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福柯的权力观113900字.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3502740
  • 上传时间:2022-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93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福柯的权力观113900字    论福柯的权力观——读《规训与惩罚》摘要本文通过对福柯微观权力的分析,指出福柯是用一个我们所不注意的方式将现代性的反面突出出来,从而达到他所要实现的对于现代性的批判的目的福柯将权力作为主导要素视为问题的切入点,运用“系谱学”方法将隐藏在“自由”社会本身的微观权力揭示出了,指出的微观权力的隐匿性与生产性的特征微观权力就隐藏在社会运作体制之中,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生产出了我们所认可的真理与知识,并且形成了规训社会面对这样的规训社会,我们是否有“自由”可言,作为主体的本真性如何表达出来因此随后分析了微观权力与反抗的关系,在对福柯的个体的反抗的进一步分析中指出,他的反抗模式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反抗标准模糊的可能性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上存在危险同时在实践中,也对福柯提倡的大众生活的日常反抗的实践效果的可行性与个人的审美体验进行了质疑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 一部分表达了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第二部分,着重对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的权力观进行梳理,着重找出福柯认为从酷刑到微观权力产生的历史的原因和为我们揭示出了我们所不注意的、深处其中的微观权力的“系普学”研究方法。

      然后,着重分析使微观权力得以弥散整个社会的“规训”的技术手段,以及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具有的特点和它与传统权力观的区别;第三部分,权力与自由、权力与反抗的关系,着重从他的微观权力理论与反抗的关系人手,分析福柯的反抗理论的可行性是否存在导言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l926—1984)[1]是20世纪西方知识界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人物之一,福柯与让-保尔·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乔治·冈奎汉姆、路易·阿尔都塞、雅克·德里达、克德·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吉尔·德勒兹等人一起,揭开了法国哲学、美学与政治思潮中革命性的篇章,从60年代到80年代,短短30年时间中产生了辉煌的著作,这些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福柯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则其地位更是突出福柯不是一位思想始终如一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始终在变,他的研究对象以[2]及使用的方法也在变化而在这些研究的变化中,不变的只是他从尼采那里继承下来的对于“人的问题”的思考,即“我们是谁”,并且对于“自我”[3]的追寻是与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相伴随的福柯认为,在理性复苏之后,人们不是随着主体意识的建立变得更加自明了,而是更加陷入到了现代性的束缚之中,主体不能摆脱现代化发展中给我们加入的制度性的限制,而变得更加没有自我了。

      那么,主体如何认识到这种“不自我”的状态呢?如何研究主体问题呢?福柯选择的研究路径是通过权力来研究主体为什么要从权力入手呢?这里就暗含着福柯对于“权力”不同于传统人们对于权力的认识,即他认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微观权力,它隐藏在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它伴随着规训“机制”浮在我们的面前,并且这些“机制”逐渐地变成我们“理所当然”的东西,所以我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而福柯就是要将它揭示出来,从而可以达到它对于自我的真正认识,这是福柯一生要达到的目标,也即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说的:“如果这意味着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①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xx年版,第33页1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规训与惩罚》中的权力思想,因为对于《规训与惩罚》中的权力的研究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此处的权力的思想,代表着福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同时也代表他的思想的大的转折之处,显示出了他对于现代性的批判的新的视角方面,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实践的新的理解与认识第一章 对“现代性”的批判有人总结福柯的全部研究都是对启蒙和现代性的一种批判。

      但他并不像其他一些讨论启蒙和现代性的学者和思想家那样去关注诸如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宏大的概念的本质,而是去探讨一些社会“边缘”地带的东西对于启蒙运动,他在《何为启蒙》这篇论文中清晰地表明:他并不支持全盘否定启蒙运动,相反,他肯定启蒙运动给人们植入了一种批判的精神和态度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和态度,我们现在才有了对权力、自主性、自由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也才会对我们自身的历史局限性进行分析以及对这种局限性的超越的尝试而对于何为“现代性”,福柯在《何为启蒙》一文中提到:“人们是否能把现代性看做为一种态度而①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我说的态度是指对于现代性的一种关系方式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民所做的志愿的选择是—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就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在相同的时刻,这种方式标志着—种归属的关系并把它表述为—种任务,无疑,它有点象希腊人所称的社会②的‘精神气质’福柯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从个体的态度与现代性的关系方式入手,从而绕开了关于现代性那些宏大叙事的表述,进入到了一个微观层次、一些具体领域来讨论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并在这种讨论中引入“权力”这一属于福柯核心思想的概念。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福柯将以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他所谓的现代性批判呢?福柯在《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中谈到,他认为从18世纪起,哲学与批判思想的中心课题一直是,目前也依然是,希望将来也仍会停留在这个问题上:即我们所使用的理性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危险和限制?我们如何作为一个理性动物存在,幸运地献身于被内在的危险所交织的理性实践之中?福柯认为理性是启蒙的产物,是我们所要支持的,而理性总是代表着普遍性而普遍性的概要性总意味着对人的规训、约束和不自由,福柯对此是批判的正是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福柯引入了“权力”这一概念,具体体现在《规训与惩罚》中权力的思想在此书中,他用他的独特方法——系谱学,指出了代表传统启蒙以来的权力关系的反面的微观权力,这种微观权力的揭示使得他以后的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更加有了说服力第二章 权力理论第一节 权力微观化的视角一、微观权力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微观权力的产生,它有一定的社会条件,也就是说在福柯揭示了的社会中产生微观权力的条件,这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叙述了人们以为启蒙运动的理想(正义、自由、平等、理性)在于改造世界(在监狱、教育和卫生等方而),而事实上,一系列和启蒙理想全然不符的规训手段接管了军队、学校、医院等各种机构的运作,并且也决定了权力在社会中运作的方式。

