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兽医针灸学概论及考题.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09517507
  • 上传时间:2023-09-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1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兽医针灸学—ScieneeofVeterinary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是研究运用针灸技术防治动物病证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按照辨证论治和补虚泻实的原则,通过针具物理刺激穴位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病证的目的针术: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针具刺入动物机体一定的穴位,通过机械刺激来防治疾病的技术;灸术:是应用点燃的艾绒或其他温热物体对畜体的一定穴位或患部进行薰灼或熨烙来防治疾病的技术,包括艾灸三熨和烧烙针灸疗法特点|:①治疗范围广泛②针具简单、携带方便③操作简便、疗效迅速④应用安全、易学易用⑤费用低廉、经济合算针术分类|:①按针刺时出血/不出血,分血针术/白针术;②按针刺前针具是否加热,分火针术/冷针术;③按针刺后导入的物质,分气针术/水针术/埋植术等;④按针具名称,分毫针术/宽针术/三棱针术/夹气针术/穿黄针术等仪器针灸|:电针机、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磁疗机、激光针灸仪、微波针灸仪等其中电针术、磁针术、微波针术用于针术;TDP用于灸术;激光针术、激光灸术两者兼而用之针具:白针用具①毫针:不锈钢或合金制成,针尖圆锐,针体细长。

      ②圆利针:不锈钢制,针尖呈三棱状,较锋利,针体较粗血针用具|:①宽针:针头部如矛状,针刃锋利②三棱针:针头部呈三棱锥状,针体部为圆柱状3•眉刀针和痧刀针:眉刀针形似眉毛火针用具|:针尖圆锐,针体光滑、比圆利针粗针柄有盘龙式、螺旋式、双翅式、拐子式多种,也有另加木柄、电木柄的,以盘龙式、针柄夹垫石棉类隔热物质为多巧治针具|:①穿黄针:与大宽针相似,但针尾部有一小孔②夹气针:用竹或合金制成,长而扁平③三弯针:又名开天针,针尖锐利,距尖端5mm处呈直角双折弯④玉堂钩:尖部弯成直径约1cm的半圆形⑤姜牙钩:针尖部半圆形,钩尖圆锐⑥抽筋钩:针尖部弯度小于姜牙钩,钩尖圆而钝,比姜牙钩粗⑦骨眼钩:钩弯小,钩尖细而锐⑧宿水管:形似毛笔帽,尖端密封,扁圆而钝,粗端管口有一唇形缘,管壁有8〜10个小圆孔持针器:①针锤:木制,长约35cm,锤头呈椭圆形,中心钻有一横向洞道,用以插针②针杖:木制,长约cm柄长约其他用具:24cm,棒一端约7cm处锯去一半,沿纵轴中心挖一针沟③射针器:结构与手枪相似,将针具固定在枪头上,对准穴位,扣动扳机,针即被刺入穴位① 艾炷:呈圆锥形,一般为大枣大、枣核大、黄豆大等②艾卷:用陈久的艾绒摊在棉皮纸上卷成。

      有软烧棒,麻袋,毛刷等烙铁:头部形状有刀形、方块形、圆柱形、锥形、球形等多种刀形又有尖头、方头之分,长约1040cm,有木质把手① 火罐:竹、陶瓷、玻璃等制成,呈圆筒形或半球形,也可以用大口罐头瓶代替②刮痧器:铁板制成,形如刮毛刀但钝得多也可用旧锄头代替现代针灸仪器:电针治疗机:半导体低频调制脉冲式电针机应用较多,具有波型多样、输出量及频率可调、刺激作用较强、对组织无损伤等特点②激光针灸仪:常用氦氖激光器和二氧化碳激光器③微波针灸仪:扁鹊-A型微波针灸仪,是利用半导体电子管产生微波,通过导线与毫针相连④磁疗机:有特定电磁波谱治疗机(TDP)、旋磁疗机、电动磁按摩器、磁电复合式机等TDP有落地式、移动式、台式和手摆式兽医针灸穴位|:针灸穴位,是针灸治疗动物疾病的刺激点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和聚集于体表的特定部位研究证实穴位多分布在动物体表的肌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等处穴位有其特定的解剖位置,呈现出特定的生物物理现象通过经络的联系,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可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将其传至体内,以调整内部功能穴位命名按体表形象:1•按天象:天门、太阳、七星、风门、云门2.山谷形象:巴山、山根、阳陵、昆仑。

