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完全竞争之完全垄断产品市场.ppt
46页1,第十二章(1) 不完全竞争--完全垄断产品市场,本章学习市场模型的另一个极端——完全垄断重点探讨垄断者实现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和价格歧视2,一、完全垄断市场及其假设,完全垄断市场是指在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其基本假设如下: 完全垄断企业能够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独自 控制一个行业 完全垄断企业控制整个行业的供给,成为价格的制定者 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没有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EXY=0 完全垄断行业存在进入障碍,其他企业难以参与竞争,3,完全垄断的成因,法律进入壁垒:当某种法律、许可证制和专利制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就有可能产生法律垄断 公共特许权 政府许可证制度 专利制度 自然进入壁垒导致自然垄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比多家企业提供更为经济,通常是规模经济引起 其他进入壁垒:生产资源的独占性(一家企业独占生产某产 品的全部或关键性资源),4,二、完全垄断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厂商,垄断厂商是独家卖主,他面对的需求也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他可以制定高价,也可以制定低价,但他也要受市场需求规律的限制。
如果他制定高价,销售量就必然下降,要扩大销售量,就必须降低价格,这意味着完全垄断市场上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需求曲线一般可为: Q=Q(p) Q代表对垄断者的需求量,P代表自身价格 逆需求函数可记为:P=f(q) ----市场、也是企业的需求函数,5,完全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即为行业(市场)需求曲线,为负斜率曲线 DD:P=P(Q) dP(Q)/dQ0 完全垄断者要扩大产量 必须降低价格 如图,企业需求曲线D 产量为Q1,定价P1 产量为Q2,定价P2,6,三、完全垄断企业的收入曲线,总收入TR: TR=P(Q)×Q,随产量非线性变动 平均收入AR: AR=TR/Q=P(Q)---- 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入曲线依然重合于需求曲线 边际收入MR: MR=dTR/dQ=P(Q)+dP/dQ ×Q 由于dP/dQ0: MR P(Q) =AR 完全垄断市场上,平均收入曲线与边际收入曲线分离,且边际收入曲线处于平均收入曲线之下。
7,完全垄断企业的收入曲线:线性需求情形,线性需求函数DD:P=a0-a1Q 总收入TR=P*Q= a0Q-a1Q2 平均收入AR= a0-A1q =P 边际收入MR=dTR/dQ = a0-2a1Q 当价格(平均收入)随需求量(企业产量)线性下降时,边际收入的下降速度是价格下降速度的两倍,TR,TR,8,完全垄断企业需求曲线DD:Q=1000-2P ---用产量反应价格:P=500-0.5Q 总收入TR=Q×P=500Q-0.5Q2 平均收入=价格: AR=P=500-0.5Q 边际收入是平均收入下降速度的两倍: MR=500-Q 特别提醒:总收入、平均收入、边际收入均为企业产销量的函数,当需求曲线是以价格表示产量时,一定要转换为价格是产量的函数的形式: P=f(q),,9,,,,四、线性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弹性的关系,当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时,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者之间还存在以下关系:,10,数学推导[*],,11,当 时,,当 时,,当 时,,销售总收益不受销售量变动的影响,(富有弹性)销售总收益与销售量同方向变动,(缺乏弹性)销售总收益与销售量反方向变动,,,,,12,结论:垄断者决不会在需求曲线上弹性不足(即ed1 )的范围内进行经营。
根据关系式可知: (1)当Ed1时,则MR0,这时厂商若降低价格将导致总收益增加 (2)当Ed=1时,MR=0,这时厂商价格降低不会引起总收益发生变化 (3)当Ed1时,MR0,这时厂商降低价格将导致总收益减少13,,,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弹性越大,价格越接近于边际成本,企业超额利润越小垄断企业的价格弹性与价格水平,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MR = MC TR = P×Q MR = P + (dP/dQ)Q = P [ 1 + (dP/dQ)(Q/P) ] =P[ 1 -1/ E dP ] 或:P=MR/[ 1 -1/ E dP ]=MC/[ 1 -1/ E dP ],14,五、完全垄断产品市场的短期均衡,短期均衡的图示 短期均衡的三种可能 垄断者供给曲线的存在性,15,1、短期均衡的图示,完全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 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投入量,它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的 利润极大化条件的充分条件: P>MR=MC,总量法:总收益-总成本分析法---求利润最大时的产量,边际法: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 由MR=MC求产量、再由D曲线求价格,16,2、短期均衡的三种可能,完全垄断市场是不是一定会盈利?,17,完全垄断市场是不是一定会盈利? 垄断厂商根据边际原则确定最佳产量及价格之后是否有盈利,取决于厂商的平均成本状况。
短期中,垄断厂商可能出现盈利、获得正常利润或存在亏损三种情况18,(1)获取超额利润的短期均衡:PAC,19,(2)超额利润为零的短期均衡:P=AC,20,(3)亏损最小的短期均衡:AVCPAC,,MR,,,Q,p,O,MC,,AVC,,,,,B,C,,,F,G,,,P0,Q0,,,E,A,,亏损,AVC,21,3、不存在垄断者短期供给曲线,由于完全垄断市场的市场价格和企业产量是同时决定的,两者并无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完全垄断市场不存在一条确定性的短期供给曲线,相同产量多种价格,22,相同价格多种产量,总结: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23,六、完全垄断产品市场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 垄断行业排除了其它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他的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的。
