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蛇败毒汤治疗25例荨麻疹及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doc
9页乌蛇败毒汤治疗25例尊麻疹及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摘要】尊麻疹、湿疹是现代医学名词,属于现代医学过 敏性疾病的范畴原因复杂,且有屡次复发的特点有些中 医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根治或抑制其复发率上还是不 令人满意,难以控制其复发这是目前医学界有待研究解决 的问题为此本人曾经翻阅了很多书籍,终于在《本草纲目》上找到乌蛇、白花蛇、蝉蜕对这种疾病疗效的记载拟乌蛇败毒汤为主方,并结合临床辨证加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且没有复发病例关键词】乌蛇败毒汤;尊麻疹;慢性湿疹;临床疗效1概说尊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俗名“鬼饭疙疸”以 患者突然感觉皮肤瘙痒,或发冷发烧搔之该部即有充血, 浮肿皮肤表面稍有隆起,浮肿界限明显,有手指大、掌大 或更肿大颜色为淡红色或白色,周围有红晕遂搔遂起, 很快蔓及全身形状圆形或椭圆形,或互相融合呈各种形状 医宗金鉴云:“隐疹……初起皮肤作痒,次则发为扁平疙疸, 形如豆瓣,堆累成片皮肤及性病学云:‘尊麻疹,皮肤 徒感瘙痒,随搔抓而充血,旋起浮肿……此等皮疹发于身体 各处,……有图画状,蛇行状……等名湿疹,急性湿疹初起有红斑及轻度浮肿,次则形成粟粒 大或更大之结节,以后则出现水泡。
炎症达一定程度伴有发 烧呈湿润状态,由水泡化为脓疱,继则结成黄色痂皮,终则 形成鳞屑,修补表面而恢复正常慢性湿疹则无急性湿疹定 型经过炎症持续日久,故皮肤肥厚干燥,有时发生裂伤 一般湿疹均有剧烈的瘙痒,尤其是在夜间被中温暖瘙痒更 甚,有时妨碍睡眠医宗金鉴血风疮篇云:“血风疮形如粟 米,瘙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成片,令人烦躁,口渴瘙痒, 日轻夜重粟疮篇云:"粟疮形如粟,其色红,搔之愈痒 久而不痿,消耗血液,肤如蛇皮湿疹是多种多样的,发 生部位也不一致,如头部、颜面、乳房、脐、阴部、肛门, 关节屈折部及手足等处乳儿常在头部、耳、额、颊部多见[1]其成因多由于汗出当风,或风湿相搏,日久可出现湿郁 化热或血虚风燥,[2]临床根据患者表现或病因不难做出诊 断,但应该注意与疥疮和风疹的鉴别治疗宜祛风除湿,养 血活血清热为主2治疗2.1对尊麻疹的治疗我们都采用内服药一一乌蛇败毒散 加减治疗,服法和一般中药汤剂一样,即一付药煎两次,吃 两次,早晚服用,温服取汗,目的是使毒从汗解药物组成: 乌蛇,蝉蜕,防风,荆芥,白芷,赤芍,黄苓,黄连,柴胡, 当归,甘草共十一味为治疗尊麻疹,慢性湿疹的内服药主 方,在加减上主要根据症状,如高热、毒盛者重用黄苓、黄 连、赤芍,并加银花、野菊花;瘙痒不止者加苦参、地肤子、 白鲜皮;便秘者加大黄、芒硝;腹痛者加川楝子,元胡;遇 风即起者加玉屏风散,牡蛎,麻黄根;遇寒起者加附子,桂 枝;遇热起者加竹叶,芦根,石膏,花粉。
