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春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作文范文.docx
23页2024年上海春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作文范文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 (3)李白《蜀道难》中的“ ”两句, 一仰一俯,拉开纵向的空间,表现了蜀地山势高峻、谷深水急的地形特点2.按要求作答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分)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和探索,到公元前180年前后,黄河流域形成以偃师二里头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 ①10万平方米左右的宫城是都邑的重心②呈现出路网和围垣界隔的多宫格布局③二里头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④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区开后世官营手工业先河⑤东西二组中轴线布局的四合院式宫殿宗庙建筑成为后世宫室制度的先河 A.③②①⑤④ B.③⑤②①④C.①④③②⑤ D.①⑤④②③(2)以上语段摘自某报纸,下列版面名称与文章标题与其最匹配的一项是( )3分)A.评论版《奋力谱写新时代文化发展新篇章》B.文化版《黄河文化见证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C.要闻版《闲读杂书:漫谈黄河流域古文化》D.社会版《二里头文化:那些不得不说的秘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 由两部分组成简讯报道一部动画片获评最佳纪录片【丹麦纪录片《逃亡》】,影片内容是战争中苦难的人随后有五个论坛留言讨论动画片获评最佳纪录片是否合理材料二:探讨纪录片与真实的关系,举例实验纪录片《浮生一日》,文章强调真实不仅是客观真实,更涉及到创作者的观看者3.从讨论区里的发言内容看,没有出现逻辑错误的网友是 ) (2分)A.甲 B.乙 C.丙 D.丁4. 以下关于纪录片的说法与资料第1段中“真实是一个变量”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导演要以独到的眼光捕捉现实生活B.纪录片应当激活观众对现实的新感知C.导演需要对现实材料进行创造性处理D.纪录片应当做现实生活的“复印机”5. 能够依据资料内容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3分)A.导演搜集到的日常生活素材越多,创作的纪录片越真实B.为了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纪录片创作者可以适当虚构情节,制造冲突 C.假如能够使观众产生真实感,纪录片创作者可以不对素材进行任何处理D.纪录片《浮生一日》旨在反映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6.分析第5段将纪录片先后比作“相册”和“世界地图册”在论述上的作用。
4分)7.对于讨论区“这部动画片算不算纪录片”问题,小明打算根据资料发表看法,请你帮他拟一则跟帖,从“纪录片的真实性”的角度,有理有据阐述观点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十八月潭阿来①去年十月,一访米仓山半年后,五月春深,再访苍莽米仓②上午,在秦岭以南的群山中横向移动,自西向东,从古利州青川县往古巴州南江县中午到达,饭后即往更深的山中,访去秋未到的十八月潭③山路盘旋,四野静谧鸟叫声是多的但古人说过:“鸟鸣山更幽中国人的心性有这样的审美文化浸染,加上山野中越来越浓重的绿,主观上就有了强烈的静谧之感④胡核楸、盐肤木在低处,树树舒枝展叶,在山脚,在溪前绿光照眼,使得行于山阴道上的人眼睛与心境一并通透杜甫诗形容这情状只有三个字:“俱眼明”⑤路盘旋着上升,到山的半坡,洁白花树出现斜擎着四片花瓣,子房高耸的是山茱萸科的四照花;细碎繁密的小花开得如云如雾的是木犀科的流苏树;还有丛生,与人齐身高的两种英莲,和悬钩子属的茂密灌丛⑥再翻一道梁,再越一条谷,更多的树,更清的水⑦如是循环往复,然后,十八月潭到了⑧拍完两株花树,才顺栈道步入林中,步入站满高大乔木的一片平坦凹地依这地势的启发,我预设了将要遭逢潭水的情状。
