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圳金融论文范文-浅析沪京深三地金融国际化比较word版下载.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5575949
  • 上传时间:2021-1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6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圳金融论文范文:浅析沪京深三地金融国际化比较word版下载沪京深三地金融国际化比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沪京深三地 金融国际化比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深圳论文的写作者 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近年来在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业发 展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金融业增加值突飞猛进,对全国的辐射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本文从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人才和金融环 境四个层面,对三地的金融国际化冃前状况进行描述,并与伦敦、纽 约、香港、新加坡等知名国际金融中心相互比较,分析总结沪京深三 地在金融国际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由此提出沪京深三地提升金融国 际化水平的一些政策倡议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国际化政策倡议1004-6623 (2012) 06-0065-04一、上海、北京和深圳金融国际化目前状况的国内比较(一) 金融机构国际化从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情况来看,上海具有较大优势,深 圳则远远落后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有131家外资法人金融 机构,其中有113家聚集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市上海和北京分别 有65家和32家,而深圳仅有16家深圳的16家法人金融机构主要 为合资基金公司,外资法人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分别只有4、0和2家。

      截至2012年8月底,深圳、北京、上海的外资银行分支 机构数量分别为78、139和126个,外资保险公司驻华代表处数量分 别为9、32和65个上海相对于北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合资基金公 司方面,上海的合资基金公司有20家,是北京的6. 67倍;管理基金 283只,占全国总数的60. 73%,是北京的4. 8倍;基金的总净值5720. 4 亿元,占全国总数的59.8%,是北京的4. 07倍2012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境外95家金融机构中进入中国内地 的有59家,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开设相关机构的分别为46、44和 12家,由此显示深圳在吸引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人驻方面与上海、北 京存在较大差距从本土金融机构“走出去”情况来看,北京遥遥领先于上海和 深圳北京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数量达到935家,而同期上 海和深圳分别只有35家和27家(截至2012年8刀底)从本土机构 国际化发展的数量上来看,深圳稍落后于上海,但是从本土机构国际 化发展的比例来看,深圳则要优于上海二)金融业务国际化上海、北京和深圳在金融业务国际化方面的表现各有优劣在 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上海与深圳均于2009年7月份启动试点,北 京则于2010年6月份启动试点。

      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北京和上海 较快,2011年末上海和北京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 长3.9倍和2.4倍,而深圳仅增长1. 8倍在QDII方面,深圳获得 QDII资格的法人金融机构数量约为北京、上海的一半,但是QDII的 总投资额度比上海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深圳在托管QFII基金数 以及托管QFII总额度这两项数据上为空白现有QFII基金的14家 托管行的总部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和上海,深圳仅有一家法人银行具备 托管QFII基金的资格在RQFII方面,深圳共有7家金融机构的在 港子公司获得119亿元RQFII投资额度,获得RQFII资格的金融机构 数量多于北京的3家,获得的投资额度远高于上海的69亿元三) 金融人才国际化在金融人才的国际化方面,上海的比较优势最大,北京稍次, 深圳垫底深圳在外籍从业人员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上均远远低于上海 和北京,外籍从业人员占比是上海的1/5,是北京的1/3在金融 专业人才方而,上海和北京持有国际金融从业资格证书的金融从业人 员分别为4500人和2700人,分别是深圳的7. 5倍和4. 5倍四) 金融环境国际化在金融环境国际化方面,根据新华社与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联 合研发的新华一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2012),上海、北京 和深圳的综合环境在45个国际金融中心中分别排在第16、第27和 第36位。

      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与上海、北 京大致相当,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仅相当于上海的36%、北京的 65%在国际知名度方面,根据PRI中国城市国际知名度排名,北京 在中国城市中国际知名度最高,上海则仅次于北京和香港排名第3 位,而深圳排名第9位;目前,与上海、北京、深圳结为友好城市的 外国城市分别有71个、45个和13个在创新环境方面,深圳的优 势比较明显,深圳在“福布斯2010大陆创新城市”的评比中排名第 一,而上海和北京分列第二、第四位;深圳的创新优势主要体现在超 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R&D经费投入强度,以及每年均排名国内城市 第一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在人居环境方面,根据英国经济学家信 息社(EIU)在2012年8月对全球140个重要城市的最新调查结果显 示,上海、北京和深圳分別排名全球第78位、第72位和第82位; 深圳在人居环境方面的劣势主要体现在教育环境及医疗卫生环境落 后于北京和上海,而生活成本则高于这两个城市二、 上海、北京和深圳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国际比较与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相比,我 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差距较大上海拥有外资银行 92家,仅相当于伦敦、纽约外资银行数量的36.9%和46%。

      中国内 地外汇交易量不仅大幅落后于英国和美国,也落后于香港和新加坡这 样的城市型经济体普华永道(PwC)的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的总体 税率(包含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收)为63.5%,远远 高于香港的24.1%、新加坡的25.4%、英国的37.3%和美国的 46.8%,这对于上海、北京和深圳吸引全球金融资本和金融人才集聚 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此外,上海、北京和深圳在国际知名度、国际化 语言环境、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初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与这些知名 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也有着较大的差距三、 结论及政策倡议首先,从整体来看,上海的金融国际化程度在三大全国性金融 中心中是最高的,北京次之,深圳最低;其次,从各分项情况来看, 上海的表现较为全面,在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金融人才的国际化这 两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北京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本土机构的 “走出去”发展以及国际知名度这两个方面,深圳则在RQFII业务以 及创新环境这两个方面具有较大的相对优势此外,综合国内外的比较结果来看,上海、北京、深圳这三个 全国性金融中心在国际化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对外资金融机 构的吸引力较弱,导致“引进来”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远少于国际知 名金融中心;二是实现跨国经营的本土金融机构比例较低,大部分海 外业务集中在少数儿家大型商业银行;三是专业的国际化金融人才紧 缺,外籍从业人员比例低;四是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国 际金融中心所必需的国际语言环境与宜居环境;五是资本准人度低, 总体税率较高,不利于资本和人才的集聚:六是缺乏成熟的国际金融 市场;七是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影响力较弱。

      上海、北京和深圳金融中心要进一步扩大其集聚、辐射能力, 发展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 由一是增强三地外资金融机构实力支持三地外资金融机构拓展业 务,支持中外资金融机构深化股权合作,引进国际多边金融组织二 是支持本土机构“走出去”发展建立健全本土机构“走出去”发展 支持服务体系,加强“走出去”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引导“走出去” 的金融机构优化海外布局和经营管理三是推动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集 聚加快培育本土国际化金融人才,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完善国际化金融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营造国际化的金融环境 加强三地金融业的国际交流推介,推动三地在人居、语言、法治、公 共服务等方面与国际全面接轨五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和税收制度改 革在深圳前海试行利率市场化和税收制度的改革,积累经验,逐步 推广至全国六是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支持上交所、深交所的 国际化发展,建设区域性国际化要素市场,逐步放松外汇管制推动外 汇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七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逐步扩大人 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人民币产品开通 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