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水部、土部与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药学论文.doc
10页《本草纲目》水部、土部与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_药学论文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收载药物1892种,共分16部,60类其中有374种注明为李时珍《本草纲目》新增药物为了进一步发掘、整理、鉴定和研究这些新增药物品种,笔者对其中水部、土部与金石部的新增药物品种来源作了初步考释 一、水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 《本草纲目》水部共收录药物13种,其中有11种注明是李时珍新增药物 1.潦水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考潦水一词,《辞源》释其有积水之义降注雨水和淫雨是指大而多的雨水由此可见,潦水就是在大而多的雨水中所取的积水关于潦水的出处,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转引金代医家成无己曰:“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则不助湿气考此一段,是引自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卷五可见潦水一药,在前人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2.神水李时珍在该药的集解项下转引《金门记》云:“五月五日午时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沥取为药由此可见,逢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下雨时,从砍伐的竹竿中沥取的水就是神水同时也可知神水早在前人的《金门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3.节气水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 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由此可见,节气水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 自然 水如立春水、清明水等 4.阿井水李时珍在其发明项下曰:“阿井在今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考阿井,为现在的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的“古阿井”这口井里的水,就是阿井水5.车辙中水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辙,乃车行迹也又曰:“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车辙,是指车轮压出的痕迹由此可见,车辙中水就是车轮在泥土地上压出凹陷痕迹中的积水,治病宜在农历五月五日取之用 6.齑水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乃作黄齑菜水也考齑字,《辞源》释义为切碎后用盐腌制的咸菜民间一般用芥菜、白菜等蔬菜腌制如《本草纲目》菜部芥一药的集解项下转引苏颂曰:“紫芥,茎叶纯紫可爱,作齑最美由此可见,齑水就是用盐腌制咸菜中产生的黄色卤水李时珍言其“酸,咸,无毒”,有“吐诸痰饮宿食”的功效7.铜壶滴漏水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虞抟(生卒年为公元1438~1517年)曰:“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据考,我国古代常用铜壶装水滴漏计时。
这种经过铜壶滴漏出的水就是铜壶滴漏水可见此水在李时珍(生卒年为公元1518~1593年)之前的虞抟有 关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8.磨刀水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转引前人吴球的《活人心统》曰:“耳中卒痛,磨刀 铁浆,滴入即愈由此可见,磨刀水就是用铁刀蘸水后磨出含铁质的水同时也可知此水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9.浸蓝水李 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曰:“蓝水、染布水,皆取蓝及石灰能杀虫解毒之义又在草部蓝淀一药的释名项下曰:“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据考,蓝是指加工蓝色染料的植物,主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可见,浸蓝水就是用蓼蓝、石灰等加工蓝色染料过程中产生的水 10.洗手足水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宋代王怀隐等人著的《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显然,洗手足水就是洗过手足的水此水在宋代医药 文献 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1.洗儿汤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的《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
考汤字,在古代有开水之义可见,洗儿汤就是给小儿洗过身子的温开水该药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通过以上初步考释,笔者发现《本草纲目》水部10种新增药物中,有潦水、神水、铜壶滴漏水、磨刀水、洗手足水、洗儿汤等6种药物系《本草纲目》首次立条为药物品种,而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本草纲目》中的新增药物,既包括首出于该书中的药物品种,也包括首次立条在该书中的药物品种 二、土部新增药物品种考释 《本草纲目》土部共收录药物61种,其中有21种注明是李时珍新增药物 1.赤土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引《普济方》云:“牙宣疳匿虫,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又引《御药院方》云:“风疹瘙痒,甚不能忍者,赤土研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又引《千金方》云:“身面印文,刺破,以醋调赤土傅之,干又易,以黑灭为度考赤字,有红色之义赤土,即红土,是一种红色土壤,又名红壤这种土壤具有粘性和强酸性,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该药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等方书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2.太阳土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虞抟《医学正传》曰:“人家动土犯禁,主小儿病气喘,但按九宫,看太阳在何宫,取其土煎汤饮之,喘即定。