就像阿斯塔菲耶夫的小说《鱼王》中所写的 那样:茂密的森林突然消失,在宽阔的谷地中央,树林环绕丰茂草地草地上有冰川时 代遗留下的巨石蒙满苔藓然后,一口潭,深而静,倒映着树与花,倒映着云影与天光绕潭而行,再穿过一片深广的杉与松与桦与枫,又一片林中草地,又一口静静的水泊出现一只白颊水鸟停在岸边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⑨是“潭”这个字,让人发生清绝幽静的联想⑩而十八月潭真正的面貌并不是这样⑪林木深处溪水流淌声响起时,脚下的栈道突然转折,改变方向的同时,还由平缓变得陡峭坚硬的花岗岩层露出,猛然断裂沉陷,面前突然出现一道深渊天空出现,太阳光涌入,隔着并不宽阔的虚空,隔着深谷看见了对面耸峙参差的峰,和万树丛生的错落山壁⑫不想说面临的是一道峡谷,而想说是一个生云起风的绿色深渊⑬悄无声息的溪流从幽暗的树林中出来,在光滑的花岗岩壁上陡然明亮,突然加速,随着岩壁更深的陷落腾身变成了一匹白练,一道飞瀑,飞降百余米,跌入一口碧绿的深潭水往下飞奔,凉风徐徐上来,挟着水汽,拂面而过,让人感到清新舒爽,从皮肤到皮肤里面很深的地方⑭凉风起于飞瀑,起于深潭,但不大,习习拂面;悬垂飞溅的水声也不大,没有大声喧哗这全是因为森林的缘故。
俯瞰深渊,石壁,飞泉,碧潭,视线时时被树拦断,那是林海的深渊⑮就着悬泉旁开出的石阶,循级而下陡峭处,木梯勾连成栈道,身边密布着扎根石缝姿态倾斜的树,枝干通直的树,枝干虬曲的树,枝上飘忽着松萝的树,干上寄生着蕨类的树,枝干斜出在身边可供攀扶的树,还有树冠展开,枝叶交错,将视线中的花岗岩壁、壁上飞泉、壁脚深潭不断遮断,而生出种种动态构图的树使人如行于古人绘制的山水长卷之中⑯又一回地理的剧烈跌宕,再随急转陡峭的山势,傍着飞瀑悬泉循级向下太阳再次钻出云隙,使云水树石再次闪闪发光地势稍缓处,我停在一块其大如屋,脱离了岩 体横卧溪上的花岗岩巨石前岩石中夹杂的细碎石英颗粒和云母片闪闪发光,那是明净透澈如钻石般的光芒⑰巨石旁的树很老,岩石的岁数更老,记得山下的地质博物馆说这些岩石来自震旦纪那么,它的年纪,这些俯冲而下的岩壁的年纪最少也有五亿年了在更久远的地质 时代,地球深处的岩浆上涌,却未突破地壳成为火山,熔化的岩浆在地下熔合不同成分 的物质,渐渐冷凝,就形成了地球岩石圈最坚硬的部分——花岗岩这些闪烁的石英和 云母就是在那个熔铸过程中包藏其中的然后,它们在多少亿年多少千万年的某次某几 次强烈的地质运动中拱出地表,造成了眼前这些高山深谷。
又在时间深处,被冰川,被水,被风打磨光滑,成砂成粉,风化为土,养育了草与树,养育了浩莽林海⑱所以,我要凝视它,抚摸它⑲花岗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歌德在另外的时空中凝望过它们,并注意到其“异乎寻常的材质,那富于变化的神奇颗粒”聂鲁达在南美安第斯山上注视过同样的岩石,观察到同样现象时说,那是“时间之盐”延伸一下,我想,那也是我们骨骼与精神中的钙,也是四周所有高大树木最基本的养料现在,我尝到了它的味道⑳风和阳光在这块巨岩的上半部,它的底部浸在溪水里水清无色,颜色来自岩石上生出的幽滑绿苔㉑歌德说:“每一条通向未知路径的山脉,都在证实一个古老的经验:最高处和最 深处都是花岗岩,然后才是其余各种形形色色的岩石在地球最深的脏腑里,花岗岩不可撼动地安歇着它早于一切生命,超越一切生命就在这一瞬间……”㉒从此开始,我的关注点似乎都在岩石形态的变化上面,至于水如何在石壁上飞扑,如何在岩脚下积聚;树如何在石缝中扎根,如何迎风造型,倒有些忽略了因为这一切,种种奇异景象,根本还是因为岩石基座的形态变化岩奔而泉飞,岩停而潭深石有缝而孤树斜出,石化土而杂花生树㉓数公里长的山道,岩壁时陡时缓地跌落着,一折,又一折,更像一章又一章循序递进的雄壮交响乐。
