般不困难,但带蒂的浆膜下肌瘤有时误认为卵巢实质瘤肌瘤囊性变误认为卵巢囊肿,借助于B超及腹腔镜可确诊,3.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 4.盆腔炎性肿物 5.子宫畸形,治 疗,治疗原则必须根据 1、患者年龄及对于生育要求; 2、有无症状; 3、肌瘤大小及部位; 4、最近发展情况及并发症。
非手术治疗 1、随访观察 患者肌瘤小无症状,尤其是近绝经年龄者,可每3~6个月随访一次,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肌瘤增大或者症状明显再采取措施2、药物治疗 凡肌瘤在两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较轻,近绝经年龄或周身情况不能胜任手术,可给予药物治疗A、雄激素:对抗雌激素,增加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减少出血 丙酸睾丸酮注射液 每次25mg,每5日一次 月经期每日25mg肌注,三次 注意 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α):可抑制垂体、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
亮丙瑞林 每月肌注1次,连续3~6个月,药费昂贵 C、米非司酮:12.5mg~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其适应征为 1、子宫肌瘤大于妊娠10周 2、症状明显的 3、肌瘤生长迅速,有恶性变之可能 4、粘膜下肌瘤有蒂,特别是突出宫颈口者手 术 治 疗,手术方式,肌瘤切除术:适用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未肓,保留生育功能 手术途径:可开腹、腹腔镜、宫腔镜、脱出于阴道的粘膜下肌瘤可经阴道钳夹切除子宫次全切除术:不需保留生育功能, 宫颈无病变者手术途径:可开腹、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不需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有慢性炎症或宫颈肌瘤者,或怀疑肌瘤有恶变可能手术途径:可开腹、腹腔镜或阴式子宫切除术v,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