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临泽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期中 理pdf.pdf
6页高一历史 理 试卷第 1 页 总 6 页 临泽一中 2018 年春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 理科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40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60 分 1 范成大的诗句 朱门巧夕沸欢声 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 不须徼福渡河星 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经济生产方式是 A 小农经济 B 手工作坊 C 官营手工业 D 商品经济 2 宋代诗人叶茵在 田父吟 中写道 桃花深映水边庄 夫妇相携笑语香 耕耨有粮蚕有 种 丁男戽水妇要桑 此诗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分工性 B 田园生活的艰难性 C 农业生产的富足性 D 小农经济的自给性 3 西周时 一人跖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 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 根本原因是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C 铁犁牛耕的使用 D 国家走向统一 4 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 A 耦犁的出现 B 曲辕犁的出现 C 代田法的出现 D 耕耙技术的出现 5 锦上添花 丝丝入扣 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 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 表述正确的是 A 汉代素纱单衣反映了当时高超的丝织技术水平 B 宋代出现缂丝技艺 C 元代黄道婆改进丝织技术 D 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6 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 工兴则挟佣以争 工毕则鸟兽散 的现象 这说 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 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 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 C 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 D 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7 下列有关宋代商业管理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城市中的市场与民居分开 B 设有专门人员管理城市中的商业交易 C 乡村一般禁止设市 否则视为非法 D 乡村可以设市进行交易 8 电视剧 汉武大帝 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 市 有关 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 市 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 的内外店铺林立 C 市 门按时开关 D 市 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 宋朝的黄金时代 的标题下写道 除了文化上的成 就外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属于这场 商业革命 的史实是 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高一历史 理 试卷第 2 页 总 6 页 10 电视连续剧 乔家大院 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区域性大商帮活跃 的时期是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11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 达到 挟轻资牵车四方者 则十室九空 的地步 但是 依旧 壮者服贾 老者归田 这主要说明 A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 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 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 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12 乾隆五十二年 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 间年外域有人来 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 极盛 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A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B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 C 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 D 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13 明代著作中记载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地可以买卖 B 私有土地出现 C 农业水平提高 D 封建专制统治 14 16 世纪后 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没落了 取而代之的是西班牙的里斯本等城市 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 新航路开辟使商路中心发生转移 B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C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传统的东西方商路遭到断绝 15 新航路开辟时 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B 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C 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D 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受到严重冲击 16 新航路开辟引起一场 商业革命 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 商业革命 范畴的是 A 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B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 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D 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17 自哥伦布时代起 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历史逐渐融合成 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实现 统一 的主要方式是 A 西方的殖民扩张 B 东方的借鉴学习 C 正常的文化交流 D 人才的流动 18 全球通史 指出 控制奴隶贸易 16 世纪时是葡萄牙 17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 18 世纪时则是英国 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19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B 火车机车的发明 C 万能蒸汽机的使用 D 机器制造业建立 20 1843 年 英国政府颁布了 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1855 年 颁布了 有害物质去 除法 1876 年 又出台 河流防污法 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A 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B 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 C 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 英国政府重视社会立法 21 英国在 18 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 道路是泥尘土路 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 运输工具 高一历史 理 试卷第 3 页 总 6 页 是骡车马车 到英国工业革命时 改变了内陆交通面貌的是 A 飞机 B 火车 C 汽船 D 汽车 22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 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的 发 明 是指 A 电动机 B 发电机 C 改良蒸汽机 D 内燃机 2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 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 两种新能源 是指 A 石油和电力 B 蒸汽和石油 C 蒸汽和电力 D 电力和核能 24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 大车不需要马拉 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 遍世界 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5 王斯德在 世界通史 中指出 垄断组织便是巨型企业发展逻辑的 必然的结果 从此 意义上而言 垄断资本主义 是由巨型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 这表明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 巨型公司的相互联合 B 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 C 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6 与晚清政府统治时期相比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阻碍 这里 新的阻碍 是指 A 官僚资本的剥削和压迫 B 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 C 封建势力的阻挠和压迫 D 帝国主义的破坏和排挤 27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 广东 天津等沿海地区 主要原因是 A 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 开埠最早 自然经济瓦解最早 D 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28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土布贵 洋布便宜 土布没人要 饿倒了哥哥嫂嫂 近代中 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民族工业的产生 C 贸易中心的转移 D 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29 下列造句中 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形容最恰当的是 A 千呼万唤始出来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C 忽如一夜春风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30 1894 1912 年 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15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这主要是由于 A 洋务运动办厂诱导 B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C 辛亥革命扫清障碍 D 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31 1956 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这个 幸福的年代里 可能会 经历或看到 A 人民高唱着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B 到处张贴着 要坚决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的标语 C 广大工人热情投入到 大炼钢铁 运动中 D 农民在各自的责任田内热火朝天地劳作 32 一五 计划是新中国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开始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 高一历史 理 试卷第 4 页 总 6 页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世界各国的经验 B 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 33 1960 年冬 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八字方针 下 列对这一方针解读正确的是 A 背景是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生产力破坏 B 目的是巩固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取得的成果 C 重心是继续提高经济建设速度和公有化程度 D 结果是到 1961 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新发展 34 一铲能铲千层岭 一担能挑两座山 一炮能翻万丈崖 一钻能通九道湾 这是某一时 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 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 可以说明 A 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 大跃进的 浮夸风 C 文革 的严重错误 D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5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 下列各组中 都是从属于 20 世 纪 80 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A 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 B 阶级斗争一国两制无私奉献 C 市场经济勤俭节约休闲娱乐 D 和谐文明注重环保小康社会 36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 这里开始形成 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 这里 是指 A 小岗村农民实行 大包干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 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37 昊然同学在设计 改革开放 40 年的历史巨变 网页时 设计了 思想解放的历程 开 放格局的形成 农村的新变化 等并列的栏目 如果再增加栏目 最合适的应该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从复关到入世 C 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D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3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长江三角洲 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 经济特区 B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经济技术开发区 39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 深圳特区的建立 B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C 浦东新区的设立 D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40 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 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 现任国家主席习近 平的父亲 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 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广东临近港澳 可以发挥这一优势 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 此后 中共中央在广东首先尝试这一主张的措 施是 A 创办经济特区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高一历史 理 试卷第 5 页 总 6 页 二 非选择题 41 15 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 耕稼树艺 多聚菽粟 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 纺 绩积妊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 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嘉靖以后 苏州堪称天下第一雄郡 在周围长达 40 里的城区内 东部是以手工业 生产为主的手工业区 西部是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区 在东区 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这里 比屋皆工织作 大户张机为生 小户趁织为活 构成了一个丝织商品生产的新天地 材料三 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 公事毕 然后 敢治私事 孟子 滕文公上 材料四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买卖 富者连阡陌 贫者 无立锥之地 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五 因清政府担心 洋船至宁波甚多 将来番船云集 留住日久 将又成粤省之澳门 矣 故于乾隆二十二年下令停止厦门 宁波等港口贸易 乾隆五十七年 英国派使团来中 国 要求建立 充分的外交关系 英使所提出的要求 遭到拒绝 乾隆帝在给英王的敕谕 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梁廷楠 粤海关 志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其特点是什么 4 分 2 材料二中的 新天地 是指什么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这种 新天地 的原因 3 分 3 从材料三到材料四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分 4 材料五说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