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第一章第22课时反证法教师专用教案新人教A版.pdf
1页用心爱心 专心1 第二十二教时反证法目的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反证法的步骤,并能用以证明一些命题过程 :一、提出问题:初中平几中有一个命题:“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不能作圆”二、如何证明:1, (教师给出如下方法)证:先假设可以作一个O过A、B、C三点,则 O在AB的中垂线l上, O又在BC的中垂线m上,即 O是l与m的交点但A、B、C共线,lm( 矛盾 ) 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不能作图2指出这种证明方法是“反证法”定义: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即:欲证p则q,证:p且非q(反证法)3,反证法的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4,反证法: 1)反设(即假设)p则q(原命题)反设p且非q 2)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导出非p为真与题设矛盾导出q为真与反设中“非q“矛盾导出一个恒假命题与公理、定理矛盾三、例一(P32 例 3) 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0,那么ba证一(直接证法)bababa,ab0, ab0 即0baba, 0baba证二(反证法)假设a 不大于b ,则baba或a0,b0, baaaba或bbba由、(传递性)知:bbaa即a b(与题设矛盾)同样,若baba(与题设矛盾)ba例二、 (P32-33 例 4)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
证明:反设AB、CD被P平分P不是圆心,连结OP则由垂径定理:OP AB, OPCD 则过P有两条直线与OP垂直(矛盾)弦AB,CD不被P平分例三、用反证法证明:2不是有理数证:假设2是有理数,则不妨设nm2(m,n为互质正整数)从而:2)(2nm,222nm,可见m是偶数设m=2p(p是正整数),则22242pmn,可见n是偶数这样,m.,n就不是互质的正整数(矛盾)nm2不可能2不是有理数四、小结:反证法定义、步骤、注意点五、作业:P33 练习P34 习题 1 7 5 及课课练P33 例二OABC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