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电站建设对生态的影响.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88322780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02.5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n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 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 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 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制成发电 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 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n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n(一)水力发电n(二) 核能发电n(三) 火力发电n(四) 其他发电方式:n 1.风力发电n 2.太阳能发电 火力发电火力发电燃煤燃油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加剧空气污染的“元凶”并且造成了酸雨量的增加 风力发电风力发电 优点:1、清洁,环境效益好  2、可再生,永不枯竭  3、基建周期短、投资少  4、装机规模灵活  5、技术相对成熟 缺点:1、噪声,视觉污染  2、占用大片土地  3、不稳定,不可控  4、目前成本仍然很高。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 优点: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 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 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水力发电水力发电1.供廉价电力 2.控制洪水泛滥3.提供灌溉用水4.改善河流航运,5.改善地区的交通电力供应和经济,特别可以发展旅游业及水产养殖 优势优势n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统计,我国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 6.76亿 kw,年发电量 5922亿k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3.78亿kw,年发电量9200亿kwh  n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水能资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流域的分布很不均匀;此外我国水能资源的突出特点是河流的河道陡峻,落差巨大,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大河流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天然落差都高达5000 m左右,形成了一系列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河流,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充分了解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地充分地利用水能资源 水电开发现状水电开发现状n一个世纪,特别是建国以来,经过几代水电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水电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水电建设更是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 50年代至60年代初,主要修复丰满大坝和电站等小型工程,着手开发一些中小型水电 在50年代后期条件逐步成熟后,对一些河流进行了梯级开发,如狮子滩、盐锅峡、拓溪、新丰江、新安江等工程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开工的有龚嘴、映秀湾、乌江渡、碧口、凤滩、龙羊峡、白山、大化等工程 70年代初第一座装机容量超过1000 MW的刘家峡水电站投产 80年代容量2715 MW的葛洲坝水电站建成,之后一系列大水电站相继建设,容量18200MW的三峡工程也于1994年正式开工; 到2000年底,全国规模超过1000 MW已建和在建的大水电站(不包括蓄能电站)已有18座 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一)直接产生生态破坏(二)影响生态平衡(三)水土流失(四)对农业生态的影响(五)影响自然保护区 (一)直接产生生态破坏• 建设工程的占用土地和开挖,造成对森林、植被和其他生物资源的砍伐和毁坏,直接破坏陆生植被,减少陆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导致陆生动植物个体数量的减少,危及重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存在。

      (二)影响生态平衡•1 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影响•2 外来物种入侵•3 陆生生物的迁移和交流•4 生物的分布和繁殖 水库的形成,使一些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发生改变,会促使生物的分布和繁殖发生变化•植物所受到的影响也许是灭绝性的一些大型电站工程的建成,形成的水库会造成一些当地特有植物物种的丧失 (三)水土流失• 电站工程修建时大量土石方开挖及对地表植被破坏,施工裸地面积增加,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河道淤积,影响河道行洪,造成流入库区的泥沙量增加,降低了水库综合效益和水库寿命• 同时导致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结构遭到破坏,给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增加难度,造成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 (四)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水库淹没和工程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使耕地永久或临时丧失耕种功能部分电站建设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灌溉系统,对以农业为主的地方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对耕地的占用涉及生产移民安置及耕地补偿等• (五)影响自然保护区• 对河流的梯级开发取而代之的是链珠串的湖泊水电开发使河流的湖泊化已经成为一种对景观的最大威胁如怒江的水电开发将会影响其“东方大峡谷”的美称。

      • 一些电站位于自然保护区的边缘或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不同分区内,电站的建设势必对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对象产生不利影响 (一)陆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陆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植被保护 1)湿润河谷经济林区 2)营造水土保持林或水源涵养林 3)建设好基本农田保持水土离不开基本农田建设主要措施:主河道两侧的陡坡上撒种耐干热和贫瘠的植物;沿江坡面旱地增设绿篱,减少水土流失;;发展大棚蔬菜,发展饲料材料种植经济作物等 (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 n   1、大坝枢纽区:主体工程设计中以采用钢筋混凝土衬护、混凝土衬护、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坡面截排水沟及坡体排水、边坡锚固、采空区回填及边坡修整等措施加固岩体,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完全满足防护要求,在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不会发生水土流失危害另外,为美化环境,结合厂区景观规划,在左右岸均设置了钢筋混凝土框格梁,框格梁内回填客土撒播草种恢复植被 (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n2、道路防治区:挖方型路段在路基两侧均设置有浆砌片石内侧和外侧排水沟,开挖边坡根据边坡坡度、长度及地质等因素采取浆砌石或网格植草或喷植植被护坡。

      填方型路段两侧边坡控制在 1:1.5,外侧边坡坡脚采用浆砌片石护脚墙挡护,两侧边坡均采用干砌石防护 (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n3、石料场区:工程措施包括在边坡坡脚修筑排水型截水沟,与料场周围布置的排水沟相连;同时为了防止平台与平地覆土后发生水土流失危害,在平台、平地外侧干砌块石,修建成石坎梯田; 规划对开采形成的平地及平台覆土 平地覆土后由就近迁移的农民耕种;n平台覆土后撒播草种,种植当地适生灌丛,恢复植被 (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n4、弃渣场防治区:工程措施:坡脚防护、坡面防护及排水处理等排水设计采用明暗结合,渣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在路基础修建拦渣坝,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框格梁防护,并在框格梁内覆土撒播草籽绿化植物措施设计:因渣场的渣料主要由碎石、卵砾石等组成,缺乏土壤,因此在工程措施实施后在弃渣上首先覆土,然后撒播草种进行绿化 (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二)水土流失保持措施n5、施工营地区: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在场地平整前,根据场地地形条件,先进行沟水处理,在施工营地场地平整后,在场地周边均布设了排水设施,回填、开挖边坡采取护坡处理,可确保施工营地边坡稳定、不受雨水及地表径流冲刷。

      另外,根据水土保持的总体规划在工程完工后,栽种树木,恢复植被 n111322班 n宋洋洋、刘宏宇、席涛、n艾露、 张元龙、吴顺鹏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