由于其他疾患而 合并尊麻疹者,先治疗其主病,待主病渐愈后再酌用乌蛇败 毒汤或加减用之,我们治疗一名蜂窝组织炎合并尊麻疹的患 者即是这样治愈的2. 2慢性湿疹的治疗我们对慢性湿疹的治疗方法是多样 的,如内服药,外敷药,外洗药等2.2. 1内服药与尊麻疹同,根据症状可以增减2. 2.2外敷药雄黄,半夏各等分共研细面,用醋调之, 浓度如米汤状,严密敷盖患处,药干再敷,如是者日三四遍 或更多湿疹生于毛发者事先剪掉毛发,用洗药洗之再敷药 更效颜面湿疹,注意不可将药入目,否则损目2. 2. 3洗药百部30g蛇床子15g苦参15g白羨藜15g水 煎并加酒适量,温洗,日3次,每次15-20分钟3典型病例3. 1尊麻疹病例例一:宋XX,男性,59岁,农民主诉:颈部生疮,身上起疙瘩,特别刺痒现病史:项后生疮已五天,肿,痛皮肤起疙瘩已有六、 七年的病史每次发作突然,多在热炕睡眠时出现,每次发 作持续七、八天疙瘩大小不等,越搔越起,特别刺痒,夜 间更重,很快蔓及全身伴有烦渴,高热,大便秘结,小便 赤消退时不留任何瘢痕检查所见:项后枕骨下端有鸡卵大小一个痈肿,红肿高 大,顶尖含有少量黄白色脓汁项部及全身各处均有指头大、 掌大的片状疙瘩。
有的融集成群皮肤轻度浮肿,界限分明 呈淡红色之浮肿斑点划痕症”阳性脉象:浮数有力 舌红苔黄燥处置:乌蛇败毒汤加减治之乌蛇9g,蝉蜕12g,荆芥 12g,防风9g,当归15g,黄苓12g,双花一两15g,公英15g, 地丁 15幻赤芍12g,大黄9g,乳香、没药各12g,甘草6g, 元胡9g五剂,水煎服,渣再煎,早晚食后服之首次取汗 次第六日复诊时患者自述,在服药当夜即觉身上疙瘩不在续 起,刺痒大减,早期身上疙瘩全部消失痈肿疼痛大减,自 述比用吗啡还止痛检查所见:皮肤疙瘩全部消失,没有任何瘢痕项部痈 肿大有缩小,并呈软化状态,脓汁亦多诊其脉象:弦而有 力处以原方连服三剂诸症告愈唯痈肿化脓尚未愈合,贴 一独角膏药经数日而愈通过访视,六年的尊麻疹至今未发3. 2慢性湿疹病例 例一:铁X,男,一岁主诉:(其母代述)患儿头部生湿疹,刺痒,不眠现病史:小儿头部生疮已8个月之久初起在头部毛发 处密生小丘疹,刺痒,搔破出黄水,结痂严重时患儿乱搔, 哭叫不眠,非敲打头部患儿不能睡眠饮食欠佳,大便干燥, 三日一行经过各大医院皮肤科及中医治疗均未收效检查所见:患儿头部毛发处均有湿疹丛生,有的结痂如 糠皮状,有的呈淡红粟粒状丘疹,延及项部。
脉象:浮缓处置:①内服乌蛇败毒汤加减:乌蛇3g,荆芥6g,防 风6g,黄苓6g,黄连5g,赤芍9g,归尾9g,甘草3g,柴 胡6g,大黄五分四剂,水煎服,渣再煎,濒濒饮之,盖被 取微汗嘱其紧避风寒②外用药雄黄半夏散:雄黄,半夏 各6g共为细面,用醋调之敷患处药干再敷,厚则用温水 洗去再敷一周后来诊,其母代述患儿自服药和敷药之后, 即能稳稳熟睡一夜,并未哭叫同时病儿亦不用手乱搔,服 药之后没有不良反应,只有嗜睡现象 检查所见:头 部湿疹屑状结痂已有脱皮表现散在的丘疹已现干枯诊其 脉象同前没有异常变化处置:原方三付,服法同前外用雄黄半夏散一付,用 法如前待五日之后其母来诊,讯其患儿之疾,诸症消退, 已告痊愈例二:周X,男,48岁主诉:头皮生疮现病史:2008年始得,全头部毛发处生小疙瘩,瘙痒 搔破出黄水,结痂脱屑严重时头皮浮肿由于本病特别刺 痒,高发不能留已经三年曾经北京、承德、呼和浩特和当 地等医院治疗,均未收效检查所见:头部毛发处均有淡红色的丘疹,散生毛发根 间,有的结痂鳞屑状脱皮有的,渗出黄水胡须处亦现丘 疹诊其脉象:沉缓无力处置:以乌蛇败毒汤加减为主乌蛇9g,荆芥15g,防 风9g,白芷9g,当归12g,川< 10g,柴胡9g,黄苓9g, 连翘9g,赤芍9g,蝉蜕12g,苦参6g,甘草6g,水煎服, 渣再煎。
