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视温州民间金融风波温州民企奋力突围.pdf
11页1 透视温州民间金融风波:温州民企奋力突围透视温州民间金融风波:温州民企奋力突围 2012 年 03 月 23 日 08:24 来源:《浙江日报》 编者按:去年,发生在温州的一场民间金融风波,引起了社会关注在最为难过的 “年关”过后,浙江日报记者来到温州深入调查采访,试图反思这轮风波中的温州真相, 探究这轮风波中温州的企业、市场和政府之变前日刊出首篇《温州民企奋力突围》 温州又一次站在了重要的时间节点上 温州,这个中国民营经济最早出发地,曾无数次被新闻媒体聚焦,这次又在舆论风 口浪尖上为全国高度关注 去年 4 月,温州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家跑路避债的新闻开始见诸媒体, 此后,媒体又报道了多起老板跑路事件,甚至有几位企业家选择了跳楼、自杀这种极端方 式一场当地所称的局部金融风波或借贷风波由此确确实实发生了 对温州民营经济的各种质疑由此而起,更多的当然是带着关心的询问当地百姓也 在感叹龙年春节的鞭炮声少了好多,他们对龙年期待得太多太多了 一位性格率直的当地主要领导,不得不多次站出来为温州民营经济说话,为温州企 业仗义执言,甚至为那些生命已经消逝的企业家申辩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位个性有点张 扬的官员的心情和行动,就是他多次挂在嘴上的那句:为温州企业说句公道话。
2 经历金融风波冲击已近一年的温州企业从寒冷的冬天走出来了吗?元宵节后的一天, 天气乍暖还寒 本报记者一行带着许多关心和问题奔向温州, 试图反思这场风波中的温州 从乐清、永嘉到瑞安,从瓯海、鹿城、龙湾到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在 12 天中的采访者 包括企业界、金融界、官员、学者百余人,88 位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的温州企业家 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们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我们试图解开一个个谜团 金融风波袭来,痛中求生金融风波袭来,痛中求生 尚不能说温州民间金融风波已经过去 据当地金融部门观察, 3 月份是贷款还款高峰, 预计有 1000 多亿元,或许难免还会再发生一些跑路之类的事件,但最困难的日子应该说 走过来了,该发生的事都已发生了 当下,去看温州民间金融风波中的企业众生相,应该看得比较清楚了 在银根收紧的大环境下,与温州企业相伴的高度活跃的民间借贷受到冲击,就像一 辆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车遇到了急刹车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出现绷紧甚至断裂,并累 及贷款担保链条中的相关企业,多米诺骨牌效应就这样发生了 “这轮民间金融风波对当地经济冲击,比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还 严重,比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乐清抬会和武林门烧鞋两起事件的影响更大”。
多数被采访 者对这轮金融风波的杀伤力如是评价 3 “被逼债的那种感觉,你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走到哪儿,都有人盯着、围着、骂 着, 还随意砸你家东西, 打你几下 人的起码尊严都没有了, 跳楼自杀的心已有过几次了 ” 被记者请来喝咖啡的身兼 5 家企业董事长的陈晓武说话时神色黯淡 “十几个亿的债,有银行的,有民间借的,利息最高的到 4 分银行银根一抽紧, 只进不出,窟窿越来越大去年 9 月份还债最多时还了 3 亿多,窟窿还是补不上,心理防 线就这样崩溃了,一咬牙只好跑到美国先避避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回忆当初出走时 的心态,仍十分感慨 金融风波的阵阵寒意袭来,温州企业整体生存状况如何?温州民营经济遭遇到多大 创伤?他们抵御危机的能力如何?这无疑是最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 温州企业在这场金融风波中的伤痛,随着我们在温州采访的深入日益清晰起来 记者在 12 天调查中了解到,在这次风波中跳楼、自杀的企业家已确认的为 5 人,在 温州市区及所辖 3 个县市确认关机避债、跑路的企业家大约有几十位 据温州金融办提供的数据,去年至今年 2 月中旬,出险企业(指倒闭、停产、出走、 资金链绷紧的企业)为 234 家。
