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回归研究论文 .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2387948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回归研究论文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回归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流散海外古籍文献追索回归论文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古籍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需要回归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在群策群力、寻求法律支持、信息收集、资金募集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基础上,采取原生性回归与再生性回归相结合的途径,依法追索、国家赎回、民间购买、接受捐赠以及联合影印、珍本再造等多种回归策略与途径,寄望于流失古籍早日回归故土1 引言中国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些文化国宝由于古代天灾、兵燹、人祸等多种历史原因而连遭厄运有的被僧侣、传教士携走,有的被探险队疯狂盗掘,还有的被非法交易走私,更甚的是侵略者捆绑掠夺,多种形式和手段导致古籍文献流离失所,七零八落据载,战时流失日本的古籍至少有 300万册;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中国古籍不下 4000 余种,地方志不下 2000 余种;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掠走的珍贵敦煌文书不计其数这些国宝至今不能回归故里,国人对此感到分外痛惜近百年来,国家政府、爱国志士仁人以及民间力量一直在不懈努力,采取多种方式争取流散古籍早日回归。

      根据资料显示,实际归还仅 15 万余册,不如九牛一毛,需要回归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藏有中国古籍的国家对这些文献也比较重视,但它毕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应该落叶归根伴随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富强,流失古籍回归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提升保护古籍的重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正在加强做好流失古籍的回归和抢救工作国家政府积极与海外有关部门交涉或合作,符合追索条件的依法追索,不具备追索条件的正在谋求联合编目、联合出版等再生性回归但必须认识到,流失海外古籍的追索与回归工作是一项漫长、模糊、复杂、涉及世界各国而又不能不做的工作因此,在抢救回归古籍事业的实践中,对如何开展群策群力、寻求法律支持;如何建立畅通的资金募集渠道和国际合作渠道,促成流失海外古籍善本早日回归故土等方法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十分必要2 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原生性回归渠道古籍文献的原生性回归渠道,是指对流失他国的中国古籍通过依法追索、拍卖回购、低价赎回等手段将古籍文献的原生实物进行回归的形式它是目前古籍回归很难实现,但也有可能实现的方式组建流失古籍数据库,实现准确追索在实施中国古籍文献追索回归的战略中,首先,应加强流散古籍文献资源的调查研究,要按照国际公约开展中国古籍普查,建立海外古籍资源联合目录;其次,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具有国别、收藏单位、题录、版本类别等多个检索点的数据库;第三,加大与国际机构合作征集目录的力度,号召和呼吁世界各国华人的力量投身古籍回归的公益活动;第四,牵头部门要有计划的求助驻外使领馆,利用一切可以参与的力量;第五,对于需要帮助整理馆藏的外国图书馆,政府可以派专业人员去帮助开展工作。

      在认真摸清中国古籍流布地点、数量、质量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别制定古籍善本追索回归计划,让古籍追索回归工作在有目标、有计划中进行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合法追索其一,中国依法追索流失文物主要依据两个国际公约:1989 年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 1995 年《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中国是这两个公约的主要起草国之一,我们要严格地在中国法律和国际公约的框架下进行追索;其二,对于战争时期抢掠的文物必须返还无论是抢掠或低价收购,都属于非法所得法律规定,如果一件物品没有被损坏,非法持有者就应当返还原物给原来的所有者,或者国家另外,既然是中国的古籍,中国方面也可以向外国占有人提出支付成本价回购的要求;其三,按照法律原则,一件文物在外国持有者手中被损坏,追索方有权利要求赔偿;其四,追索战争期间抢掠的古籍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独立于战争赔偿要求,属于中国人民和政府正当合法的权力,最容易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国家专项基金抢救回购回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是由国家财政部与文物局等共同设立的“专项经费”,通过拍卖市场等重要渠道回购海外古籍文献但回购也有很多困难。

      虽然古籍在市场自由流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多,但由于文物的天价和回购的资金不成比例,往往使回购半途夭折为此,政府及文物保护部门要设立抢救文化遗产的专项基金,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力度号召和动员全社会募捐和企业捐款,共同创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用于从事回赠、回购等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古籍的工作中国加入WTO 以后,拍卖市场已经成为海外中国文物回流的重要渠道和集散地必须承认,拍卖回购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它是耗费重金回购原本属于中国的古籍,无异于遭到第二次劫掠但为了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发现机会不能放过民间结盟竞买共觅回归2006 年在宁波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藏书文化节上,以天一阁、文澜阁、嘉业堂等著名藏书楼为核心,近 20 家国内现存藏书楼联合发表声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目的是为了吸引全世界的关注,让中国沉睡的古籍宝藏再次苏醒;吸引并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以联合竞买、接受国际捐赠或馆际间协商的方式,有计划地收集流散海外的善本古籍的原件此举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举措,需要争取和继续努力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有包括民间组织在内的各种组织开始在海外淘宝由相关组织机构牵头,制定行程目标和计划,号召文物爱好者和藏书家参加,自掏腰包海外淘宝。

      这种形式尽管淘来的文物属于单位或某个人所有,但毕竟是促进流失海外国宝回到了中国是古籍原生实物回归不可放弃的途径收购转让古籍原物奉回转让收购与竞价拍卖有着严格区别文献转让是指文献所有人将文献所有权转移给其他方的流转方式,分为无偿转让和有偿转让转让成功,原所有关系即行终止上海市政府收购常熟“翁氏藏书”就是转让方式 “翁氏藏书”主要是由清末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搜集,翁同龢第五世孙美籍华人翁万戈继承1997 年得知翁万戈有出让的意愿有关人员与翁万戈经过多次磋商和不懈努力,年已 80 岁的翁万戈同意将这批秘藏典籍全部送回中国,有偿转让给上海图书馆,上海市政府斥巨资 450 万元美金接受转让,将“翁氏藏书”回归故里这是古籍珍品以转让方式原物回归的典型,此方式可以让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其中也体现了持有者的爱国之情此种方式值得采纳和广为倡导制定政策鼓励捐赠回流捐赠,首先需要的是捐赠者在思想上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尤其是文物持有者,毕竟任何一件文物都价格不菲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应强化“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公益组织,是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全面、系统、长期的社会工程,当珍贵古籍文物出现在拍卖场时,基金会将斥资回购归属国家。

