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望庐山瀑布全诗句.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39689175
  • 上传时间:2024-03-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1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望庐山瀑布全诗句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在当时称之为“诗仙”,他漫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全诗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原文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1、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2、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 名3、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4、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赏析1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 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 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 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 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 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 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 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 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 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 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 彩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 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 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赏析2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 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 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 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 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 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 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

      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 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 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 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 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 常形象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 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 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 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 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 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 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 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 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

      从 “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 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 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 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这首绝句是在天宝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写的当时李白因其妻思弟心 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 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多日,爱之深切,思官场纷争无数,他体会到了从 天子近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 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 道,山里作乐,落得逍遥自在,尽管内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但 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满了浪漫、洒脱与活力,使得他可以抛开朝堂,怡情山水!其 中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比 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 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 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 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 “永愿辞人间”的念头。

      李 白一生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 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