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各地真题汇总.docx
6页2022年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各地真题汇总 考点9 古代诗歌鉴赏 1. [2022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 答案:1.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说,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
2.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 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画中山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化实为虚,意境全出,比正面、直接地说画山似真山要婉曲有味得多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画间,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言表 五、六句写画中之树、云,物与心互相感发,景物中含有作者浓浓的主观情感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的开拓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 画面上浩浩荡荡的长江水盈满双眼,苍苍茫茫的一片山是哪里的呢?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许多树木都显现出苍茫暮色,孤云自由飘浮不愿归来。
此中蕴含佳句,但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传画中之意 2.[2022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考点9 古代诗歌鉴赏 1. [2022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 答案:1.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说,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 2.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 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画中山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化实为虚,意境全出,比正面、直接地说画山似真山要婉曲有味得多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画间,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言表。
五、六句写画中之树、云,物与心互相感发,景物中含有作者浓浓的主观情感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的开拓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 画面上浩浩荡荡的长江水盈满双眼,苍苍茫茫的一片山是哪里的呢?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许多树木都显现出苍茫暮色,孤云自由飘浮不愿归来此中蕴含佳句,但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传画中之意 2.[2022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