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坛市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doc
3页金坛市工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扩人和深入,推动和促进了工业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 金坛的T业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从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正确 处理企业、职T和国家的利益关系,采用由点到而、有序推进的做法,由乡镇企 业先行试点,然后在国有(集体)企业逐步推开,积极稳妥地进行经营体制改革 和产权制度改革,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口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休, 真正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同时确保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一节经营体制改革1985年,县经济委员会选择柴油机总厂、丝厂、制药厂、酒厂、水泥厂5个 县直属T业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同时,在柴油机总厂和制药厂推行工资总额同 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浮动试点,帮助完善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1986年9月,县委、县政府颁发《关于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的 意见》,鼓励企业实行产品销售承包,并制定鼓励供销人员的措施,对乡镇企业 的生产经营进一步放开、搞活1987年,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县经济管理部门采用公开招 标的方法,分别在县汽车修配厂实行租赁经营试点,在县制药厂、童车厂、采石 厂、丝织厂实行承包经营责任试点,承包形式主耍是“两包一挂”。
两包”是: 包国家利润,完不成包干指标要用企业自有资产补足;包“七五”期间或三、五 年内企业技术改造任务一挂”是: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是年 年底,全县有36个县属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改革企业领导体制, 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理顺党、政、工三者之间关系企业厂长(经理) 在生产经营上的中心作用、企业党组织在思想政治上的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 的参与作用进一步明确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核算单位进一步划 小,奖金与生产、利润挂钩浮动等分配制度进一步趋于合理,调动了干部、职工 的生产积极性,工业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也普遍提高1990年,县经济主管部门对当年承包到期的企业,按照“一要稳定、二要坚 持、三要发展”的精神,认真总结上一轮承包的经验教训,继续实行“包死基数, 利润递增上交,超收全留,欠收自补”的承包办法,进一步完善、调整承包基数、 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部分企业因旧城改造拆迁造成损失调减3家上交基数, 并新增7家全民企业制定、落实第二轮承包方案1992年1月,县委、县政府批转《关于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试点的意见》, 进一步在营销、用人、分配、积累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放权给企业,鼓励企业“一 业为主,多种经营”,发展第三产业,首批在柴油机总厂、制药厂、丝绸针织总 厂试点,当年在工业系统全面推开。
至2007年,金坛工业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 顺利第二节产权制度改革1993年以后,汤庄乡党委决定从全乡19个乡办工业企业中将医疗器械厂等8 个小型亏损企业划出来向社会招标,实行企业产权向承包者有偿转让,开拓了全 县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先例1994年以后,全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由试点向整体逐步推开市委、市 政府两次在全山范围内进行思想发动,组织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赴山东诸 城市学习、考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并先后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市资产 评估事务所,对市内先行改制的企业开展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股权设置等,积 极推行以“先售后股”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改制过程中,抓人放小, 一厂一策重点骨干企业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对小企业主要采取股份合作 制、拍卖或租赁等形式1994年,市加T业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企 业改制工作开始启动1995年12月,金坛柴油机总厂通过国有资产划拨的方法加 入常柴集团1996年,金坛水泥厂与外方合资成立合资企业江苏华阳水泥有限公 司市委、币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和 规范企业改制的各项要求全市把“完善、规范、巩固、提高”作为深化企业改 革的工作重点,对大、中型企业和亏损企业实行重点攻关,对已改制企业进行完 善和规范,并先后两次对全市已改制的乡镇企业组织全面检查验收和“回头 看” o至1999年,全市乡镇企业已改制的有837家,改制率为95.2%,改制合格 率 85%。
乡镇金业经过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分配方式的变革,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逐 步形成与市场经营相适应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复合型产权结构在己改制的企业 中,有限责任公司75家,股份合作制企业41家,兼并、破产15家,租赁企业177 家,风险抵押承包企业2家,扌门卖、摘帽为个体私营企业527家全市股份制企业 的资木金总额2. 83亿元其中,集体资木0.62亿元,占21.9%;外资0. 31亿元, 占11%;个人资本1・34亿元,占47.3%;社会法人及其他资本0. 56亿元,占19. 8% 通过股权调整,集体资本逐步退出企业的经营,个人资本迅速上升,乡镇企业的 市场竞争机制H趋完善,资本经营开始起步在改制过程中,各镇较好地控制集 体资产的流失,全市拍卖转让企业合同成交额1・32亿元至1999年底,已收凹1・1 亿元,比评估净资产增值近50%,还盘活乡镇企业的存量资产近10亿元,提高集 体资产的营运效益ilk局属工业企业的改制工作情况复杂,难度较大,进展比较缓慢1998 年,全市坚持改革、改制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抓好大型骨干企业的股份制改 造,放开搞活中、小型和亏损企业,采取参股、控股、合资、划拨、托管、兼并 等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优 势。
通过常州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金坛纺织厂部分购并分析仪器厂,钢铁厂购 并电子仪器厂,分別组建江苏金虹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金坛康达有限公司晨风 丝绸集团兼并金士达丝绸集团市制药厂与市医药总公司合并,组建药业集团; 激索研究所兼并医化研究所;柴油机总厂托管喷灌机厂等全市有10多家中、小 型企业被骨干企业兼并,达到优胜劣汰,激活市场竞争机制的目的1998〜1999年,从优化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先后对丝织厂、冶 厂、童车厂、富康饲料公司等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实施依法破产并采用转让产权、 股份合作和公司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完成20多家局属企业的改制和脱钩工作2000〜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为目标,着力推 进各项配套改革市直属工业企业按照“抓住大的上水平,放开小的搞民营,规 范政策保稳定”的总体要求,组建股份有限公司2家,有限责任公司8家,破产3 家,租老建新、兼并及其他形式8家市化肥厂、酒厂等企业通过租老建新和资 产置换,摆脱困境,迎来新的生机药业集团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出让产权, 完成二次改制,收冋资产转让变现款1666万元和房地产等实物资产3732万元,遏 止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
至2002年底,市属工业企业的国有股退股工作全部结束, 21家直属工业企业全面完成改制对220家改制的乡镇金业补办工商登记变更手 续,对第一轮改制中由集体承包改为租赁经营的135家企业实行分类指导,继续 深化改制具中,组建股份合作制金业4家,扌「I卖22家,零资产转私营73家,注 俏工商登记36家并对40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权进行结构调整,由企业职工出 资买断集体退出的股本金1000多万元进一步规范乡镇企业改制,优化股权配置, 増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对局属工业企业,采用“以点带血,滚动推进”的方法, 坚持以提高整体素质为岀发点,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快局属金业的 改制步伐至2002年底,全市127家局属工业企业,已改制126家,改制率99.2%2000年5月,市政府颁发《关于改制、破产、歇业、关闭企业职工劳动关系 处理的意见》,抓好企业产权关系变革、职工劳动关系置换,确保改制工作健康、 平稳发展全市在企业改制中,对10130名富余职工实施转岗和分流其中,对 8267名下岗分流职工,除按政策发放7362. 7万元的一次性安置补偿金外,劳动部 门还支付失业保险救济金1255万元、医疗补助金40万元。
对留岗职工,重新确立 新的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