      3•水流形象:后海、三江、分水、汗沟、曲池、涌泉4•动物形象:龙会、虎门、雁翅、伏兔、鹿节5•植物形象:姜牙、莲花6•建筑形象:肾堂、三台、仰瓦① 按解剖位置:骨眼、眼脉、鼻俞、鬐甲、膊尖、弓子、膝眼、大胯、小胯、蹄头、尾根、尾尖、嗉囊② 按脏腑名称: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肾俞等③ 治疗作用:睛明、通关、开关、顺气、锁口、锁喉、穿黄、苏气、断血、安肾、挺耳、展翅、立地④ 会意:掠草、承浆、抢风、百会、命门、阳关穴位分类|:按针法分:1•白针穴位:针刺后不出血、且多具有针感反应2•血针~:位于体表浅静脉或末梢器官血管丛上,针刺后出血3•火针多分布在肌肉丰厚处,其下无重要器官、关节囊、大血管、神经干,适宜深刺4.巧治~:运用特制针具,施以手术技巧来治疗疾病① 按解剖部位:头部、躯干部、前肢部、后肢部穴位② 按经脉络属关系:1.经穴:归属于十四正经循行经路上的穴位,每一穴位都有固定的名称和编号2•经外奇穴:未归属于十四正经的穴位,一般有特殊主治功能3•阿是穴:病痛部位最显著处或压痛点、反应点,“以痛为俞”穴位的归经|:将穴位归属于一定的经脉通路上十四经脉是经络主要组成部分,各条经脉在体表都有其气血输注的穴位分布。

      穴位的主治特性:①近治作用:每个穴位都能治疗穴位局部及邻近部位的病证②远治分布在同一条经络上的穴位,都能治疗该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③双向调整~:同一穴位对处于不同病理状态的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作用④相对特异性~:同一经络的穴位,既具有共同的主治特性,又有各自的相对特异性穴位的定位方法:一、解剖标志定位法:1•静态标志定位法:以动物不活动时的自然标志为依据①以器官作标志:口角后方取锁口穴,眼眶下缘取睛明穴,耳廓顶端取耳尖穴②以骨骼~:肩胛骨前角取膊尖穴,腰荐十字部取百会穴③以肌沟~:桡沟内取前三里穴,腓沟内取后三里穴动态标志以摇动肢体或改变体位时出现的明显标志作为定位依据①摇动肢体~:上下摇动头部,在动与不动处取天门穴;上下摇动尾巴,在动与不动处取尾根穴②改变体位:血针取穴要改变动物体位使局部紧张,并在血管近心端按压使血管怒张取三江穴必压低头部,在穴位下方按压;取胸堂穴必抬高头部,在穴位上方按压,即“抬头看胸堂,低头看三江”二、体躯连线比例定位法:在某些解剖标志之间画线,以一线的比例分点或两线的交叉点为定穴依据百会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取巴山穴,胸骨后缘与肚脐连线中点取中脘穴。

      三、指量定位法以术者手指第二节关节处的横宽作单位来量取定位食指、中指二横指为1寸(3cm),加上无名指三横指为1・5寸,再加上小指四横指为2寸四、同身寸定位法以动物某一部位(多用骨骼)长度作为1寸(同身寸)量取穴位动物体大则寸大,体小则寸小,度量较科学①尾骨同身寸:以坐骨结节相对的一节尾椎骨(马为第4尾椎骨,牛、猪为第3尾椎骨)的长度作为1寸②肋骨~:以髋结节水平线与倒数第3肋骨交叉点处的肋骨宽度作为1寸五、骨度分寸定位法|:人体穴位定位法,可用于动物四肢穴位将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或宽度规定为一定的等份(每一等份为一寸如前臂规定为12寸,在上3寸处桡沟中取前三里穴;小腿规定为16寸,在上3寸处腓沟中取后三里穴穴位的选配原贝厂一、选穴原则:①局部选穴:在患病区内选穴②邻近在病变部位附近选穴③循经根据经脉循行路线选取穴位④随症主要针对全身疾病选取有效穴位二、配穴原则:①单、双侧配穴:选取患病同侧或两侧穴位配合使用②远近、前后~:取患病部位附近和远隔部位或体躯前部和后部具有共同效能的穴位配合使用③背腹、上下~:取背部与腹部或体躯上部和下部穴位配合使用④表里、内外取互为表里的两条经络上的穴位或体表与体内穴位配合使用。

