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考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招生简章.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5451751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北自考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本科)专业招生简章只考5门 一年毕业为适应河北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开发 与管理需要的专门人才,根据全国考委《关于河北省申请备 案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本科段)专 业的复函》(考委办函[2011]47号)文件精神,经河北省农 业厅申请,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决定于 2012年10月起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专业(本科段)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一、 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遵 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与考核方式 改革,注重专业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能力的提升,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县(市)域经济 开发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二、 学历层次和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本科段) 为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本科段) 主考学校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12门课程(含实践性 环节考核)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0学分,完成毕业论文, 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思想品德符合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其学业水 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条件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 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学 校授予学士学位报考办法报名参加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的考 生,应按照要求到自考助学服务中心办理报名手续地址:河北科技大学中校区咨询:0311-89803233 13513387445: 614866280三、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要求,掌握经济学理 论基础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而为 我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项目开发,提档升级, 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应考者掌握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熟悉基本技能和 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综合分析并解决本地区经济方面问题的 能力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与学分专业代码:C020147序 号程码 课代W程别 课类式 方 试 考*112考 必试 笔▲*24考 必试 笔▲*3\7 二 zfk 语 英4考 必试 笔▲3考 必试 笔▲考 必践 实55考 必试 笔66考 必试 笔▲76考 必践 实8学 理 管 源 资6考 必试 笔▲9策 济 经 域 区6考 必O11265O展 发 续 持 可 域 区6考 必践 实1A6考 必试 笔▲2展 发 济 经 域 区 国 中5考 必践 实分 学 计 不 作 必计 学O11学 经 态 生40试 笔2636试 笔注:1、*为国家统一命题考试课程;2、▲为过程性考核课程;五、课程说明公共基础课程说明略。

      1. 金融学概论本课程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关于货币、信用、银行、 金融工具、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等基本金融理论知识,为拓 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学 习更高层次课程打下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适应现代经济 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培养了解县域经济、 熟悉农村金融、符合市场经济社会特点的复合型人才教材:《金融学》(第二版)精编版,黄达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2. 产业经济学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员掌握产业结构的含义及调整升 级、整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等基本知识,掌 握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方 法,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同时以此来指导学生 进一步了解县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形成研究和问题分析县域 经济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 决实际经济问题能力,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及理论研究和实际 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培养区域产业管理和企业决策的创新 型人才教材:《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3. 区域分析与规划本课程是区域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首先在对区域发展 的自然条件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的 基础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进行研究;在阐述区 域分析的有关方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划, 包括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内容的基础 上,进一步对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区域规划和区域布局进 行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的规律有较深入的认识,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区域分析和规 划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为今后从事区域规划等社会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教材:《区域分析与规划》,吴殿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8年版4. 资源管理学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自然资 源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 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相关政策法规,在资源评价、规划、 开发利用和管理发面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独立调查研 究和分析、解决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 此指导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中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教材:《资源管理学》,黄恒学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年版5. 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主要阐述了各国或各地区为解决各地区经济发 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而采取的各种制度、方法、政策和措施 具体包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利用财政手段协调 各地区间的利益关系,组织区域间的经济与技术合作,采取 扶贫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等目标是既使国家资源发挥 最大的效益,又能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 的统一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特别掌握在县域经济范围内, 进行区域开发与区域管理的政策。

      教材:《区域经济政策》,张丽君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2006年版6. 区域可持续发展本课程系统地介绍可持续发展理论,介绍国际该领域研 究最新进展,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 从新的角度,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 统的优化表达,从整体上揭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 延,将其作为资源、人口、环境、空间、经济活动、过程分 析、管理决策7大变量的函数,拟订出可操作的诊断模型、 评价模型、优选模型和预测模型,比较系统地体现了持续发 展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规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环 境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教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罗勇主编,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5年版7. 区域经济地理学本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很强的学科,研究中 一定要有综合系统的观点,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 分析,概括区域总特点和刻画地域差异还要结合技术经济 论证,找出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制定区域生产的总体布局它 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条件、 生产部门与地域结构特点以及生产的地域体系,并把经济理 论与地理思维结合起来,用经济规律揭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 的客观性,阐明经济事物地区分异的内在机制及其地理内 涵。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对县域经济进行地理特征描述 和分析,并指导区域经济生产布局实践的能力教材:《区域经济地理学》,陈才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本课程侧重运用区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热 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从“区域经济热点问题透视”的视角,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增 强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知水平,提升学生参与国家经济建设 或区域经济建设的使命感教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张秀生主编,中国地质大 学出版社,2009年版六、必要说明1. 本专业的受限课程为:金融学概论( 04762 )、产业经 济学(05322)、区域经济政策(05161)、区域经济地理学 (05163)、资源管理学(05160 )等5门课程2. 过程性考核课程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3708 )、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英语(二)( 00015 )、管理 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1 )、产业经济学( 05322 )、区域 经济地理学(05163 )、资源管理学( 05160 )等7门课程。

      原则上,过程性考核课程成绩合格统一按85分计,并 按30%的比例折合后纳入考生考籍库,待考生参加该课程统 考后与统考成绩合成课程成绩=统考成绩x 70% +过程性 考核成绩x 30%3. 专业优势1、 课程少,取证时间短(一年考完)2、 通过率高,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统考课程成绩达到50分便可及格3、国家承认,毕业证书可在http: //www. chsi. com. cn/ 网上查询4、学位获得率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