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现实注意力训练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干预的研究.docx
11页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注意力训练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64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VR训练组(n=23)、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训练组(n=21)和空白对照组(n=20)认知训练干预前,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MATRICS)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B版检测3组的信息处理速度(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eed, IPS)、注意/警觉性(attention/alertness, ATT)、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社会认知7个领域的认知功能;检测完成后,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分别进行VR注意力训练和CCRT注意力训练,训练周期为4周,每周5 d,每天训练时长为30 min,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与注意力训练相关的处理。
训练结束后,再次采用MCCB A版检测3组的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3组的认知功能变化差异结果(1)干预前,3组认知功能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经过4周干预后,在IPS、ATT和视觉学习上,VR训练组[(56.749.68)、(56.4810.22)、(57.834.16)分]、CCRT训练组[(48.909.77)、(49.489.51)、(55.955.52)分]和空白对照组[(50.357.93)、(47.557.80)、 (47.959.90)分]的组别时点存在交互作用(F=14.06、12.88、9.39, 均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VR训练组的IPS和ATT得分高于CCRT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的视觉学习得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3)VR训练组的IPS、ATT、视觉学习和总体认知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6.00、-5.13、-6.26,均P<0.01)结论基于VR注意力训练对患者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其效果可能优于CCRT注意力训练典型的抑郁发作不仅是单相抑郁的核心特征,也是双相障碍的主要发作形式。
抑郁发作患者除表现出情绪低落症状外,还伴有认知功能的改变,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常对患者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制约患者的全面功能康复然而,目前针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尚无疗效显著的药物,需合并认知训练等综合方法进行干预[1]研究表明,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提升认知功能,在抑郁发作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2,3]目前认知功能训练应用较多的是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其疗效在中国已经得到验证[4,5,6]但基于计算机的训练任务很难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训练的迁移效果较差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在医学康复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VR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带来的体验更为真实生动,能够克服传统认知功能训练趣味性低、依从性差等缺陷国内外已报道VR认知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脑损伤和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实例[7,8,9,10,11],但目前基于VR场景下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训练的研究还未检索到注意是一切认知活动进行的前提,注意功能的改善是其他认知领域康复的基础。
研究发现注意力损伤在抑郁发作患者中更为常见,即使在抑郁情绪改善后仍长期存在,严重困扰患者日常工作生活[12]VR认知训练能有效提升注意力,同时改善患者其他认知领域以及生活能力[2,10,11]因此,我们采用基于VR场景下的认知功能系统注意训练模块,对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注意矫正研究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共识版评估抑郁发作患者训练前后的认知功能状况,同时对比CCRT训练的效果,观察VR注意训练改善抑郁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注意力障碍的效果,为今后抑郁发作患者的认知痊愈提供可能性,减轻患者疾病负担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抑郁发作患者来源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入组和排除标准:入组标准:(1)符合DSM-5重性抑郁障碍及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2)年龄18~45 岁;(3)汉族,右利手;(4)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水平;(5)入组前6个月内未接受过MCCB或类似的认知评估;(6)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者;(2)严重躯体疾病者;(3)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者;(4)有自杀意念者;(5)对VR设备不适者;(6)色盲、色弱、视力障碍及视空间忽视患者;(7)伴神经系统疾患和其他影响行动的肌肉骨关节患者2.