不是贝多芬们制定了程式的四个乐章,而是连绵不绝的十八个乐章㉔陡直时,就张挂了水的白练成为飞瀑与悬泉这些水流本该发出巨大的喧哗,却被众多幽深如海的树林吸掉了其高音部和中音部,猛厉的奔湍变成了温柔的潺溪奔涌的岩歇脚,在一株枫下,在傍着老松的一丛杜鹃下聚为绿潭时,就变成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了潭水漫溢,无风而有波古代诗歌写到这样的静潭与飞瀑时,总是要写到猿,写到猿鸣的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现在,猿是没有了,时不时有一迭声的鸟鸣响起,倒比水声更尖锐响亮㉕如此这般,时行时停, ,十八层飞水飘肠,十八口深潭凝碧,两个多小时,就走过了静在米仓深处的十八月潭㉖离开时,在最后一个潭前停留得久些,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仰望那些悬垂而下的花岗石壁安谧而雄伟的岩石,风起时,扬起了岩石表面的水水飞动,却依然改变不了岩石沉着的雄伟㉗从山道再下行数十里,宿在一个叫大坝的地方入席小饮时,见窗外晚霞弥天山中陡岩不见,悬泉深潭不见,只是满目林海,随着暮色渐深,正在化雾化烟8.第④段作者预设的十八月潭风景与后文描写的实景形成鲜明反差,请从构思角度加以赏析3分)9.下列甲乙两句分别放入第⑤段划线处,你觉得哪一句更适合,请闹述理由。
3分)甲:看水看树看水看云乙:看水,看树,看水,看云10.第②段用歌德的话影显全文主旨,请具体分析5分)11.第⑧段以“交响乐”总收十八月潭的景,好的描写精妙,请加以赏析5分)(三)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中菊(唐)朱湾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晚成犹待赏,欲采未过时忍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12.下列对整首诗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意境高远,令人产生无限遐想B.富有哲理,给人智慧的启迪C.用浅近的语言委婉表露心迹D.重沓喟叹中蕴含深沉的感慨13.此诗没有具体描写菊花形貌,而古人称其工于咏物,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陈东庄先生传清·彭绍升①陈先生名黄中,字和叔,吴县诸生也自少通敏,为学长于史,深究前代治乱往复所由,以达于当世之务乾隆初,应博学宏词科,廷试被黜,乃纵游,学益精②当是时,上即位数年,锐意赓续列圣治绩,绍往古绝业中外大臣承明德,争延 致天下豪俊,虚己访时政阙失,而先生尤为大学士海宁陈公所知既先生上书陈公,论用人、理财、养兵数大事,其言通达治体,凿凿切利病,无少讳顷之,有诏求骨鲠质朴之士,陈公奇先生,欲以先生应诏,属先生友招以书,先生辞焉。
先生客湖南巡抚幕府,土苗或小警,巡抚欲兴师剿之,属先生缮奏章,先生曰:“此召乱也,抚而辑之,其可弗听,先生辞焉,遂行已而苗叛,用兵期年乃靖③先生初至京师,最善山阴贡士胡天游天游故奇士,负才气,傲睨当世,士鲜当意者,顾独为先生屈,所著文必示先生先生辄为发其墨、别其良以示,天游未尝不相 视而笑也天游豪宕自喜,不肯循尺度,为势要所排斥,竟穷死而先生介然有节概,谨去就,严取舍之辨,然其穷与天游等④年四十余,杜门著书,无儋石之储,泊如也以疾终,年五十有九既先生上书陈公,论用人、理财、养兵数大事,其言通达治体,凿凿切利病,无少讳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虚己访时政阙失( )(2)士鲜当意者( )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用兵期年乃靖 ( )A.安静 B.平定 C.妥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