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辅酶Q的生物合成及其最新进展论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135****微信
  • 文档编号:279540334
  • 上传时间:2022-04-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辅酶Q的生物合成及其最新进展【】辅酶Q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介导电子从复合物I和复合物II传递到复合物III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辅酶Q在其他方面的功能逐渐被发现,促进了其作为药品和保健品的广泛应用对于辅酶Q的生物合成途径,从低等到高等真核生物都是高度保守的,以在简单真核生物酵母中的研究尤为清晰辅酶Q的生物合成包含多个步骤,多数参与基因已被发现,但有些基因功能还未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辅酶Q生物合成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论文关键词:辅酶Q,线粒体,抗氧化剂,电子传递链辅酶Q是由苯醌环和聚异戊二烯侧链构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以氧化型和复原型两种形式存在于线粒体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介导线粒体电子传递和作为抗氧化剂[1]在电子传递链中,它接受来自复合物I和复合物II的电子并传递给复合物III,从而最终促进能量的合成[2]作为人体内唯一能自我合成的抗氧化剂,辅酶Q可以有效地去除线粒体膜上的活性氧自由基[3-4]因此,本综述将以酵母辅酶Q合成途径为根底,进一步展开并概括最新的研究进展1 辅酶Q合成概况辅酶Q在不同的物种中链长有所差异,比方出芽酵母合成辅酶Q6,线虫和啮齿动物合成辅酶Q9,人类合成辅酶Q10[5]。

      这一差异主要由存在于不同生物体内的聚异戊二烯侧链合成酶决定的但总体而言,辅酶Q的生物合成途径从简单的酵母到人都是高度保守的,我们所知道的辅酶Q合成基因都是首先在酵母中别离和鉴定的辅酶Q的生物合成是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PHB〕为初始底物、经过多步生物化学反响而合成这些步骤包括异戊二烯侧链的合成和转移,苯环的甲基化、脱碳和水化到目前为止,所有参与辅酶Q合成的基因已经通过遗传筛选的方法别离,但有些基因的功能还未知[6-7]2 辅酶Q的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进展2.1 CoQ1CoQ1是聚异戊二烯合成酶,以法呢酰基二磷酸〔FPP〕或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 〔GGPP〕和异戊二烯〔IPP〕作为底物,可合成长链〔C30-C50〕聚异戊二烯CoQ1及其同源蛋白大多含2个DDXXD基序,用于同底物相互作用最近,细菌中CoQ1的同源酶IspB的结构已经解析,其与FPP合成酶的结构极为类似有意思的是,出芽酵母CoQ1和拟南芥Sds1〔Sola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是同源二聚体或多聚体[8],而在高等哺乳动物体内为异源二聚体或多聚体[9]例如,人体内聚异戊二烯合成酶包含两个不同的亚基,Dps1〔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和Dlp1〔D〔aspartate〕-less poly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Dps1同大多数聚异戊二烯合成酶序列高度保守,但Dlp1明显缺乏富含天冬氨酸的基序Dlp1在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证据说明,DLP1基因突变可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10-11]2.2 CoQ2CoQ2是PHB:聚异戊二烯转移酶,它负责聚异戊二烯转移到辅酶Q苯环上CoQ2介导的生物化学反响产生第一个亲脂的辅酶Q代谢中间物[12-13]Coq2及其同源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要求很低例如,大肠杆菌UbiA可催化不同链长〔n=2-9〕的异戊二烯链的转移论文代写同样,酵母的COQ2基因可以挽救大肠杆菌UbiA 缺陷型菌株[14]有关证据说明,CoQ2的酶活性显著性得受线粒体内镁离子浓度的影响CoQ2蛋白包含2个保守性的底物结合位点,6个跨膜区域和1个典型N末端线粒体定位序列生物化学实验进一步证明,CoQ2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朝向基质的膜整合蛋白CoQ2基因与植物和线虫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有报道称,线虫COQ2突变体的发育与野生型相比明显缓慢[15]2.3 CoQ3CoQ3是甲基转移酶,体外试验证明它负责辅酶Q苯环O-甲基化CoQ3基因首先是在出芽酵母中别离出来的,随后,通过在酵母中的功能互补试验分别在植物,大鼠和人类中别离了CoQ3同源基因[16-17]。

      CoQ3含有甲基转移酶家族的4个保守序列,而且它使用S-蛋氨酸作为甲基化底物CoQ3蛋白的N-末端含有一个典型的线粒体定位序列生物化学实验说明,CoQ3与线粒体内膜相连,并朝向线粒体基质体外试验证明,CoQ3对底物的专一性很低,能使用多种底物并催化其甲基化,这一特点同邻苯二酚甲基转移酶十分相似,但二者并不具有明显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18-19]2.4 CoQ4CoQ4参与辅酶Q的合成,但其功能还未知同CoQ3一样,CoQ4基因也是通过突变体筛选的方式发现的[20-21]CoQ4 mRNA水平在呼吸性培养条件下显著提高,这与其参与辅酶Q合成的推断是完全一致的尽管如此,CoQ4和功能蛋白不具有共同的保守序列,因此它的功能还并不是十分清楚CoQ4位于线粒体基质侧的内膜上,与CoQ3,CoQ6 和CoQ7可能形成大分子量的高分子复合物这说明,尽管CoQ4并没有酶催化活性,但其可能参与CoQ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和稳定[22-23]2.5 CoQ5CoQ5是第二个参与辅酶Q合成的甲基转移酶和CoQ3属于同一家族,含有甲基转移酶的多个保守基序,但CoQ5属于C-位的甲基转移酶[24]生化实验说明,与CoQ3相同,CoQ5对底物的专一性也很低,可以作用于不同侧链长度的中间代谢物的甲基化。

      值得一提的是,NADH在CoQ5催化过程中可以显著地提高其活性CoQ5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多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包括Rtg1/2/3和Hap2/3/4,这些转录因子调控CoQ5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表达有研究说明,当酵母在甘油作为碳源的生长条件下培养时,其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但在葡萄糖生长条件下表达被抑制作为CoQ蛋白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成分,CoQ5对于复合物的稳定性和活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