如果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只能获得正常利润或存在亏损,在长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规模来获得超额利润或者消除亏损24,p,垄断厂商长期均衡: 短期利润最大 调整规模长期利润最大,MR=SMC=LMC,此时SAC=LAC,25,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亏损的情况,但在长期内,垄断者将通过降低成本和/或增加需求来获取盈利 因此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是以利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标志 如果这些行动不能实现利润,垄断者将停止经营并退出该行业垄断企业的长期决策,26,七、 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的比较,1、价格和产量的比较,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为EC,此时竞争性产量和价格分别为QC和pC 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点为EM,此时产量和价格为分别为QM和pM 显然,QC>QM;pC<pM27,价格和产量的比较,28,(一)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二)配置效率 (三)再分配效应,2、配置效率的比较,29,(一)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AEPE便是消费者剩余总量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实际出售的价格与愿意生产的价格之差 △PEEB就是生产者剩余总量30,(二)配置效率,完全竞争市场,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量为△AEB; 垄断市场,两者剩余总量仅为梯形AFHB。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也称社会成本)为△EFH31,(三)再分配效应,垄断使得生产者可能受益,消费者绝对受损,32,,,八、完全垄断产品市场价格歧视,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 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特征的买主出售由同一企业生产出来的相同产品 实施条件: 1.完全垄断 2.分割的市场独立存在,市场间客户与产品均不能相互流动 3. 各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曲线或需求弹性,33,完全垄断价格歧视的理由,1.成本理由:垄断者向不同市场(消费者)提供相同产品的成本差异比如,垄断者向大商场和小经销商提供货物的成本差异 成本的差异构成价格歧视的合理基础,此时,对所有用户索取同一价格是无效率的和不公平的 2.需求理由:价格的差异反映用户群体不同的需求特点34,,,1. 地区(area) 2. 收入(income) 3. 性别(sexual) 4. 年龄(age) 5. 时间(time) 6. 种族(race) 7. 语言(language) 8. 流动/ 长住(mobility) 9. 议价能力 (negotiating ability),用于价格歧视的区分顾客的不同方式,35,,为何要实行价格歧视?,在统一定价时,垄断企业以MR=MC确定产量及相应价格 消费者得到消费者剩余 通过价格歧视,垄断者可以将全部(或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企业收入,,36,侵占消费者剩余,如果价格高于P*,厂商的销售量下降,并且利润减少。
0,,37,资本的趋利本性:侵占消费者剩余,(P*,Q*):厂商选择MC=MR的产量制定单一的价格 对于A区域消费者而言:若价格为P*,消费者剩余为A 对于B区域消费者而言,一部分消费者愿意支付稍低的、但高于MC的价格来购买商品 若定价为P1,则销售量和利润都下降 若定价为P2,则销售量增加,收入与利润减少 若价格为PC,则是完全竞争时的定价,38,11.1 侵占消费者剩余,如何使厂商既能侵占A区域的消 费者剩余,又能够有利可图地向 B区域的消费者销售商品?,解决方法:价格歧视,,,,39,,一级价格歧视,垄断者不仅了解市场出清价格,而且知道每个人对任何数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然后向每个顾客索取他们对每一单位购买量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只要这个价格超过生产的边际成本) 通过这种方式,全部消费者剩余都被垄断者攫取 垄断者实际以需求曲线为边际收入曲线: 垄断者总收入 TR= 一级价格歧视是理论化的,40,,,,,,P*,Q*,如果不存在着价格歧视,则产量为 Q*,价格为P*总利润为MC与MR之间的区域(即黄色区域部分)来自于完全一级价格歧视的额外利润,,,,数量,P最高,在完全一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将支付其愿意的最高价格,边际收益不再是MR曲线,而是取决于需求曲线,即AR曲线。
A,41,,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将产品按消费者购买量分成两个以上的组别,按组分别定价二级价格歧视,不存在价格歧视时的消费者剩余为△PP3C, 存在价格歧视的消费者剩余是??,,,,42,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实施三级价格歧视的条件: ⑴必须能够将一个市场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完全分隔的子市场 ⑵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不同三级价格歧视,通过三级价格歧视实现利润最大必须满足条件 MR1=MR2=MC,43,三级价格歧视图示,总边际收益线,,两个市场的销量不同,但是 MR1=MR2=边际收益MC,,44,例题:垄断企业的差别定价与统一定价,台湾仪器公司(TIC)在台湾制造电脑存储芯片,供应给美国(A)和日本(B)市场的电脑制造商两市场对该芯片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DDA:PA=15-2QA, DDB:PB=20-3QB 企业固定成本15,单位变动成本2 分别计算差别价格与统一价格下的企业产量、市场销量、价格及企业利润45,,1)差别价格 美国市场:TRA。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