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负荷距在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765736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8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负荷距在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金一平摘要:由于农网建设时间较久,电力设施设备陈旧,早期的线路设备选型远不能满足现状负荷需求特别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处于配网末端的用户电压过低,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针对目前农村电网中普遍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文章提出了负荷距的概念并将它应用于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中,有效解决了低电压问题,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关键词:负荷距;中低压配电网;电压损失;临界负荷距;电网建设;线路设备选型:TM421 :A :1009-2374(2014)36-0049-02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农村电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农网建设时间较久,电力设施设备陈旧,早期的线路设备选型远不能满足现状负荷需求特别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处于配网末端的用户电压过低,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在此我们提出“负荷距”这个概念,用于配电网规划中的变电站布点、导线选型等领域1 负荷距概念及应用范围2 大用户接入系统的负荷距应用实例蒙山物资进出口公司位于崔家峪镇李家峪村附近,该公司计划新上有功总负荷约为5500kW,公司座落在李家峪村附近距110kV崔家峪变电站4.3km的地方。

      先讨论采用10kV专线供电的情况,假定采用LGJ-240的架空裸导线供电,通过查临界负荷距手册可以看出截面积240mm2的LGJ型架空裸导线在功率因数0.9的条件下的临界负荷距为22MWkm,该线路的负荷距为23.65MWkm,超过了临界负荷距,那么线路压降不满足标准要求,所以该方案不可行如果采用JKLGYJ-240的架空绝缘导线供电,通过查临界负荷距手册可以看出截面积240mm2的JKLGYJ型架空绝缘导线在功率因数0.9的条件下的临界负荷距为24MWkm,线路的实际负荷距略小于该临界负荷距,但是考虑实际应用中10%的误差的话,该线路的实际负荷距可能达到26.02MWkm,超过了临界负荷距,所以该方案也不可行如果是采用截面积240mm2的铜芯或铝芯电缆,它的临界负荷距指标较高,可以满足线路负荷距的要求,但是考虑崔家峪山区的实际情况,电缆不方便敷设,所以该方案也不可行依据国家电网《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对供电半径较长、负荷较大的用户,当电压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一级电压供电因此该大用户应该采取35kV专线供电,根据该线路的负荷距23.88MWkm,经过计算截面积95mm2以上的架空裸导线可以满足要求。

      3 结语实践经验表明“负荷距”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农网普遍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参考文献[1]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738-2012)[S].[2]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10)[S].[3]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462-2010)[S].[4]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摘要:由于农网建设时间较久,电力设施设备陈旧,早期的线路设备选型远不能满足现状负荷需求特别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处于配网末端的用户电压过低,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针对目前农村电网中普遍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文章提出了负荷距的概念并将它应用于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中,有效解决了低电压问题,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关键词:负荷距;中低压配电网;电压损失;临界负荷距;电网建设;线路设备选型:TM421 :A :1009-2374(2014)36-0049-02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农村电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于农网建设时间较久,电力设施设备陈旧,早期的线路设备选型远不能满足现状负荷需求特别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处于配网末端的用户电压过低,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在此我们提出“负荷距”这个概念,用于配电网规划中的变电站布点、导线选型等领域1 负荷距概念及应用范围2 大用户接入系统的负荷距应用实例蒙山物资进出口公司位于崔家峪镇李家峪村附近,该公司计划新上有功总负荷约为5500kW,公司座落在李家峪村附近距110kV崔家峪变电站4.3km的地方先讨论采用10kV专线供电的情况,假定采用LGJ-240的架空裸导线供电,通过查临界负荷距手册可以看出截面积240mm2的LGJ型架空裸导线在功率因数0.9的条件下的临界负荷距为22MWkm,该线路的负荷距为23.65MWkm,超过了临界负荷距,那么线路压降不满足标准要求,所以该方案不可行如果采用JKLGYJ-240的架空绝缘导线供电,通过查临界负荷距手册可以看出截面积240mm2的JKLGYJ型架空绝缘导线在功率因数0.9的条件下的临界负荷距为24MWkm,线路的实际负荷距略小于该临界负荷距,但是考虑实际应用中10%的误差的话,该线路的实际负荷距可能达到26.02MWkm,超过了临界负荷距,所以该方案也不可行。

      如果是采用截面积240mm2的铜芯或铝芯电缆,它的临界负荷距指标较高,可以满足线路负荷距的要求,但是考虑崔家峪山区的实际情况,电缆不方便敷设,所以该方案也不可行依据国家电网《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对供电半径较长、负荷较大的用户,当电压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一级电压供电因此该大用户应该采取35kV专线供电,根据该线路的负荷距23.88MWkm,经过计算截面积95mm2以上的架空裸导线可以满足要求3 结语实践经验表明“负荷距”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农网普遍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参考文献[1]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738-2012)[S].[2]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10)[S].[3]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462-2010)[S].[4]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摘要:由于农网建设时间较久,电力设施设备陈旧,早期的线路设备选型远不能满足现状负荷需求特别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处于配网末端的用户电压过低,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

      针对目前农村电网中普遍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文章提出了负荷距的概念并将它应用于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中,有效解决了低电压问题,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关键词:负荷距;中低压配电网;电压损失;临界负荷距;电网建设;线路设备选型:TM421 :A :1009-2374(2014)36-0049-02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农村电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农网建设时间较久,电力设施设备陈旧,早期的线路设备选型远不能满足现状负荷需求特别是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处于配网末端的用户电压过低,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在此我们提出“负荷距”这个概念,用于配电网规划中的变电站布点、导线选型等领域1 负荷距概念及应用范围2 大用户接入系统的负荷距应用实例蒙山物资进出口公司位于崔家峪镇李家峪村附近,该公司计划新上有功总负荷约为5500kW,公司座落在李家峪村附近距110kV崔家峪变电站4.3km的地方先讨论采用10kV专线供电的情况,假定采用LGJ-240的架空裸导线供电,通过查临界负荷距手册可以看出截面积240mm2的LGJ型架空裸导线在功率因数0.9的条件下的临界负荷距为22MWkm,该线路的负荷距为23.65MWkm,超过了临界负荷距,那么线路压降不满足标准要求,所以该方案不可行。

      如果采用JKLGYJ-240的架空绝缘导线供电,通过查临界负荷距手册可以看出截面积240mm2的JKLGYJ型架空绝缘导线在功率因数0.9的条件下的临界负荷距为24MWkm,线路的实际负荷距略小于该临界负荷距,但是考虑实际应用中10%的误差的话,该线路的实际负荷距可能达到26.02MWkm,超过了临界负荷距,所以该方案也不可行如果是采用截面积240mm2的铜芯或铝芯电缆,它的临界负荷距指标较高,可以满足线路负荷距的要求,但是考虑崔家峪山区的实际情况,电缆不方便敷设,所以该方案也不可行依据国家电网《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对供电半径较长、负荷较大的用户,当电压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高一级电压供电因此该大用户应该采取35kV专线供电,根据该线路的负荷距23.88MWkm,经过计算截面积95mm2以上的架空裸导线可以满足要求3 结语实践经验表明“负荷距”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农网普遍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参考文献[1]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738-2012)[S].[2]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10)[S].[3]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462-2010)[S].[4]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