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计算机制作动画的基本原理及运动规律.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50466150
  • 上传时间:2018-08-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4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画的基本原理以及规律第一节视觉原理 第二节制作原理第三节动画运动的时间和节奏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1、人物角色运动 2、动物角色运动 3、鱼类、爬行类、昆虫类的运动规律 课堂实例导入:《开放的花朵》第二节制作原理1、绘制原理原画就是物体运动关键动态的画角色的连续性动作是由原画师画出其中关键性的动态画面后,再由动画来完成动作的全部中间过 程在原画之间加画中间画(动画),这就是动画的制作技术原理 2、层级技术原理使用不同的图层在不同的图层里绘制动画元素是动画制 作的另一个重要的技术原理第二节制作原理第三节动画运动的时间和节奏1、时间 所谓时间,是指影片中的形象在完成某一动作过程所 需要的时间长度第三节动画运动的时间和节奏2、空间距离所谓空间,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形象在画面上的活动范围和位置 也可以说是形象活动的场面空间;二是指一个动作的幅度.也就是一个动 作从开始到终止的距离;三是关键动态之间的距离指的是原画与原画之间 的相隔距离在这里讲的空间,对原画师而言是第三种,原画与原画之间的 间距越大.一定的时间内,动作速度就越快,间距越小速度越慢(由于帧频速 率不变在相同的时间内,原画之间的间距越大,动作速度就越快,间距越小, 动作速度也就越慢)图中原画1与原画5之间的距离和原画5与原画8之间的距离相比,后者明 显大于前者所以原画5与原画8之间的动作速度就越快,前者速度就越慢。

      第三节动画运动的时间和节奏3、张数所谓张数,指的是原画和原画之间中间画的数量,张数的多少,表 现在空间距离上的远近.中间画张数越多,中间距离就越小,速度 就越慢;中间画张数越少,空间距离就越大,速度就越快1和5,5和8之间比较第三节动画运动的时间和节奏4、速度 所谓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快慢程度加速、减速和匀速————节奏5、节奏节奏是一种感觉造成节奏感的主要因素是速度的变化,不同的速度变化会 产生不同的节奏,如:停止、慢速、快速或快速、慢速、停止这种渐快 或渐慢的速度变化会造成动作的节奏感比较柔和;快速、突然停止,或快速、 突然停上.再快速,这种突然性的速度变化造成动作的节奏感会比较强烈; 慢速、快速、突然停止这种由慢渐快而又突然停止的速度变化可以造成一种 突然性的节奏感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1、人物角色运动 人行走动作的分析行走是人最基本的活动规律.从速度上说,有快步走、慢步走等形式, 对受众来说,有正面走、侧面走等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其运动规律是一致的1)当行走前进,迈开步子时身高最低,一脚直立支撑身体时最高,整个躯体呈 波浪式运动前进2)两脚交替左脚在前,两手交替右手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在后;左脚和左手 的动作是相反的运动方向,因此肩部和骨盆也是呈相反的倾斜度而运动。

      3)手的摆动是以肩胛骨为轴心作弧线摆动4)一脚作支撑,另一脚提起迈步,循环交替,支撑力要随身体的前进的重心而 变化,脚踝与地面呈弧线运动规律往前运动脚在走动时的一 般动作规律:左脚跟先落地,踏平,右脚跟再抬起,脚尖离地后 悬空向前运动,然后右脚跟着地,踏平,左脚跟再抬起,脚尖离地后悬空向前运动 周而复始手掌和指头放松并前后摆动,手运动到前方时腕部抬高并向内弯一般晴况 下走得越慢,步子越小,离地悬空过程就不高.手的摆动幅度也不大,反之,走得快, 步子大,手的摆动幅度则大,脚和手抬得也就高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奔跑动作分析: 跑步是人类运动又一个常见规律,特则是在动画片中,跑步动作是较常使用的运动 姿态跑步的运动规律与走路的动作要领基本一致,区别在于运动幅度加大了1)跑步时身体要向前倾斜,重心向前运动,步子要迈得大些2)跑步时手要自然握拳,手臂弯曲起来并前后摆动,跑得越快,抬得越高,甩得越 有力3)跑步前进时波浪式运动的曲线比走路时的运动曲线波动更大4)缓步跑时,脚底板会着地;急速跑步时脚底板—般不会着地,只是脚尖着地跳跃动作: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人体跳跃动作的基本规律是:由身体屈缩、蹬腿、腾空、着地、屈缩、还原 等几个动作姿态所组成。