      这些新的权力的运作方式在社会的运作中占有地位,需要两个主要环境首先是国家运作方式的变化十七世纪以前,人们把国家视作达到目的而采①②【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xx年版,第534页 【法】米歇尔·福柯著,《何为启蒙》,杜小真选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xx年版,第528页2取的一种手段,权力是自上而下的,它成为一种重在压迫性、惩罚性和奴役性的消极力量自十七世纪始,人们渐渐把国家本身视为目的换言之,重要的是国家的实力、财富和权力,而它的人民及其权利义务不再被视为目的,而是被当作资源——人们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必须加以利用、管理,以保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当然,为了保障人民的生产力,国家必须要想方设法使他们保持健康、强壮、活跃、勤奋和安全此时的罪犯被认为不应当作为一个用来消耗国家财富的因素,而被认为是使国家财富得以增加的因素因此,这时罪犯认为不应当被杀死而应当被教化和规训从而来适应国家的需要,应当将罪犯的身体规训成社会的效用机制的一部分,从灵魂中改造犯罪其次,与此相关的,人们认为所要达到“对人的身体的效用的最大化利用”也产生了随着工业化与科技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效率对于工业化生产的作用,因此“建造一种机制,应能通过其各基本构成因素的协调组合而达到最大的效果”①。

      纪律不再仅仅是一种分散肉体,从肉体中榨取时间和积累时问的艺术,而是把单个力量组织起来,以期获得一种高效率的机制②如,老师训练学生写字,学生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由头、颈、肩,至于手、脚及腰、背都受到支配,身体的每一个姿势、每一下移动、移动的方向和次序,都要按照指定的方式进行,如有偏差,老师便会纠正学生,甚至给予责罚整个训练都包含了种种强制,但正是这些强制才产生了效用,限制身体与桌子的距离,可以避免桌子压着胃而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这种强调是对健康产生效用规定左右手的肘腕位置,可以提高书写速度,并发挥令字体整齐的效用[5]这种机制的效用性的显现,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的增进是有用的,因而这样的规训的机制进入到了整个社会的每一个部分基于以上的原因,18世纪的人道主义改革者开始以“人道”的名义来反对“酷刑”,认为酷刑并不能增进国家的效用在这一转变中蕴含着权力从传统型向微观权力的转变,人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机制的存在,但是它是有“效用”的,所以人们接受了它这样的规训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了学校、医院与军队等方方面面,“在学校、兵营、医院和工厂的环境中,这种细致的、挑剔的检查,对生活和人身的吹毛求疵的监督,很快将会产生一种世俗化的内容,一种关于这种神秘的无穷小和无穷大计算的经济的或技术的合理性。

      通过纪律功能的转换、规训技术和国家对于规训机制的控制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③这是一个从封闭的规训、某种社会‘隔离区’扩展到一种无限普遍化的‘全景敞视主义’机制的运动其原因不在于权力的规训方式取代其他方式,而在于它渗透到其他方式,有时是破坏了后者,但它成为后者之间的中介,把它们联系起来,扩展了它们,尤其是使权力的效应能够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因素它确保了权力关系细致入微的散布④从而也形成了福柯所言的“规训社会”二、揭示微观权力的方法学——系谱学那么,如何将体现在我们身体之上的、流淌于我们血液之中的、在我们生活中不加以觉察的微观权力揭示出来呢?这就要采用一种新的方式,而不能采用传统话语中的传统运作方式,这里福柯主要采用就是他从尼采那里继承而来的“系谱学”(尼采所谓系谱学就是把行为和知识还原为权力意志构型的理论)福柯认①②【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xx年版,第7页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xx年版,第184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xx年版,第184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出版社,20xx年版,第235页 3为只有采用“系谱学”的方法才可以将隐含于现代性的问题和微观权力揭示出来,只有用系谱学的方法将现代性的反面揭示出来。

      福柯“系谱学”要做的,就是对被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追问,更为重要的是,它就是要对那些我们所接受的认为无问题的话语进行问题化系谱学”的宗旨就是使事物“问题化”系谱学”的历史便是“问题化的历史”,福柯的“系谱学”方法便是用来书写“问题化的历史”的只有回答了和解决这个的问题才可以说是将现代性进行了批判与重构系谱学”是福柯的重要哲学方法,也是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微观权力分析一、微观权力的技术手段——规训在《规训与惩罚》一开始描述了一个“酷刑”的场面:1757年3月2日,法国激进分子达米安(Damiens)因谋杀国王在巴黎被公开审判,审判的广场上树立起了刑架,刑吏用烧红的铁钳撕裂他的身体,将熔化的铅以及滚开的油脂、松脂、蜡和硫磺的混合物浇人被撕裂的伤口,要求他坦白他的罪行,最后才被五马分尸加以处死①而在文章的一开头福柯也呈现了列昂·福歇(Leon Faucher)制定的“巴黎少年犯监管所”规章,这一规章中严格地规定了犯人的作息时间从犯人每天的起床、吃饭、休息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②在这样的两种不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