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单位突发环境事情风险等级划分方法.docx
16页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 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与环 境风险控制水平( M )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 E ) ,按 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 级进行划分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 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评估程序见图 1QI计算涉及汙录E坏境风险物质 数量与其临界量比直(Q)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企业基本请况调查与分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凤险等级评估是阵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重大环境风险图i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环境风险物质数量 与临界量比值(Q)环境风险旻低敏感性(E)生产工艺与风险控 制水平(M)针对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 催化剂、辅助生产原料、“三废”污染物等,列表说明下列 内容:物质名称,化学文摘号(CAS号),目前数量和可能存 在的最大数量,在正常使用和事故状态下的物理、化学性质、 毒理学特性、对人体和环境的急性和慢性危害、伴生/次生物 质,以及基本应急处置方法等,对照附录B标明是否为环境 风险物质。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 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 在总量计算;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 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的临界量的比值Q :(1) 当企业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 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 Q;(2) 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 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0=丑十鱼十…+鱼(1)式中:q1, q2,…,qn 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 Q2,…,Qn 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v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 示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100,分别以 Q1、Q2 和 Q3 表示2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 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 标及分值分别见表 1 与表 2表1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值生产工艺20分安全生产控制(8分)消防验收2分危险化学口口安全评价2分安全生产许可2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2分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40 分)截流措施8分事故排水收集措施8分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8分雨水系统防控措施8分生产废水系统防控措施8分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12 分)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8分生产区域或厂界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4分环评及批复的其他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10分废水排放去向10分表2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v25 M1类水平25
按照表 3 评估企业生产工艺情况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 企业,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企业生产工艺最高 分值为 20 分,超过 20 分则按最高分计表 3 中的化工工艺 名录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状况和有关规定适时调整表3企业生产工艺评估依据分值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 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 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 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每套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15/每套具有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名录和设备25/每套评估依据分值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0注1: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 )>10.0MPa,易燃易爆 等物质是指按照GB20576至GB2060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所确定的化学物质;注2 :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中有淘汰期 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2.2安全生产管理按照表 4评估企业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并附相关证 明文件。
表4企业安全生产控制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消防验收消防验收意见为合格,且最近一次消防检杳合格0消防验收意见不合格,或最近一次消防检杳不合格2安全生产许可非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安 全生产许可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2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或兀要求0未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或未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2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无重大危险源,或所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均已备案0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未备案22.3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从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辅助生产设施 及环境保护设施等方面,列表说明每个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 环境风险单元及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日常管理情 况对照表 5,列出每个风险单元所采取的水、大气等环境 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清净 下水系统防控措施、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生产废水处理系 统防控措施;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和毒性气体泄漏监 控预警措施;环评及批复的其他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按照表 5评估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若企 业具有一套收集措施,兼具或部分兼具收集泄漏物、受污染 的清净下水、雨水、消防水功能,应按表5 对照相应功能要 求分别评分。
表5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截流措施1) 各个环境风险单兀设防渗漏、防腐蚀、防淋溶、防流失措 施,设防初期雨水、泄漏物、受污染的消防水(溢)流入 雨水和清净下水系统的导流围挡收集措施(如防火堤、围 堰等),且相关措施符合设计规范;且2) 装置围堰与罐区防火堤(围堰)外设排水切换阀,正常情 况下通向雨水系统的阀门关闭,通向事故存液池、应急事 故水池、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或污水处理系统的阀门打开; 且3) 前述措施日常管理及维护良好,有专人负责阀门切换,保 证初期雨水、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入污水系统0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兀的截流措施不付合上述任意一条 要求的8事故排水收集措施1) 按相关设计规范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事故存液池或清净下 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并根据下游环境风险 受体敏感程度和易发生极端天气情况,设置事故排水收集 设施的容量;且2) 事故存液池、应急事故水池、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 排水收集设施位置合理,能自流式或确保事故状态下顺利 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 且3) 设抽水设施,并与污水管线连接,能将所收集物送至厂区0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兀的事故排水收集措施不符合上述 任意条要求的8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1) 不涉及清净下水;或2) 厂区内清净下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清污分流,且清 净下水系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① 具有收集受污染的清净下水、初期雨水和消防水功能的清 净下水排放缓冲池(或雨水收集池),池内日常保持足够白 事故排水缓冲容量;池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 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② 具有清净下水系统(或排入雨水系统)的总排口监视及 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清净下水总排口, 防止受污染的雨水、清净下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 境0涉及清净下水,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兀的清净下水系统 防控措施但不符合上述2 )要求的8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排水系 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① 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水管上设 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水外排;池 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且② 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 有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雨水排口(含与清净下水共 用一套排水系统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 外环境;③ 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通过生产区和罐区,具有防止 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
3/0不符合上述要求的8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防控措施1) 无生产废水产生或外排;或2) 有废水产生或外排时:① 受污染的循环冷却水、雨水、消防水等排入生产污水系统 或独立处理系统;且② 生产废水排放前设监控池,能够将不合格废水送废水处 理设施重新处理;且③ 如企业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或雨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则废水处理系统应设置事故水缓冲设施;t0评估指标评估依据分值④具有生产废水总排口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启闭, 确保泄漏物、受污染的消防水、不合格废水不排出厂外涉及废水产生或外排,但不符合上述2 )中任意一条要求 的8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1) 不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或2) 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氯化氢、光气、氯气、氨气、苯等)的泄漏紧急处置 措施10不具备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的8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1) 不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或2) 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氯化氢、光气、氯气、氨气、本等)设置生产区域或 厂界泄漏监控预警措施10不具备生产区域或厂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 的4环评及批复 的其他风险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按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落实的其他建设环境风险防控设 施的。
0未落实环评及批复文件中其他环境风险防控设施要求的10A.2.4 雨排水、清净下水、生产废水排放去向列表说明企业雨排水、清净下水、经处理后的生产废水 排放去向、受纳水体名称、受纳水体汇入河流及所属水系, 受纳水体的年平均流速流量和最大流速流量等按照表6评 估各类水的排放去向表6企业雨排水、清净下水、生产废水排放去向评估依据分值不产生废水或废水处理后100%回用0讲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如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厂)7进入其它单位其他(包括回喷、回灌、回用等)直接进入海域或江河、湖、库等水环境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或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10直接进入污灌农田或进入地渗或蒸发地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列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