      在起跳前身体的屈缩表示动作的准备和力量的积聚, 接着,一股爆发力单腿或双腿蹬起使整个身体腾空向前.越过障碍之后双脚 先后或同时着地,由于惯性,必然产生动作的缓冲,随即恢复原状跳跃动作 分单腿跨跳动作和双脚蹦跳等动作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扭曲身体: 人体一经扭转就会出现的情况:一侧的胳膊和肩向前,另一侧的胳膊和肩就 会向后这样的处理比让人物 的脸端端正正地面对着观众更有趣,这种姿势 蕴涵着 一种力量感和神秘感在动 画画面处理时,尽量避免角色形象的脸与 观众正面冲突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胖子的行走姿势:由于受体形的影响,胖子和较瘦的人在行走时,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瘦人行走轻松灵便,胖子臃肿拖沓,反应迟钝由于胖子块头大, 走起路来,总是从一边晃到另一边在起步和落脚的过程中,呈现出 压扁和拉长的镜头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快速跑步:小跑与快速奔跑步伐一致,其区别在于:动态的幅度大不相同快速跑 步时两腿绷直的动作要比两臂甩开的动作提前一拍收步动作——奔跑 中迈步向前的那只脚收回,后面的那只脚急速向前迈进,换步时最好要 呈现出模糊的效果,以体现出他的速度感收步时,由于惯性,身体向 前冲出,然后收回。

      1、动物角色运动(飞禽走兽、鸡鸭鱼虫) 兽类的运动规律:行走和奔跑 《猫和老鼠》A、行走的规律:(a)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开始起步如果是先迈右前脚,对 角线的左后脚随之跟进,接着是左前脚向前迈进,右后脚随之跟进,循环往复b)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前弯曲;(c)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身体有高低起伏变化d)由于运动中的重心平衡原因,头部会上下点动e)由皮毛的影响,运动关节轮廓有的不明显,有的非常明显f)脚离地落地时整个身高会有高低弧度变化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B、跑的规律:动物的跑有小跑和狂奔之分,具区别在于运动幅度和强度的不同,而步伐的变 化则是一致的a)跑和走步时四条腿的交替基本一样,只是速度不同四足的交替分合也不明显b)身体收缩、拉长变化十分明显c)四腿腾空奔跑时身体弧度会有变化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C、有些兽类动物的运动犹如人类的走路,像大猩猩、猴子之类,也有一些是以 跳跃运动为主,比如袋鼠,生活在树上的猴子之类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犹如 人的跳跃运动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1、动物角色运动(飞禽走兽、鸡鸭鱼虫) 禽类的运动规律:家禽和飞禽------行走和飞翔A、行走的规律:(a)双脚前后交替运动,身体略呈左右晃动。

      (b)为保持身体平衡,一只脚抬起时,头部也向前上方抬起,一只脚落地时头向前下方 落下c)在抬腿或落地时,脚爪会伸曲,并同地面呈弧形运动雀类却很少使用双脚交替走路,通常是跳跃前进,比如麻雀、喜鹊、黄鹂等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B、飞翔的规律:(a)头部向前伸出,脚部收回紧贴身体,尾部张开以保持身体平衡,羽翼同时上下扇动 首先扬起翅膀,然后用力扇下,再扬起,再扇下,循环往复向前飞行b)由于翅膀的大小长短不同,扇动的频率有所不同c)阔翼类(鹤类和雁类等)飞禽和雀类(黄雀、麻雀等)飞禽由于体形大小不同,飞行速度 和距离也大不相同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3、鱼类、爬行类、昆虫类的运动规律 鱼类的运动规律:鱼类在游泳时,头部向右侧偏移.躯干向左侧偏移.尾部向右侧摆动,尾梢向左侧摆动形成一次波浪形的动作.正是身体的这种波形运动.刚好借助水 山推向前游动比如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里的游姿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3、鱼类、爬行类、昆虫类的运动规律 爬行类的运动规律:爬行类动物在爬行的时候足四肢交替前行,先迈左前脚,右后脚迈出跟进,然 后右前脚跟上,最后迈出左后脚跟进,尾巴随身体左右摇摆,如此交替运动前进 。

      爬行类动物的脚部运动与兽类动物的运动相像,只是尾部不同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3、鱼类、爬行类、昆虫类的运动规律 蛙类(如青蛙)的运动规律: 蛙类如青蛙在水中运动时是以前腿划、后腿蹬身体顺势向前窜出在陆地上运动 时以跳跃为主,先下蹲.后腿用力下蹬,身体向前弹起,以抛物线落下第四节卡通角色的运动及规律总结与回顾 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画的制作原理,特别需要正确理解原画与动画之间的关系应掌握动画运动的时间以及节奏的产生以及人物、动物、植物、各种自然物质的动画规律的运动希望读者多加练习,合理运用运动规律制作出动作协调、表情逼真的计算机动画 思考与练习:请补出5号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