      其宗旨是从广募资金人手,动员各界力量积极捐赠文物实体或捐赠资金用于回购并联合国内国外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热爱中华文明的组织和个人广募资金,用于流失国宝回归如 2008 年 10 月,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行拍得战国时期竹简 2100 枚,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旅美华人招思虹六度回国献宝,捐赠各种珍贵文献已超千件这种个人捐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有利于带动赞助和鼓励捐赠政府应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捐赠财产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符合公益目的,不得将捐赠财产挪作他用采用民间诉讼无偿讨还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组织把“流失文物”定义为1840 年鸦片战争后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的 100 余年间,因战争、盗掘、掠夺等不道德的和非法途径而流失海外的文物民间的诉讼讨还也是基于历史史实,坚持正义公理,根据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文物“原址保护”原则开展的诉讼目前提倡诉讼途径追索讨还的主要目标是海外个人和私人博物馆、私人收藏家通过非道德、非善意手段取得的文物,证据确凿,诉讼合理,应无偿讨还诉讼讨还是一种民间自发的行为,面对很多障碍,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古籍文献回流方式,要求讨还会牵涉到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

      馆际间合作与文献互换国际上,同类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友好往来沟通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中国大学的图书馆应承担重任,向已建立友好学校关系的外国大学图书馆调查和索取中国古籍文献的收藏目录,了解其馆藏古籍善本、名人手稿、信札以及近现代中国珍稀文献等,有目标地收集流散海外的中国善本古籍的原件或复制品应该是相对容易一些同时,注重加强与国外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交换、业务交流和人员互访工作对于需要帮助整理馆藏中国古籍的外国图书馆,中国大学图书馆可以派专业人员去帮助开展整理编目等工作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将开展商谈合作项目或文献互换工作,推动今后古籍追索回归工程的有序进行,形成多种古籍文献回归的渠道与路径,达到追索流失古籍的目的3 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再生性回归途径古籍文献的再生性回归途径,是指在原文献实物回归没有可能的情况下,对他国所藏国内已失传的珍本、孤本、善本等,采取拍摄、影印等形式回归的策略是目前中国古籍回归采用最多的办法招标专项课题以复制回流适逢中国政府重视流失古籍文献追索回归的时机,科研机构应广泛招标古籍回归方面的科研课题,通过科研经费的重点投入,给予课题组成员大力支持,让他们集中精力专门从事这项工作,使流失的某一类珍稀古籍得以全面系统地回归。

      如近年,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内失传中医善本古籍的抢救回归与发掘研究》的专项课题两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调查出在世界 11 个国家和 2 个地区的 137家图书馆收藏着 27250 部中医古籍课题组通过缩微、复制回归了总计 266 种宋、元、明、清四代的善本医籍与抄本 174152 页将调查到的全部缩微文献带回国后进行校点或影印出版其中精品 69 种,基本上使流失海外的中医善本古籍得以回归此课题组的中医古籍文献回归虽然是以再生性形式完成,但回归的收获是巨大的是今后开展专项古籍文献回归值得提倡和效仿的较好方式国内外真诚合作联合影印出版国内出版社与国外收藏中国古籍机构联合影印出版的方式,是在追索原生态文献实物没有可能的情况下,相对容易进行回归的最好方式早在 1999 年,商务印书馆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的负责人去哈佛燕京学社和燕京图书馆访问,同时协商决定合作出版《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 ,并和美国哈佛大学“善本汇刊编辑顾问委员会”共同核定,将确为版本鲜见且内容重要者 67 种予以影印 “敦煌藏文文献”的回归是继上世纪 80 年代“敦煌汉文文献”回归以来,又一次出版回归的工程西北民族大学的藏学专家正在与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加紧对流失海外敦煌藏文文献的整理,预计,万件流失海外的敦煌藏文文献将于 2012 年前在中国影印出版。

      此外,藏于美国、日本、英国、爱尔兰等国的 17 卷《永乐大典》等重要古籍的回归都是采用的复制件方式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东亚图书馆合作,将其收藏的中国古籍也能逐步著录、公开,乃至影印出版,为海内外读者提供学术研究之方便为继绝存真开展国外珍本再造为弥补唐、五代时期的版印实物已成吉光片羽,宋元刻书也是万不存一的景况,2002 年 5 月,由中国政府出资,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实施中华再造善本工程,聘请文史专家挑选最珍稀的古籍版本影印复制再造2007 年,再造善本工程一期已经“竣工”,完成出版的《唐宋编》和《金元编》 ,共 758 种 1394 函 8990 册,二期明清时代也已初步完成选目 556 种,两期总为 1300 余种,规模十分可观海外汉学界、图书馆界对中国政府开发古籍善本,对已经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给予了很高评价目前,二期工程也已启动,更应考虑那些国内已失传,国外仅存孤本的重要文献进行再造显而易见,国内已失传,国外仅存孤本,如再不进行抢救性回流再造,一定会造成更大的遗憾理应让那些常用的精品古籍和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古籍善本化身千百,传诸久远,嘉惠学林,并将荫及子孙,让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真正发挥“继绝存真”的作用,其再造善本的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