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最崇尚的校长张萍.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3817392
  • 上传时间:2017-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6.3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最崇尚的校长(13)-济南师范附小校长张萍 2009-10-29 16:14:02|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 订阅我最崇尚的校长(13)-济南师范附小校长张萍(2009-07-13 16:47:03)我之所以最崇尚张校长,因为张校长在让自己沐浴阳光之中感受幸福的同时,更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沐浴在阳光中感受幸福,而且更加“贪婪”的为本校师生追求着更多的阳光和幸福今转载一篇关于张校长治校的对话文章与大家共享一位阳光女校长的幸福追求编者按:陶继新先生认识张萍,纯属偶然但是,她却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2003 年春天,陶继新先生在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办公室里采访,十几位校长逐一向他“汇报”各自的“特色” 轮到张萍谈的时候,她一如急流的河水,快速而又清晰地诉说着她那独具的学校特色,妙语连珠当场陶先生就决定,第二天就到她的学校采访那是一个只有 20 来位“巾帼英雄”和 300 名学生的小不点学校可是,却被她经营得精妙无比不知道为什么,陶继新先生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恐怕您在这所小学里呆不太久!”真是一语中“的” ,报道文章还没写完,张萍就被济南市教育局一纸调令,调到百年老校济南师范附小就任校长。

      在新的学校,她又创造出新的成绩,因此才有了 2004 年 5 月上旬陶继新先生对她的一场新的专访,于是,长篇报道《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张萍校长治校之道》随后在 5 月 17 日的《现代教育导报》上发表今天的张萍,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有了名气,她的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行动,已经引起了更多层面的关注为此,2009 年 3 月 29 日上午,通过 ,陶继新先生与张萍校长进行了3 个小时的对话今将对话的主体内容发表,以飨读者张萍,女,济南师范学校副校长,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曾获山东省 2008 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提名奖、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首批科研创新校长、济南市十大杰出青年、济南市青年学术带头人、济南市百佳教师、济南市教学能手等称号近年来还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讲学近百场,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陶继新】您到济师附小就任校长 6 年后的今天,学校的校本管理研究逐渐成熟,已经开始转向课程体系的建构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可是,您为什么没有像很多校长一样直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是把关注重心首先放在学校校本管理制度的研究上呢?【张萍】6 年前初到附小时,我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一群平庸的老师不会教书” ,而是“一批优秀的教师不愿再创造性地教书” 。

      我可以用高压的手段、严格的管理使我们的教师在短时间按我心目中所认为的正确的道路去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但我却一直坚信,不管什么改革,必须要得到教师、特别是有强烈的个人主张与创造能力的优秀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支持,否则即使暂时轰轰烈烈,也必将会以失败告终而他们的教育理想一旦与校长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就会焕发出持久而旺盛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会再因为校长的存在与否而产生太大的增减陶继新】毋庸置疑,校长在学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有的校长在位时虽然叱咤风云,但是一旦离开学校之后,其原有的威严与影响也便随之而去究其原因,是校长的思想没有春风化雨般地弥散于教师与学生的心里,更没有在他们心里扎根、开花和结果所以,曾一度回响于学校的校长的强势话语,却因其突然的离去而成为空谷回响张萍】这些年来,我感到自豪的是有人称赞我培养了一批和我“一个腔调”的老师他们理解并明了我的追求,并能够创造性地将我的理想变为现实我们的办学理念系统是全校教职工共同研讨形成的,虽然在专家看来还很不专业,但是大家却津津乐道,引以为自豪;我们的校本制度册并不厚重,但每个制度背后都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做支撑,解决着学校各个角落存在的各类问题;我们的校本管理模式土生土长,谈不上特别科学,但绝对有效实用……我虽然不善书法,但是我们的教师阅览室里的“真意无言”的匾牌是我们的老师自题自作的;我不能写曲,但是我们的校歌是我们学校的年轻教师创作的,它很好地诠释了我心目中理想校园的美好境界。

      我一直非常自豪,因为没有在附小文化中浸润的经历,没有与我朝夕相处的沟通与合作,也不可能把我的教育追求如此淋漓尽致地解读出来陶继新】从表面看是“一个腔调” ,实质上则是您的思想内化到了老师们的心里这样,学校的事务,包括非常重要的工作,就不再是校长一个人在忙,而是一批人在忙;看不到“指挥” ,行动却非常一致这便构成了一种内在和谐的乐章您的思想,就是这个“乐队”的“指挥” 张萍】原先有很多人到我们学校参观,主要听我介绍,而现在他们更多的感悟是从校园的角角落落、一草一木中品出来的,从孩子们日积月累形成的良好习惯中读出来的,是同我们的教师促膝长谈中体会到的有时我会不在学校里面,但是他们仍然能够看到我,看到我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特别是当我们学校的管理模式逐渐成熟,各中心主任、年级主任责任明确之后,我们的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及课堂教学改革均非常顺畅地、具有创造性地而且是极具个性化地开展起来陶继新】这就是学校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以文化人没有这个“化” ,就没有从师生那里焕发出来的那一道道绚丽的风景 “化”到极致,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孔子称道舜是“无为而治者” ,只是“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这是因为他的理想与追求已经完全内化到了禹、稷等几位大臣心里,从而实现了他心中的理想。