另据温州市委办提供的汇总信息,到 2 月底,出问题的企 业为 300 多家(包括企业家跑路、倒闭及资金链断裂的企业) 这可谓是温州民间金融风波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企业真实状况 如果仅仅以少数企业出问题,来评判整个温州企业生存状况,有失公允 “全市工商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有 42 万多家,而且新增加的企业比死 掉的企业还多整个经济还是增长的,用电量、税收、老百姓收入都增长,也没有发生什 4 么失业现象,招工还招不满……所以我们说把它称为局部金融风波,对全局、对长远不会 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当地一位主要领导在接受采访时作出如此解释 当地有关经济部门负责人分析,至今年 2 月温州民营企业有 8 万多家,两三百家出 险企业,不过只占 0.2%至 0.3%,且绝大多数是小微型企业新注册企业数也明显多于注 销企业数即便是去年 10 月这个最有代表性的月份,包括困难倒闭在内的注销企业总数 300 家,但新增企业达 1400 多家 据人民银行温州支行提供的信息,该市银行机构去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 1.3%,较以 往有所上升,高于同期全国商业银行 1%的不良贷款率这一不良贷款率较 9 月末有较大 幅度的上升,在去年第四季度呈现出逐月攀升态势,且是近 10 年来首次上升。
但不可否 认的是,按照国际间银行评判标准水平记录,这一不良贷款率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所接触到的近百位企业老总,在回答风波对自己企业影响有多大同一个问题时, 有的“影响不大”,有的“几乎没影响”,还有的“危中寻机”即便对于“今后影响”, 这些企业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称“不担心”这为记者评判温州整个企业生存状况提供了有 力的佐证 在我们尽力收集的信息中,该经济体其他部位尚未出现异样数据显示,2011 年温 州地区生产总值达 3351 亿元,同比增长 9.5%,略高于我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运行总体平 稳投资、消费、出口平稳增长去年温州工业生产增速虽呈现回落态势,但总体仍保持 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4303 亿元,同比增长 12.6%;实现工 业销售产值 4194.4 亿元,同比增长 13.1%,工业产销率达到 97.5% 5 居民收入增长也未现异样去年温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分别达 31749 元和 13243 元,均高于我省平均水平,分别增长 13.6%和 16.0%,扣除价 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分别为 7.0%和 9.9% 龙头企业康奈的制鞋产量同比增长近三成,今年决定将平均单价再加六七美元,提 至 30 美元。
来自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 去年温州制鞋业年产值 830 亿元, 同比增长 6.41% 服装业更胜一筹,森马去年的产值达 60 多亿元,同比增两成以上凭借品牌胜出的几家 女装企业更是保持了 50%以上的增长据温州服装商会统计,当地 157 家规上服装企业去 年产值共 269 亿元,同比增长 25.6%直到今天,在看似普通的传统产业中,温州企业的 竞争力仍不可小觑 新年过后,隆隆机声在温州各地依然如故据温州市经信委对各县(市、区)和开发 区重点企业的走访和网上问卷调查显示,九成以上企业正月底前已开工 “这么多年来,温州很多企业已经做大做强了,规模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大了 奥康、康奈、江南控股集团等的一大批知名企业家,和数目众多的新生代企业家表达了同 一个声音或许这就是温州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真实写照 多元风潮下,“坚守”立身多元风潮下,“坚守”立身 “如能重来,我会先做好眼镜主业这场金融风波的一位标志人物“眼镜大王” 胡福林告诉我们他虽然并不认为进入光伏行业是个错误,但在内心已有了新的准则 “逐利是资本天性,至于是逐此利或彼利,只能由掌控资本的企业家自己决定 当地一位领导在回答记者温州企业多元投资问题时如此说。