      针灸基本操作:术前准备|:①用具准备:根据治疗方案准备适当针灸工具和材料②动物保定③消毒准备:针具用75%酒精擦拭,必要时蒸汽消毒术者手指用酒精棉球消毒大动物宜剪毛,用75%酒精消毒,干后即可施针持针法:① 毫针拇指对食指和中指夹持针柄,无名指抵住针身以辅助进针并掌握进针深度用长毫针时捏住针尖部,先将针尖刺入穴位皮下,再用上法捻转进针② 圆利针:与地面垂直进针时,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以中、无名指抵住针身与地面水平进针时用全握式持针法,以拇、食、中指捏住针体,针柄抵在掌心,先将针尖刺至皮下后调整角度,以上述三指持针柄捻转进针宽针:(1)全握式:拇、食、中指持针体,针尖露出一定长度,针柄抵于掌心进针迅速,使针刃一次穿破皮肤及血管用于缠腕、曲池、尾本2)手代针锤法:食、中指和无名指紧握针体,小指中节放在针尖内侧,抵紧针尖部,拇指抵压在针上端,使针尖露出所需刺入长度挥动手臂刺入3)针锤法:将针具夹在锤头针缝内,针尖露出适当长度,推上锤箍固定针体,用于颈脉、胸堂、肾堂、蹄头及黄肿处散刺三棱针|:(1)执笔式:拇、食、中指持针身,中指尖抵于针尖部控制进针深度,无名指抵按在穴旁以准确进针,用于通关、分水、内唇阴。

      2)弹琴式:拇、食指夹持针尖部,针尖留出适当长度,其余三指抵住真身,用于平刺三江、大脉③ 火针:烧针时针尖先向下后向上,始终保持针尖在火焰中与地面垂直进针似执笔式,拇、食、中指捏住针柄,针尖向下;与地面水平进针似全握式甲手法:针刺时多以左手按穴称押手可固定穴位、辅助进针,使针体准确刺入穴位、减轻针刺疼痛①指切押手法:左手拇指指甲切压穴位及近旁皮肤,右手持针使针尖靠近押手拇指边缘,适用于短针① 骈指左手拇、食指夹捏棉球裹住针尖,右手持针柄,左手夹针下压时右手顺势将针尖刺入,用于长针舒张左手拇、食指贴近穴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紧张④提捏左手拇、食指将穴位皮肤捏起来,右手持针从侧面刺入用于头部或皮肤薄、穴位浅的部位,如锁口、开关穿黄针也用此法进针法:①捻转进针法:毫针、圆利针②速刺~:宽针、火针、圆利针、三棱针③飞针法:类似速刺,一呼、二拍、三扎针④管针进针法② 针刺角度|:针体与穴位局部皮肤平面构成的夹角分为①直刺,90°(肌肉丰满处如巴山、路股、环跳、百会);斜刺,45°(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的穴位如风门、伏兔、九委)③平刺,15°(肌肉浅薄处如锁口、肺门)行针:为使病畜产生针感而运行针体的方法。

      得气:针刺产生的针感反应行针手法|:①提插:纵向行针②捻转:横向~③搓:单向地捻动④弹:用手指弹击针柄⑤刮:以拇指抵住针尾、食指或中指指甲轻刮针柄⑥摇:用手捏住针柄轻轻摇动针体行针间隔」:分为直接行针、间歇行针和持续行针针灸补泻与刺激强度:1. 白针术补泻|:①捻转补泻:右手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捻转针体为补,反之为泻②提插~:重、快插、轻、慢提为补,~③徐疾慢进针、快出针为补,~④开阖~出针后按揉、闭合针孔为补,~⑤呼吸~: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⑥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强度、缓和行针2. 其他针术补泻~|:火针为补,血针为泻3. 灸术补泻I:艾炷点燃后,不吹艾火,待其徐徐自燃自灭,火力微小而温和,灸治时间长,壮数较多,灸治完毕,用手按揉施灸部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者为补;反之为泻4. 刺激强度|:①强刺激:进针较深,行针幅度较大、频率较快②弱刺激:用于老弱幼病畜,及内有重要脏器的穴位③中刺激留针与起针:留针:得气后据病情需要把针留置在穴位内一定时间起针:针刺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针从穴位取出,分:①捻转起针法:押手轻按穴旁皮肤,刺手缓缓捻转针体,慢慢的退出穴位②抽拔~:押手轻按穴旁皮肤,也可不用押手,刺手捏住针柄,轻快拔出针体。

      施术间隔:白针、电针、艾灸、醋麸灸每日或隔日一次,血针、火针、醋酒灸3〜5日一次,夹气针、火烙一般不重复施术异常情况处理:1•弯针:顺弯曲方向将针取出2•折针:若折针断端尚露出皮肤外面,用左手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