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学习科学教育.docx
3页幼儿学习科学教育一、要重视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在教育目标制定上,第一重视幼儿情感态度,其次是幼儿兴趣及能力培养改变以往首先以掌握知识为第一,其次才是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及培养什么兴趣或什么品质如?春天来了?〔观察活动〕的活动目标具体包括:〔1〕培养幼儿关心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乐于分享、交流;〔2〕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3〕帮助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环境的丰富知识经验重视情感态度培养,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比知识多少重要,应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愉悦,兴趣得到尊重1.积极情感态度的核心是有好奇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好奇心在幼儿身上表达更明显,他们对不熟悉的事物乐于尝试和摆弄,在探索中,通过手与物体的接触,认识了解世界,积累经验,并建构他们的认知框架实例1:幼儿通过观察金鱼,产生了“鱼在水中睡觉吗?它是睁着眼睛睡觉还是闭着眼睛睡觉?〞的想法科学精神包括创造精神、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不同意见通过科学教育活动,使幼儿从小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能与同伴合作、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幼儿不受干扰,敢于对自己的操作做结论,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2.科学方法的核心是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通过实践,教师将注意力放在幼儿学习“过程〞而不只是重视“结果〞在活动中,尝试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答案,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能力实例2:在“小滚筒进山洞〞科学活动中,幼儿感到很好奇,经过反复尝试、探究,发现滚筒两端口径一样大,从坡上滚下就会直行进入山洞;滚筒两端口径一大一小,就会向口径小的一端拐弯,不能进入山洞,那么,如何使滚筒两端口径变成一样大小,直行进入山洞?教师提供了布条、毛线、胶带、废纸杯等工具让幼儿探究、操作有的幼儿将纸杯、小滚筒口对口,底部对底部粘住,有的将小口径缠绕上布条、毛线比以前变大,有的将口径大的一端用剪刀剪开变小,使滚筒两端口径变成一样大小幼儿通过反复的动手、动脑实验,小滚筒直行进入了山洞,使幼儿体验到了发现的愉悦和成功的感受3.知识经验的核心是获得有关周围事物的认识及其相关经验,并有使用它的倾向实例3:大班实验活动“有趣的转动〞,幼儿将在“淘气的风〞中已获得的风力的大小、风力的方向的经验,运用到这个问题的探究上,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种知识经验的习得与应用对幼儿是有价值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科学方法,知识经验形成统一。
其中情感态度的开展是关键,科学方法是保证,知识经验的获得是根底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对幼儿现在与将来都具有重要影响的根本素质,是幼儿终生学习与开展所必须的珍贵品质二、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选择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教育内容对幼儿来说,科学思维的第一步是感官观察,充分运用感官感知事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周围环境中的一些有生命的事物更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关注身边动、植物开始引导,好奇心促使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会感到惊讶、疑惑,就产生了探索奥秘、刨根问底的要求,表现出的特征有:1.情绪异常兴奋、专注;2.自言自语;3.积极与同伴交流、讨论;4.求助于教师例如:户外活动时,有位幼儿发现花坛边上有一只七星瓢虫,兴奋的看着它,自言自语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他的行为,引来了很多小朋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它吃什么?它怎样睡觉?……而当他们遇到不明白问题,就问老师,幼儿获得了所想知道问题答案,学会了有目地的观察事物,描述所感兴趣的发现从引发幼儿讨论的观察兴趣入手,引导幼儿养成稳定的注意力,把探索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变化、疑问和自己的感受讲述出来,教师及时捕捉、随机引导,使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心。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开展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要求开始增强,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老师对孩子的亲近,尊重与理解,接纳与欣赏,都是幼儿所渴望的,会使幼儿产生平安感,有助于幼儿树立自信心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是幼儿获得知识,开展能力的先决条件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的依据,它不仅能使幼儿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而获取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之具有主动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精神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无意性、情绪性的作用很大有趣、新奇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或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在注意其教育性、可操作性的同时,不能无视其趣味性,使之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科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牢牢把握住激发幼儿兴趣这一主旋律,对活动内容和方法进行准确而灵活的选择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科学教育活动能使孩子在活动中形成耐心、坚强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三、创设宽松、发现、探索的环境及注重“教育过程〞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从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入手,在观察、谈话、倾听中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想法,使幼儿发现问题时,想说、敢说其次,发挥物质环境的教育作用,为幼儿提供可自由选择、主动探索的科学教育活动材料与环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探索,主动获取经验如:以自然界的天气、动植物的变化引发幼儿发现、探究的兴趣等发挥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与幼儿共同讨论,共同创设活动环境如:创设科学小园地,为幼儿专门留有空余的墙面或展柜,在“未来的交通工具与未来的道路〞的主题设计展中,让幼儿将自己与家长共同设计的物品贴在墙面或放在展柜上,孩子在这里相互学习、交流和介绍着自己的创造和劳动过程,再现、记录了教育活动过程,使展区生机勃勃;种植观察区与饲养角中,幼儿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了爱心,耐心,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懂得了植物和小动物也应该生活在关心保护的环境中,健康长大,培养幼儿热爱生命、关心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情感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过程中,真实体会到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使幼儿乐学和会学,使幼儿乐于获取知识和知道如何获取知识所以应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注重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并且发挥其最大潜能和成长的内在动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开展,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根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