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天津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
56页2024-2025年度天津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典型题)一单选题(共80题)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 D2、( )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 D3、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源泉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 A4、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 )A.良好心理素质B.较强的科研能力C.仁爱之心D.家国情怀【答案】 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如果无视自己的教育义务,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必然严重造成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B.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道德义务观是密不可分的C.高校教师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需要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D.经过教师教育活动的反复实践和认识,道德义务会内化为教师的“内心需要”【答案】 C6、美国学者博尔提出教育的三本护照理论,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的,一本是职业性,还有一本指的是( )。
A.思想性的B.学术性的C.情感性的D.道德性的【答案】 B7、师表精神的核心是( )A.人本精神B.奉献精神C.科学精神D.道德精神【答案】 B8、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是( )、主体性原则和质的分析原则A.实事求是原则B.量的分析原则C.知行合一原则D.目的性原则【答案】 D9、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 )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 C10、道德的目的是( )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 A11、对教师正直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 C12、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 B13、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 A14、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 )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 D15、以下( )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B.品德评价C.批评教育D.价值澄清【答案】 D16、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 A17、《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名言是( )A.诲人不倦B.仁者爱人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答案】 D18、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 )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 D19、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 D20、道德是从( )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
A.精神B.实践C.信念D.实践一精神【答案】 D21、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 D22、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 C23、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 )A.诲人不倦B.有教无类C.化民成性D.因材施教【答案】 C24、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 )A.提高师德认识B.陶冶师德情感C.磨炼师德意志D.坚定师德信念【答案】 D25、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答案】 D26、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A.德谟克里特B.昆体良C.维多思若D.蒙台涅【答案】 B27、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A.廉洁从教B.依法执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 A28、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 )。
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 C29、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 )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 C30、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 A31、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 C32、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杨昌济D.陶行知【答案】 D33、师生关系的基础是( )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C.个人交往关系D.道德责任关系【答案】 A34、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 )A.利益关系B.权力意志C.意识形态D.管理手段【答案】 C35、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 )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
A.天人合一B.重义轻利C.三纲五常D.重农抑商【答案】 C36、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 B37、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 D38、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是( )A.校长办公会B.校党政联席会C.校纪律检查委员会D.校学术委员会【答案】 D39、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B.高校教师需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管理”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答案】 D40、( )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B.培养四有新人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 D4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D.以上都是【答案】 C4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 )。
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D.以上都是【答案】 D43、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 B4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