首次取汗连服六剂一周后来诊:自述服药显著见效,服药后头皮没有刺痒 但在服第一剂时眉间及下颌部刺痒起小丘疹,服第二剂刺痒 减轻,丘疹减退诊其脉象如前处置续以原方六剂,服法 同前,不取汗外用苦参、百部等药煎水洗患处,日三次, 每次20分钟半月后来复诊:自述服药期间湿疹大部痊愈从前头皮 刺痒不能留高发,现在已将高发留起但头部还有一二处起 小疙瘩,轻度刺痒,要求根治检查所见:头皮屑状结痂已不再见,仅有一二处如核桃 大小的局部有散在性的丘疹,无结痂出黄水的表现,高发已 长二寸多长诊其脉象如前处置:内服乌蛇败毒汤,外用 苦参百部水洗之嘱其连续进药一月,并配合外洗药,以利 根治用药期间嘱患者宜饮食清淡,生活规律,畅情志,勿 过劳后经随访一年,患者病情已愈,没有复发4分析祖国医学认为气候的骤变,饮食失节,起居无常,精神 刺激等因素均可影响身体健康《内经•生气通天论》曰:“汗出见湿乃生痙療”,"劳汗当风寒薄为皱,郁乃痙”《金匮要略》曰:“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巢氏 病源风瘙身体瘾疹候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 则起风痒瘾疹而现代医学则从引发本病的病因来谈主 要外因有:“吸入外界的花粉、动物毛发、粉尘等,或摄入 某些乳制品、蛋类、鱼虾、香料、蔬菜、水果等引发,或接 触某些化妆品、日用品等引发。
也有受日光、冷热等刺激而 引起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内因则与某些细菌、霉菌、寄生 虫的蛋白有关[3]乌蛇败毒汤的整体功效有杀虫制菌,解 毒,清热,祛风解表散寒,养血活血之功在药味的配备上, 以乌蛇之祛风止痒杀虫治疥廨,佐黄苓、黄连之解毒清热除 湿,用白芷、蝉蜕脱敏止痒,配当归、赤芍之养血和血散滞, 借荆芥、防风、柴胡之宣散风邪解表,用甘草之甘缓协调诸 药,通行十二经络,使药效尽达于百骸勝理之间在服药头 煎时取以微汗,力求毒从汗解不得汗者加桂枝、生姜以助 药力,并酌情温服热稀粥,必要时加盖衣被以取汗但要注 意避风寒这是治疗尊麻疹、湿疹的用药目的用乌蛇败毒 汤治疗尊麻疹、湿疹的关键是必须取汗,否则效果不著取 汗程度要津津微似汗出,而不能令如水流漓服头煎取汗后, 二煎即不必再汗如汗出不彻可酌情再汗,但要防止汗多亡 阳体虚不能出汗者,可加党参或人参以助阳气使之汗出, 且能防止虚脱乌蛇内服没有中毒和副作用现象,但由于个 体差异不同,有的患者使用后感自觉不适,临床运用时要注 意分析,避免不良反应发生雄黄半夏散的主要作用是有杀 菌止痒燥湿之功,佐陈醋可消炎散瘀解毒用时调为米汤之 状,且有润肤作用二味借醋之润,使燥湿止痒之效更速。
因此湿疹之瘙痒顿止,炎症得以消除百部草等外洗药外用 有杀虫止痒之功,配加的白酒又起到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的 作用因此内外合治,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是满意的,值得推 广参考文献[1] 《皮肤病》•赵炳南.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P102 页.[2] 《实用中医临床学》.刘渡舟.1995年.长春出版社, P527 页.[3] 《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梁勇才.1996年.学苑出版 社,P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