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氢装置催化剂干燥与急冷氢试验方案.doc
3页加氢装置催化剂干燥与急冷氢试验方案绝大多数加氢催化剂都以氧化铝或硅氧化铝作为载体,这是一种多孔物质,吸水性很强,一般可达1~3%,最高可达5%以上催化剂含水至少有两点危害:首先,当潮湿的催化剂与热的油气接触升温时,所含水分迅速汽化,这时反应器底部催化剂床层还是冷的,下行的水蒸汽被催化剂冷凝吸收要放出大量的热,导致催化剂机械强度受损,从而导致床层压降增大,威胁生产;其次,这种反复汽化、冷凝的结果,还会降低催化剂的预硫化效果,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因此,在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前要进行氮气干燥脱水1.1.1 催化剂干燥的准备工作序号任务确认人备注确定催化剂干燥流程,严格禁止氢气、瓦斯气、各种油品等串入反应系统隔离点与上步气密隔离点相同分析装置内氮气的组成,要求循环氮气的组成为:纯度>99.5v%;水含量 <300PPm;氢+烃 <0.3v%;氧含量 <0.3v%确定切水点主要在高压分离器D-105处切水,在D-103处也应定时放水催化剂干燥前应将D-103、D-105内的存水排放干净,同时再一次排放各低点存水准备好计量水的工具(如磅称、水桶、量筒1000ml等)1.1.2 催化剂干燥阶段操作条件(1)操作条件冷高分压力:2.5MPa;系统环境:氮气环境 (2)催化剂干燥程序系统压力(MPa)入口温度(℃)升温速度(℃/h)时间(h)2.225升温至5010升温2.550~15010升温150恒温8h2.5150~25010升温2.5250恒温8h(3)催化剂干燥曲线1.1.3 催化剂干燥的操作步骤序号催化剂干燥操作步骤确认人备注按下面流程,打通催化剂干燥循环流程启动C-102,反应系统氮气循环在上述反应系统2.5MPa氮气循环的工况下,点加热炉F-101,按照升温曲线开始对加氢精制与裂化催化剂进行干燥。
具体催化剂干燥曲线如上表和图,升温过程以R-101入口TI-141为准通过TIC-102A/B以10℃/h的升温速度将反应器入口温度提高到150℃(各床层温度达到150℃),并恒温8小时, 在催化剂干燥过程中,加热炉点火遵循先中间、后两边,对称点火的方法,保证炉膛温度均匀通过TIC-102A/B以10℃/h的速度升温,将反应器入口温度提至250℃,同时保证各床层温度均达到250℃升温时要注意严格遵循反应器的升温条件,同时由于系统温度的变化,注意压力不要超高循环机C-102提速至6000rpm,增大反应系统循环量在升温过程中,启动高压空冷A-101/A~H试运,投用变频调速器和温控TIC-110,控制空冷A-101/A~D出口温度约50℃直至高分每2小时放水一次,连续三次放不出水,或者出水量少于20Kg/h,可认为催化剂干燥结束催化剂干燥结束后,反应器各床层在250℃恒温,准备进行急冷氢试验1.1.4 催化剂干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① 在恒温脱水期间,要对临氢管线法兰进行“热紧”② 等到反应系统表面温度达到要求后,以10℃/h的速度降低反应器床层温度至150℃,恒温保证在引氢前,反应器任意一点温度低于150℃,防止催化剂被氢气还原。
1.1.5 急冷氢试验(1)目的① 校验急冷氢系统仪表的指示情况以及急冷氢控制阀的操作性能,开度与冷氢流量的对应关系② 检查冷氢量对床层温度的影响效果及急冷氢的分布状况③ 冷氢系统贯通,确保该系统畅通2)试验条件序号急冷氢试验条件确认人备注反应器已装好催化剂,且在干燥过程中系统压力为8.0MPa(以冷高分压力指示PI-131为准)反应器R-101入口温度140℃,各床层温度保持150℃C-102运转正常,系统差压符合循环机的运转要求,转速控制在安全转速记录表格准备好具体急冷氢试验记录表格如下表6-41控制循环氢压缩机出口的温度小于80℃,若超过80℃,则用TIC-110来调节,降低循环氢压缩机入口温度,保证冷氢试验准确3)试验方法序号任务确认人备注从最后一个反应器床层依次往前一个一个床层进行手动开关冷氢温控阀,依次开度为25%、50%、75%、100%四个开度进行试验每个开度试验8分钟,分别记录在开始前、1分钟、3分钟、5分钟、8分钟时床层温度以及冷氢流量的变化情况每个床层试验完后,手动逐渐关闭冷氢温控阀,防止波动太大造成法兰泄漏,待床层温度恢复至原来温度后再进行下一组试验试验完毕,分析冷氢量对床层温度变化的影响。
对流通不畅的冷氢线进行处理,保证其畅通4)注意事项① 试验过程中,保持反应器入口140℃恒温② 每路试验完毕后及时关冷氢阀,防止床层温度降的过低③ 试验数据要及时准确记录,以便为开工进油和正常操作提供指导附9-1:急冷氢试验记录表反应器时间(分钟)床层号日期试验人冷氢阀开度(%)冷氢流量(Nm3/h)床层入口温度床层出口温度ABCDABCD25%01358450%0135875%01358100%0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