6 关于投资是多元化还是单一化合理有效,经济学界、企业界至今争论不休,只能由 投资者的掌控力决定有人将一些温州企业的失足怪罪于炒房、炒煤、炒矿……但温州企 业家们明白,任何一种投资此时与彼时的情形或许完全不同,能否将高额利润收入囊中, 取决于其市场博弈的实力,也取决于风险控制的恰到好处 温州企业乐于多元投资,是由温州经济发展空间、高度活跃的民间资金、温商特有 的地域文化特性等因素所决定的其实,温州企业像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企业一样,也不乏 多元投资很成功的案例 当然,这次金融风波给温州企业多元投资好好地上了一课一些“跑路”的企业家, 除了涉赌的几位, 我们收集到的大多是惋惜之情——如果继续坚持做好主业一定不会出事 言下之意,多元化投资的风险还没能掌控 在投资多元风潮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温州企业坚守主业的整体形象 乐清柳市的一家股份制银行发放贷款的 200 多家当地企业没一家“跑路”,行长告 诉记者, 因为 “这些企业都在搞实体经济, 银行贷款也主要贷给坚守实业的企业” 同样, 在企业规模较大、产业层次较高的 600 多家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中也未出现此类 “跑路”事件,开发区负责人考虑的是如何搭建平台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用工需求。
国内电接触新材料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温州宏丰”,这家让跨国公司客人也眼馋的 企业由陈晓兄弟俩执掌在一间堆满技术书籍的小型会议室内,兄弟俩告诉我们,企业将 所有资金投入主业, 突破性原创技术从传统的 “做银点” 提升为 “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 , 产品性能大大提升、成本可降一半据称,这里诞生的重要科研论文被顶级的专业国际会 7 议录用,发明专利已获 18 项……公告显示,该企业 2008 年至去年上半年取得净利润的年 复合增长率达到 122.6%该公司不久前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11 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 长 78.84%, 利润总额同比增 85.77% 兄弟俩将这一业绩归功于 “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 据记者了解,温州全市近 4000 家规上企业,除个别企业出问题外,基本上没有出现 比较严重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企业都能坚持主业,而且主业发展规模比较大,抗击 风险能力比较强 温州各界特别是企业家反复向记者强调一个观点:温州确实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在搞 多元投资,炒这个,炒那个,也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由此得出温州企业都在离开主业搞 多元投资、离开实体经济在搞虚拟经济的结论如果这样看待温州企业,那就是一个大曲 解了。
温州企业每年吸引外来打工者的数量都保持在 300 万以上,今年招工还招不满,职 工收入在全国也算是比较高的这恰恰证明温州企业是在坚守主业和实体经济的 同时,他们还强调温州多元投资比较活跃,是温州经济发展空间相对比较狭小决定 的,是温州民营资金充裕决定的,是他们作为单个市场主体作出的选择,是在遵守国家法 律下的一种正当的市场行为,不必苛求 当然,这次民间金融风波给温州多元投资敲了一次警钟与记者交谈中,多位温州 企业家表示, 温州人从这次金融风波中收获最大的共识, 就是主业是立身之本, 主业够强, 就不畏风雨来袭即便在一些多元化领域的一些失误也能由主业这个“大兄长”来弥补修 复 8 因担心不确定因素,一群服装企业家集体探讨做好主业的方式,坚守虽不易,但不 放弃不动摇让生存更踏实这并非拒绝任何非主业投资,只不过温州企业家不想仅让灵敏 嗅觉主导一切,而是有意识地培育理性以控制风险不论媒体如何炒作“法派”的又一投 资新项目,董事长彭星坚持以 99%的精力耕耘服装业,而看似更风光的地产开发、金融服 务、矿产资源、网络科技、文化传媒等其他投资则请专业人士打理而有的企业家清晰地 界定主业与辅业,运营中坚守主辅协调发展原则。
可以预料,经历这次民间金融风波后,温州企业坚守主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子会 走得更加坚实,多元投资也会更加理智 “低小散”,转型升级求“变身”“低小散”,转型升级求“变身” “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 的所有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话,对于今天的温州企业来说,有着另一番意 味风波让他们不想再重复上一次跳跃,而是开启新的一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