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期中考前必做含答案.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spr****hai
  • 文档编号:246205465
  • 上传时间:2022-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9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期中考前必做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参考答案】:B【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2、掌握学习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参考答案】:C【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3、对概念、命题的学习属于()A、社会规范的学习B、机械学习C、技能学习D、知识学习【参考答案】:D【解析】:知识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可表现为概念、命题、图式等不同形式,分别标志着对事物反映的不同广度与深度4、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无目的的幻想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比较D、发明创造【参考答案】:D【解析】:问题解决是指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其基本特点是目的指向性、认知性和序列性5、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差异性B、顺序性和定向性C、不平衡性D、连续性和阶段性【参考答案】:B6、与创造思维最密切的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参考答案】:A7、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这段时期称为()阶段A、认知道德B、他律道德C、权威道德D、自律道德【参考答案】:B8、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廖世承【参考答案】:A【解析】:成熟时期西方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9、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非正式评价【参考答案】:A【解析】:要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需要在教学开始前使用诊断性评价来诊断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后,可以对症下药,以便安排教学10、由于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是()A、想象的道德情感B、情境的道德情感C、直觉的道德情感D、理性的道德情感【参考答案】:C11、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参考答案】:C【解析】: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心理背景,故其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12、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参考答案】:B【解析】:乌申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教育家,在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3、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A、准确了解问题B、提供理论指导♂○|C、预测并干预学生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参考答案】:C【解析】:题干中所说明的是教育心理学的预测并干预学生的作用1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参考答案】:B【解析】:略15、在掌握学习理论中,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A、20%—30%B、50%—60%C、60%—70%D、80%—90%【参考答案】:D【解析】:在掌握学习理论中,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80%—90%16、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参考答案】:C【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参考答案】:B【解析】: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倒摄抑制;旧信息对已有新信息的抑制作用为前摄抑制18、“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A、罗杰斯B、桑代克C、斯金纳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B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忘产生的原因是()A、生理原因B、心理原因C、记忆痕迹衰退D、干扰【参考答案】:B20、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参考答案】:B21、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A、加涅B、布鲁纳C、班杜拉D、乌中斯基【参考答案】:D【解析】:略22、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A、心理测验B、心理咨询C、心理D、心理评估【参考答案】:D23、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B、教师给予的反馈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参考答案】:A【解析】: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2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参考答案】:B【解析】:布鲁纳提出认知一一结构学习论,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5、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参考答案】:D【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首先由班杜拉提出。

      26、我们背单词时,容易记住前面和后面的单词,中间的易忘记,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参考答案】:D【解析】: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差,可能是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的结果而最前部与最后部的记忆效果之所以较好,可能是由于仅受倒摄抑制或前摄抑制造成的27、梦是一种()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参考答案】:D【解析】:梦:人在锤眠中尤其是快速眼动时,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28、担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如何看我?”的老师处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A、关注生存B、关注情况C、关注学生D、关注教学材料【参考答案】:A【解析】:在这个阶段,教师有着强烈的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他们特别关注专业发展结构中的最低要求——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这个阶段的教师急于找到维持最基本教学的求生知识和能力他们努力解决课堂纪律、激发学习动机、处理学生个别差异、评价学生作业、与家长建立联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又感到缺乏基本的教师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学能力,他们需要求助于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补充这些知识。

      29、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参考答案】:D【解析】:略30、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种强化是()A、自我强化B、正强化C、替代强化D、间接强化【参考答案】:C31、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培养方案是()A、应用智力法B、头脑风暴法C、横向思维训练法D、创造力训练法【参考答案】:A32、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基于这一目的的进行的评定是()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论文式评价【参考答案】:B3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组织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34、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医生西蒙在()年编制的A、1895B、1907C、1905D、1915【参考答案】:C【解析】: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比纳和西蒙在l905年编制的其产生是为了分辨出不适合在一般学校学习的智力落后儿童,从而给以特殊教育。

      35、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参考答案】:B【解析】: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36、下列属于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的是()A、教学B、教育C、课D、学校教育【参考答案】:C37、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程序性学习【参考答案】:A38、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习D、当天复习【参考答案】:A【解析】: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39、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托尔曼D、斯金纳【参考答案】:A【解析】: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巴普洛夫40、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A、兴趣B、认知内驱力C、高尚的动机D、成功感【参考答案】:B【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A、动作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D、经验学习E、行为规范学习【参考答案】:B,C,E【解析】: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2、在我国,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A、知识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