脱落与提前终止研究的标准:(1)患者要求退出研究;(2)研究期间出现严重躯体疾病;(3)训练组患者连续超过5 d未进行训练或参与训练少于规定80%的时间;(4)研究期间患者出现转躁;(5)因病情需要,研究期间新加用或调整治疗用药3.分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受试者进行分组利用Excel表创建随机分组编码并制备随机信封,按1∶1∶1的比例设计VR训练组(VR注意力训练)、CCRT训练组(CCRT注意力训练)和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随机信封由不参与评估或且不了解组别含义的协调员保管对评估者进行盲法设定,由不了解研究分组的专业心理测量人员进行症状评估和前后测试干预期间,患者所服用的药物种类及剂量维持不变本研究最终纳入VR训练组27例,完成训练23例(脱落率为14.8%);CCRT训练组26例,完成训练21例(脱落率为19.2%);因空白对照组中有3人未能完成全部的认知测试,最终入组23例,完成20例(脱落率为13.0%)。
本研究获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批号:2016-030入组前均获得受试者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二、方法1.研究工具:(1)自制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以及患者的病史病程、服药情况、疾病特征等临床资料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3]:共24项,用于评估被试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总分<8分为肯定无抑郁,总分≥20分为肯定有抑郁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共14项,用于评估被试者焦虑严重程度;总分<7分为无焦虑症状,总分≥14分为肯定有焦虑4)MCCB[15,16]:采用MCCB成套认知测验工具包中的连线测验A、精神分裂症简易认知评估符号编码分测验、范畴流畅分测验、动物命名分测验、持续操作测验—相同配对版、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第3版空间广度分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即刻回忆分测验、简短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Mayer-Salovey-Caruso 情绪智商测验情绪管理分测验等9项测验,对被试者的注意警觉性、词语学习、工作记忆、推理及问题解决、视觉学习、社会认知、信息处理速度7个认知领域进行评估;该测验信度、效度良好,目前已被大量应用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17,18];所有认知测验的原始分数均经过中国常模公式转换为T分;研究过程中,所有被试者入组后首先进行MCCB B版前测,然后接受认知功能训练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MCCB A版进行后测。
5)CCRT训练:采用由广州康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CCRT训练系统,包含精神运动速度、注意、记忆、社会认知、推理和问题解决5个训练模块;其中注意训练项目部分包括迷途小鱼、单双数、颜色Stroop、顺序闪记、视空间回溯、文字回溯、台球桌、速度分类、鹰眼狩猎,训练项目和任务的难度水平会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增加;研究中,CCRT训练实施周期为4周,每周5 d,每天30 min6)基于VR的注意训练:采用自主研发的基于VR场景下的认知系统注意训练模块,操作通过型号为HTC VIVE PRO的虚拟现实设备套装实现;患者每次训练3个项目,每个项目10 min,实施周期与CCRT训练周期一致,具体3个注意训练项目及其对应的训练维度如下:①眼疾手快:针对选择性注意的训练;场景为被试者处于一个超市中的水果(共10种)传送带前,被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指定的水果进行选择性注意,而对其他水果不反应,传送带速度的快慢随着被试者选择水果的正确率而变化;②请你记住我:针对注意广度的训练;场景为被试者站在一个分为20个完全相同的小隔间的网格柜子前,每次小隔间会呈现几个颜色不同的同一种物品(花瓶、水杯等日用品);开始出现3个物品,5 s之后物品变换颜色,在规定的时间里被试者需选出一个未改变颜色的物品;被试者需要注意的物品数量随着正确率而变化;③击打乒乓球:针对注意警觉的训练;场景为被试者在有一张乒乓球桌的休息室里,其对面有一个发出不同颜色(红色、绿色、彩色等)乒乓球的发球器,且每个球的发射方向会模拟真实乒乓球的运动;要求被试者对前方发出的乒乓球保持警觉,对指定颜色的乒乓球进行击打,而对其他颜色的乒乓球不做反应;发球速度会随着击球正确率而变化。
所有入组对象的评估由精神科医生完成,他评量表、操作性认知功能测试由2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测量师完成研究前对评估者进行一致性培训,Kappa值>0.8方进行正式评估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role="presentation" style=" color: rgb(0, 0, 0); display: inline; line-height: normal; text-indent: 0px; text-align: left; word-spacing: normal; overflow-wrap: normal; float: none; direction: ltr; max-width: none; max-height: none; min-width: 0px; min-height: 0px; border: 0px; ">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干预前后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即分组(VR训练组、CCRT训练组、空白对照组)时点(干预前、干预后),认知功能比较分析中以HAMD、HAMA临床症状变化值作为协变量,事后比较采用简单效应分析,应用Bonferroni进行多重比较校正;干预后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以效应值衡量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程度,计算公式为:效应值=(干预后均数-干预前均数)/干预前标准差,0.2≤效应值<0.5为轻度,0.5≤效应值<0.8为中度,效应值≥0.8为重度[19]检验水准双侧α=0.05结果一、3组一般资料比较VR训练组、CCRT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性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