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二单元 第4讲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x

98页
  • 卖家[上传人]:手可****6
  • 文档编号:613333397
  • 上传时间:2025-08-14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28MB
  • / 9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4,讲,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汉代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考,情,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高频考点,多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所涉及,2.,情境设计:,(1),利用文献、图片等史料创设学习情境如,(2023,全国甲卷,,25),两汉江浙与湘江人口对比;,(2023,北京卷,,2),汉代简牍;,(2022,海南卷,,2),敦煌汉简2),以汉代政治、经济等变化为主题,创设学习、社会情境如,(2023,全国新课标卷,,26),两汉时期州地位变化;,(2023,山东卷,,2),东汉乘牛车风尚;,(2022,湖南卷,,2),汉武帝统治措施;,(2022,广东卷,,2),奉朝请;,(2021,山东卷,,2),王国职官调整;,(2021,湖南卷,,2),新帝人选标准,3,.,核心考向:秦汉政治制度沿革;两汉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两汉社会治理;两汉经济发展等,整,体,感,知,内,容,导,航,一梳理必备知识,二突破关键能力,三,链接高考热点,四课时精练,梳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2.,“,文景之治,”,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3.,汉初的政治制度,(1),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2),王国问题,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王国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应对: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汉景帝平定七国叛乱,但王国问题没有解决1,.,阐释,核心,概念,黄老之学,“,黄,”,:黄帝的学说,主张修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主张治国无为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初期,其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一家之言崇尚自然和质朴,主张,“,无为而治,”,2,.,思考,情境,问题,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因为此计谋无人能解谈谈你的理解答案,推,恩令是解决皇权与诸侯,(,藩王,),之间的矛盾最行之有效、性价比最高的方法纵使谁都知道这个政策是为了削减诸侯,(,藩王,),权力,可谁都没办法反抗它以权力为诱饵,瓦解了诸侯,(,藩王,),的宗法基础知识,点,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地方,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中央,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选官,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社会治理,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产税,思想上,尊崇儒术,2.,开拓疆域,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通西域,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设机构,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1,.,阐释,核心,概念,均输平准制度,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均输平准制度将过去由富商大贾掌握物资、操纵物价的利权收归朝廷所有2,.,挖掘,教材,信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试分析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由,答案,理由,:思想统一是历来传统,思想混乱容易导致政局不稳知识,点,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政权,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灭亡,王莽改革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2.,“,光武中兴,”,(1),背景:东汉建立后,刘秀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2),措施,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重视儒学,(3),影响: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3.,东汉的衰亡,1.,挖掘,教材,信息,阅读,“,东汉画像砖中描绘的集市,”,,并解释图中信息答案,画像,砖描绘了各行各业忙碌的场景,是当时社会稳定和繁荣的表现东汉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画像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见证2.,图解,关键,知识,东汉中后期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知识,点,四,两汉的文化,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其中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真实情况,科技,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造纸术,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拓展,思维,点拨,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2),经济的发展3),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对之前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

      返 回,突破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视角,1,削藩与推恩,汉初王国问题解决,从无为到,有为,强盛,的西汉,主题一,材料,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后来,,“,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从方式、侧重点、效果等角度入手,注意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推恩令的相关知识解,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试,答:,_,_,思,考,不同,:景帝采用强硬手段,武帝采用怀柔手段;景帝重在削弱王国治权,武帝重在析分王国封地;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比较顺利视角,2,史事的面相,汉武盛世,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材料二,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凭借,),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材料三,董仲舒向武帝上疏: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司马光资治通鉴,不同的历史记述使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面貌,需要提升思维品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形成历史实证意识解,读,结合上述材料,陈述你眼中汉武盛世的面相,并说明理由试,答:,_,_,思,考,我,眼中的汉武盛世经济繁荣,但地方势力强大前两则材料为当时人司马迁所著,为研究汉武盛世的直接证据材料三为后人司马光所记载当时人董仲舒的上奏,可与前两则材料相互佐证材料一证明汉武帝时期经济强盛,社会稳定,材料二、三揭示贫富差距大,人民境况悲惨的社会问题,由此我得以全面了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面相历史解释,“,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汉承秦制,”,深化,拓展,“,秦制,”,“,汉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监察制,中央继续设御史大夫地方实施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秦制,”,“,汉承,”,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2),“,有所损益,”,秦制,汉对秦制的,“,损益,”,赋税、兵役、徭役沉重,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法律严酷,汉文帝减轻刑罚,约法省禁,“,焚书坑儒,”,西汉尊崇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郡县制,汉初施行了分封,出现了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朝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体系,视角监察权的异化,汉代刺史制度,王朝的,背影,两汉,的衰亡,主题二,材料,汉武帝正式创立了刺史制度,刺史巡行监察,无固定治所汉元帝之后,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和佐吏掾属西汉末年,新莽政权以州牧取代刺史,赋予州牧统兵作战之权,并参与地方政务,州牧开始向地方官转变,东汉初年,尽管光武帝复置刺史,但刺史已经变成固定的地方官,行政权也进一步扩大东汉末年,再改刺史为州牧,以便集中所辖州内各郡军事、民力和财力镇压起义,州牧正式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州牧,(,个别仍称刺史,),乘机专兵揽权,扩充实力,中央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州牧的控制,,“,汉之殄灭,祸源乎此,”,朱华西汉至隋刺史制度的演变,汉代刺史权力逐渐扩大,威胁中央集权解,读,指出汉朝刺史制度的变化,谈谈你对,“,汉之殄灭,祸源乎此,”,的理解试,答:,_,_,思,考,答案,变化: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当时刺史属于监察官;西汉末年以后,刺史权力扩大到行政、军事;东汉末年,州牧,(,刺史,),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理解:这一看法是片面的,汉代刺史权力逐渐扩大,从地方监察官变成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是东汉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是东汉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宦官外戚专权、豪强地主势力膨胀、阶级矛盾尖锐等等,并不只是刺史权力扩大的问题。

      1.,历史解释,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深化,拓展,2.,唯物史观,汉朝政治的突出特色,布衣将相,西汉开国诸臣中授官将相的人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乱政和窦太后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返 回,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斥儒学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链接高考热点,达成应用性,(2023,山东卷,,2),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高考真题,悟,1,2,3,1.,学习情境,从州的地位变化看两汉地方行政区划,(2023,全国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三单元 阶段贯通3 魏晋至隋唐时期.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二单元 阶段贯通2 秦汉时期.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二单元 第4讲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x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易错单词汇总(共20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词性搭配分类汇总(副词结构+介宾结构).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主题词分析(汽车驾驶+健康行为+惊讶惊奇+旅行方式+饮品种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知识讲解.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词块(共288个).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知识讲解.doc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重点派生词总结.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同义互换(同义词互换+同义词组互换).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和词块(按字母顺序编排).doc 高中语文2026届高考高频易混易错成语(共九类100个).doc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pdf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第2讲 因式分解.pdf 2025秋初升高衔接新高一数学答案解析-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df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pdf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第1讲 乘法公式.pdf 2025秋初升高衔接新高一数学答案解析-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pdf 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