      张萍】济师附小是济南市唯一一所直属小学,干部教师之间缺乏流动,使得附小的一批优秀教师留在了附小他们经过完全透明的竞争上岗得到了领导与老师们的认同,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加强,当他们明确了我的想法、认同了我的追求后,自然能够释放出远远超出我个人能力很多倍的能量陶继新】教师缺乏流动往往会积累和滋生问题;可是,您却使这个相对稳定的团队有了一种思想的不断流动,以及生命成长的自我追求因为您在处理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透明、公开和公正,赢得了老师们的心理认可与特殊信赖可以说,大家从您那里不断地获得了“真”与“善”的良性暗示,进而才有了主动工作与积极生命常态张萍】2006 年当我们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之后,我们启动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建构规范办学行为,开全开齐课程,不仅仅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还是对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负责的体现,更是一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管理者起码的职业底线陶继新】校长有无良知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有了良知,就不会为了个人升迁和名誉而忽视学校的发展我欣赏那些有思想的校长,但是,如果没有了职业道德底线,思想就会变味,师生就会受难,学校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张萍】是的,当最基本的课程都无法开全的时候,当我们的办学行为连规范都达不到的时候,却为了一些极其功利的原因去追求所谓的特色或者创造令人瞠目的高分,实际是对学生发展极度的不负责任。

      陶继新】不开齐课程的深层原因是功利思想的蔓延,而校长如果只为功利而思考与行走的话,就不会再考虑学生的生命状态与发展走势这样的校长,休说难以尽到校长的职责,甚至连一个人起码的道德意识都丧失掉了张萍】记得我曾经对一位朋友说过一句话:我是一个喜欢在圈子中走出个性的人 “尊重规则,学会自律”是我校办学理念“尊重为本,享受教育”中的重要组成理念,我想不仅仅要求我们的老师培养我们的学生去尊重规则,学校更应该恪守国家规范,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去实施教育,这是对学生、对教育、对国家负责的切实体现我更欣赏规范中求特色,当你了解了规范,遵循这个规范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时,这种探索已深深地烙上了校长的思想印记、学校的个性色彩陶继新】现在一些校长的规则意识并不太强而如果校长凭着自己的感觉走,无视规则的话,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出现大的问题其实,规范与特色并不矛盾在规范中求特色,不但符合教育的规律,也是学校真正发展必经的路子您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校长可是,您却没有脱离素质教育这个轨道张萍】的确如此对国家的课程计划与山东省后来出台的素质教育要求及济南市的相关规定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每天、每周、每年的课程进行了统一的整合规划,将学校的课程,即每日的教学行为,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即原先平行状态的教育行为进行了统一的整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全校联动的课程体系。

      陶继新】 “融为一体”是规则与个性碰撞融合之后形成的必然结果,这样的课程体系,就步入到了既不超越规范,又富特色的优质状态张萍】比如一天的课程设计——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在校的作息时间有明确规定,如何使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我们经过深入调研,针对教学楼内场地狭小、空气流通差但学生洗手间资源相对充足的实际,将传统的课间 10 分钟调整为 5 分钟,在确保 6 节常规学时的基础上,每天设置 50 分钟的户外“阳光体育”时间,还增设了 10-20 分钟不等的经典歌曲赏唱、国学经典诵读、硬笔书法习字三个时段的特色课程,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成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启了更多更新的发展领域在我们的学校中天天升旗、天天唱歌、天天习字、天天诵读、天天锻炼,一个人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落这些活动都与全年的活动紧密相连,比如我们的合唱节、体育节、自能节、读书节都是平时这些课程的及时、定时展示与评价,这又将这些看似随意的课程管理日趋规范,富有实效,使我们的教学教育目标落到实处陶继新】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在这个时段,就应当让他们尽情地享受童年的美丽而这个美丽,不是没有价值地一味地玩,而是要让他们在这个玩中学有所获,从而在他们的心里根植下经典文化的种子。

      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命历程中,开出幸福的花,结出幸福的果张萍】在每周的课程设计中,我们既开齐开全了所有课程,又依托“学校科技馆” 、 “学生书吧”及各类专用教室、现有教师资源,开发了“发现课” 、 “读书课”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校本课程,有效地满足了附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学习需求我们的发现课课堂,设在我们学校省内唯一一家 400 平方米学校科技馆内,由省教学能手边敦明老师开发并实施他们研究科技作品,发现科学规律,并动手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与创造精神陶继新】 “发现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课程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而当下一些学校为孩子布置大量没有多少价值的课外作业,给孩子增加的不只是学习上的负担,还扼杀了萌动于其心中的那株破土欲出的创新精神的种子张萍】是呀经过研讨,我们将“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及地方课程中的“礼仪、心理健康、环境、生命的科学”等等内容与学校校本的德育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课时量不变的前提下,用好用实国家、地方教材,创设了一门全新的“小公民修身课” ,建立了校长亲自担纲,由年级主任和骨干教师负责课程开发与课堂实施,聘请专家加盟,学校相关处室组织协调的研究团队,精心打造课内外融合、分年级推进、全校联动、渐成系列的崭新的课程体系。

      陶继新】欣赏你们开设的“小公民修身课” 现在的孩子,就是未来社会的公民,称之为“小公民” ,当是一种前瞻性的眼光而将修身视作课程,当是教育之本只有从小学关注修身,才能将来成为有德之人,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张萍】是的,要搞研究,就必须要去除利益观念、功利思想如低年级修身课以学校出台的《济师附小学生十个学习好习惯》和《济师附小学生十个行为好习惯》为课程内容,潜心指导学生从整理书包、记录作业、学会走路、学会如厕等细节做起,研究有效的入学教育方式,致力于培养小朋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有意识地将五年级学生确定为我校国际交流的主体,每年安排他们 1-2 次与国外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在这个年级的修身课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增加了涉外礼仪、友好学校所属国家风土人情研究等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做活动策划,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目标明确,收获显著针对六年级学生的青春期身心发育特点,老师们邀请家长代表、社会人士、成功校友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