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doc
3页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高脂血症脂肪肝降脂汤中医药疗法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观察显示绝大部分的脂肪肝患者都具高脂血症的病理特点,两者联系 十分密切迄今为止脂肪肝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目前多辅以综 合疗法笔者采用自拟降脂汤治疗30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 肝,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下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病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2.15 岁对照组中男仃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23 岁两组病例均为肥胖型体质全部病例均排除药物因素影 响及内分泌疾病所致血脂异常者诊断标准:①肥胖体型,肝区隐痛或胀痛不适,肝脏中度增大,质软或中等硬度②血 清胆固醇(TC ) >5.8mmol/L,血清甘油三酯(TG ) >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1mmol/Lo ③肝功 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50IU/L)或伴谷草转氨酶(GGT)升高④B型超声波检查呈脂肪肝特征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调整饮食及合理运动)治疗组在调整饮食及合理运动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脂汤治疗,组成:焦 山楂、白术各20g ,泽泻、神曲各15g ,五味子3g ,生大黄 (后下)5g ,绞股蓝30go每日1剂。
3个月为1疗程两 组病人治疗前进行详细体检和肝功能、血脂、超声波检查此后每月复查1次嘱饮食清淡,戒酒1疗程后统计疗效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或消失②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a显效:血脂 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或TG下降R40%,或 HDL-C 上升nO・26mmol/Lb 有效:TC 下降>10%-20%,TG 下降20%~40% , HDL-C上升>10%~20%c无效:未达有 效标准③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标准④B型超声波检查基 本恢复正常,脂肪肝特征消失为有效临床治愈:符合标准①、 ②-a、③、④者;有效:符合标准①、②-b、③者;无效:不符 合以上疗效标准者3.2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中,临床治愈者8例 占26.7%; 有效16例,占53.3%;无效6例,占20.0%o有效率为80.0% 对照组30例中,临床治愈3例,10.0%;有效8例,占26.7%;无 效19例,占63.3%0有效率36.7%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o两组血脂改善情况见表1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治疗组治疗前ALT为68.3544.11 ,治疗后为35.568.75 ;对照组治疗前ALT 为 66.5345.22 ,治疗后为 47.9918.10o B 型超声波 检查显示治疗组有效16例,对照组有效6例,两组比较有 显著性意义(P<0.01 =o4体会现代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病与痰浊有关,恣食肥甘厚味,更兼缺少运动,以致脾失健运,不能运湿布津, 水湿凝聚为痰;痰浊瘀积于脉络、肝脏,则形成高脂血症、脂 肪肝,故治疗上以健脾利湿化浊为治疗大法。
降脂汤中,泽泻利水渗湿,运脾以绝痰源;山楂消积化瘀,二者为主药白术、神曲健脾为臣大黄攻积导滞,活血化瘀;绞股蓝清利湿浊,导湿下行;五味子敛肝调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含大黄!1!酸和卵磷脂,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胆固醇的排泄绞股蓝 含绞股蓝总昔,能降低血脂,治疗高脂血症泽泻含三菇类化 合物,有阻止脂类在血管内滞留或渗透到血管内壁的功能,从 而促进胆固醇的运输和清除,显示一定的降脂作用五味子有 很好的护肝降酶作用诸药合用,使脾得健运,肝胆得利,痰 浊得除,故临床疗效满意收稿日期2008-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