由此可见,太阳土是按太阳照射的“九宫”方位取土,带有迷信色彩该药早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3.千步峰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人家行步地上高起土也,乃人往来鞋履沾积而成者由此可见,千步峰即人家房屋中地上隆起的小土堆这种小土堆是因人长期进出走动,由鞋底从野外带进的泥土堆积而成 4.烧尸场上土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引《本草拾遗》曰:“好魇多梦,烧人灰,置枕中、履中,自止又引《集玄方》曰:“脚底多汗,烧人场上土,铺于鞋底内蹉之由此可见,烧尸场上土即古时火化死尸场上的泥土(常带有死者骨灰)该药早在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等前人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5.白蚁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曰:“恶疮肿毒用松土上者,同黄丹各炒黑,研和香油涂之,取愈乃止白蚁,是一种主要以木材为食的昆虫白蚁泥,就是白蚁(以松木为食者)的粪便 6.蚯蚓泥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未作来源解释,而在附方项中引《千金方》曰:“耳出水,成疮蚯蚓粪为末傅之,并吹之又引《千金方》曰:“齿宣露蚯蚓泥,水和成团,煅赤,研末,腊猪脂调傅之,日三。
由此可见,蚯蚓泥即蚯蚓的粪便该药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7.螺蛳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主治项下曰:“主治反胃吐食,取螺蛳一斗,水浸,取泥晒干,每服一钱,火酒调下据考,民间食用螺蛳,常将鲜活螺蛳置水中浸养,待其排出粪便后,再加工食用螺蛳泥,就是螺蛳排出的粪便 8.白鳝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曰“主治火带疮水洗取泥炒研,香油调傅顾名思义,并以蚯蚓泥来源类推,白鳝泥即白鳝排出的粪便 9.犬尿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曰:“主治妊娠伤寒,令子不落,涂腹上,干即易顾名思义,犬尿泥即狗经常撒尿处的湿泥 10.尿坑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曰:“主蜂蝎诸虫咬,取涂之顾名思义,尿坑泥即人经常撒尿的土坑底部湿泥 11.粪坑底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引《圣济总录》曰:“丁肿粪下土、蝉蜕、全蝎等分,捣作钱大饼,香油煎滚,温服以滓傅疮四围,丁自出也由此可见,粪坑底泥就是人经常拉粪的土坑底部泥土该药早在宋代《圣济总录》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2.檐溜下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而在其附方项下引《肘后方》曰:“蝎虿螫叮。
蝎有雌雄,雄者痛在一处,以井底泥封之,干则易;雌者痛牵诸处,以瓦沟下泥封之若无雨,以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由此可见,檐溜下泥就是雨水经过瓦沟从屋檐淋到地下后产生的湿泥如无雨水,可用井中新汲上来的水从屋上淋下取泥该药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3.田中泥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曰:“马蝗入人耳,取一盆枕耳边,闻气自出人误吞马蝗入腹者酒和一二升服,当利出顾名思义,田中泥即稻田中的湿泥 14.乌爹泥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列出其别名:乌叠泥、孩儿茶并曰:“乌爹或作乌丁,皆番语,无正字又在其集解项下曰:“乌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罗、老挝诸国,今云南等地造之云是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其块小而润泽者为上,块大而焦枯者次之考孩儿茶,即现在的儿茶李时珍所云出南番者,系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Uncariagambier(Hunter)Roxb.带叶嫩枝的干浸膏,现主产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古时可能由爪哇国、暹罗国(今泰国)、老挝等国进口李时珍所云“今云南等地造之”者,系豆科植物儿茶Acaciacatechu(L.f.)Willd.树枝或树干的干浸膏,现主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该药在元代《饮膳正要》中已有“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等药用记载此外,李时珍在该药附方项中亦引黄济之(15世纪中叶人)的《本草权度》曰:“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良可见,该药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5.土墼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此是烧石灰窑中流结土渣也,轻虚而色赭并在其附方项下引前人《积德堂方》云:“白秃腊梨,灰窑内烧过红土墼四两,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为末,猪胆汁调,剃头后搽之,百发百中,神方也由此可见,土墼就是石灰窑中烧结的赭红色土渣该药早在前人的方书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6.甘锅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列出其别名:销金银锅并曰:“吴人收瓷器屑,碓舂为末,筛澄取粉,呼为滓粉,用胶水和剂作锅,以销金银者考甘锅,即现在的坩埚,多用黏土、石墨等耐火材料制成又考瓷土,方言亦称坩子土,即纯黏土因此,李时珍所说的也是一种制造坩埚的方法 17.砂锅李时珍在其释名项下曰:“沙土埏埴烧成者考埏字,有和泥之义;埴,即黏土纯黏土又叫高岭土,白色,也称陶土砂锅,即现在的沙锅,是一种用沙土和陶土烧制而成的锅。
18.烟胶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乃熏消牛皮灶上及烧瓦窑上黑土也并在其附方项下引前人的《积德堂方》曰:“牛皮血癣,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二钱,花椒一钱半,为末,腊猪脂调搽又引陈藏器曰:“胞衣不下,灶突后黑土三指撮,五更酒下考烟胶一药,为老法熏硝牛皮过程中,牛皮受热后出的油状液体,淋沥于灶面上,日久积累而成的黑褐色胶状物过去该药多产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现因大都改为化学制皮,已很少出产该药早在唐代陈藏器著述中及前人《积德堂方》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19.百草霜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列出其别名:灶突墨、灶额墨并曰:“此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谓之霜由此可见,百草霜即各种杂草(百草)经燃烧后附着于灶膛内壁或烟囱内壁上面的黑色烟灰因其质轻而细如霜,故名百草霜李时珍在该药主治项下引宋代苏颂曰:“消化积滞,入下食药中用又在附方项下引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曰:“尸厥不醒,脉动如故灶突墨弹丸,浆水和饮”引宋代《证类本草》曰:“头疮诸疮,以醋汤洗净,百草霜入腻粉少许,生油调涂,立愈可见,百草霜一药早在唐宋医药家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20.门臼尘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曰:“止金疮出血。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