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想象解析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文献综述.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7079447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及对汉语的影响的文献综述付玉姐10汉语言文学1班100504011119摘要:随着信息吋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网络之中,伴随网友对众多社 会事件的关注,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在网络世界中,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一•种与 我们FI常生活相对应的另一种语言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民交流的个性工具,更 是网民对社会发出的个性呐喊它的产生,不是为了戏谑,不是为了时尚,血是 网络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所生成的一种产物网络流行语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 言有所不同,不仅是在意思上有所变化,更是使用的语境,语气等方面都有所变 化网络流行语是在现在社会和现实生活的用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它 对于我们汉语的规范有一定的影响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网络 汉语 影响 社会研究回顾:一、 网络流行语的现象分析(一) 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因素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网络流行语流行的两个主要原因网络流行语简洁、生动、创新、别具内涵、与时俱进的反传统、反规范,吸 引着一大批追随者而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 形成和传播随着吋代的发展,网民需要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来宣汕情绪、发表意见和观点, 网络流行语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网民个性表达受到鼓舞,用“替代”、“隐晦” 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个人对社会敏感事件的观点和意见既是被迫也是必然。

      网络流 行语的既是个性化的代表,也是大众性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传达民情民声,记 录着社会进程二)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呈现的形式多样,有缩写、谐音、符号、数字、单词、语句等各种形式, 极具个性和创新它们的特点是:1、 简洁明了,易记易传网络流行语都是由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引发,传播速度极快,这与流行语的切 中要害又简洁明了的语言特征不无关系网络流行语一•般只有3—6个字,句 式简短,很少运用长句子和复杂句式,易记易传如“做噩梦”、“躲猫猫” 和“俯卧撑”仅3个字就简洁凝练地完成了对新闻事件的命名,直指这三起非 正常死亡事件官方解释中的蹊跷之处,并且将稀松平常的做梦、游戏、运动 与沉重的死亡联系起來,形成极大的语言冲击力,非常吸引眼球;2、 标新立异,雅俗共赏新杲性是网络流行语一•个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旧 有词语的变异新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如“打酱油”在网友的追捧下竟然被赋予 了 “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等全新含义,并衍生出“酱油党”、“酱油男”等一 系列词汇;一是突破常规语法限制,活用词性和句式等,造成奇炯的陌生化效果, 比如网络中很流行的“副词+名词”句式,“太CNN”、“很老虎(虚假)”、等。

      网络提供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空间,网络流行语松脱了传统书 面语言的束缚,往往构思奇巧,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同时又具有坊间俗语的亲切感,朗朗 上口,雅俗共赏3、 反讽隐喻,富于张力,幽默诙谐“躲猫猫”、“周老虎”等流行语无不是绝妙的双关暗语,原本普普通通的词汇 经过网友机智的“加工发酵”,已经变成了意味深长的反讽和隐喻,富于语言张 力人们使用这些流行语,既在谈论相关事件,又脱离相关背景,泛用于社会生 活中的各个领域,谈笑戏谑间充满了讽刺的意味,隐含着网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和迂回批评4、 复制简便,类推性强网络流行语往往结构灵活,词意泛化,预留了很大的互动空间,网友不但可以在 相关新闻事件背景下使用流行语,更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上任意复制, 灵活套用,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和互动积极性最典型的案例是在流行语“很黄很 暴力”和“很傻很天真”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很X很XX”句式二、 网络流行语对汉语的影响(一)、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意义和社会价值网络语言实践塑造了迥异于传统的网民精神气质,但这是多元文化发展和个性解放的必然 景象,血且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情境中,网络民意的政治作为尽管偏离精英们的期待,但 考虑到传统媒体的舆论一律,网络流行语即便缺乏深度和严肃性,作为松动舆论空间与公 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社会前进动力。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 汉语言最具活力的生长点,它的产生和传播符合现代社会现实,其存在有特殊的价值和意 义网络流行语并非中国特产,实际上,在世界各 地都有网络流行语/网络俚语现象二)、网络流行语对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网络语言作为…种新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同样应遵循 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标准,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方面,“网络语言是对我们媒体和交际类型的补充和发展同 样是对我们汉语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交流的口益盛行,网络语言暴露出 的不规范现象更加明显,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消极煤响,应引起社会乞界的关注1•乱造、滥用汉字,造成用字混乱在网络交流中,网友们为图方便省事,往往随 心所欲,乱造简化字,滥用别字,随意使用符号、数字、字母代替汉字,导致用字混乱,影 响正常交流网络语言是对中国汉字造成不良的影响不管网络语言有多么的创新,多么的 便捷,它始终只限于在网络世界中使用有些网络语言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拆字现象,中 国的汉字代表着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庄重而威严,是一个国家文化繁荣的象征,中国 汉字中的每个汉字能经得住T-锤百炼,而网络语言经不起推敲,因为它没有历史,网络语言 一旦纳入汉语的体系,就会乱了语言文化的阵脚,显得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寻,不利于小国 汉字的发展。

      这种用字方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认可而盛行于网络,引起读者理解困难, 无疑偏离了汉字规范化的轨道2滥用外来词、字母词、数字词、方言词等,引起词汇运用的分歧和混乱网友们刻注 求新猎奇,把较父杂的意思塞进相对简单的语言形式中,导致外来词、字母词、数字词充斥 网络,这就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及构词原则,使网络用词显得极为纷乱和不规范, 在 网络语言中,很多汉语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被同咅词或谐帝司代替,网友们热衷于将“美国” 写成“米国”、“版主”写成“斑竹”这类同音或谐音代替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 口常生活用语 的混乱,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3•随意遣词造句,显失语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随意白由,言语的组织搭配往往打破 语法规则,违背语法规范,如:哋很淑女”、“你有上网吗”等这在规范语言中是决不允许 的4.网络语言表现出的色情、暴力倾向,不利于社会的道徳建设,有损汉语的纯洁和健康 有些网友将网络当作情感宜泄的窗II而恣总妄为,用词用语有色情、暴力趋向青少年占我 国网民的绝大多数,他们是网络语肓的主要使用者,有些粗俗性的网络语言难免会被青少年 使用,进而会下意识的接受,长久的接触就会形成惯性,网络语言是依附于网络而存在,社 会对网络缺乏必要的管理,进入网络就如同进入无人之境,在网络里你可以随意的创造文字, 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文字来抒发你的不满,如今网络上一些攻击性话语的尖酸刻薄已经到了令 人发指的地步 我的看法:从所参考的几篇论文从社会文化角度、语言学角度阐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现象及对 汉语的影响,我觉得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可抑制 的,它的形式以及规律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新的面貌,网络流行语大多 是随社会事件的产生而产生,它的传播范围之广,可以对一些社会事件形成舆论 作用,同吋这也是另外一种文化现象,对我国多文化发展有积极的为影响。

      虽然 网络流行语对于现代汉语规范化有消极的影响,但如果网络流行语完全与汉语的 规范相符合,那它将会失去自己的特点,就不会在网络世界里流传如此之广 参考文献: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亓《网络语词研究》(编 号:07SA033)成果之一]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分析[1] 、柳丽慧 《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重庆社会科学2006/06][2] 、叶画但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和前景分析[3] 、浅谈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规律初等教育学院084 何文昌0811011104【乌、张莉 《从网络语言形成原因探究其发展前景》【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07] 【5】、网络流行语现彖解析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王英【6】、顾源.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J].社会学,2009(3): 15-20.【7】、盛若菁•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卩]・江淮论坛,2008(4): 119-121,158.【8】、李军:《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2.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