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力《古代汉语》双宾语句.docx
3页王力《古代汉语》双宾语句 叙述句之双宾语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如: 《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 《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叙述句如:双宾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今天先学双宾语句 所谓双宾语,就是一个谓语动词带了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称为间接宾语,因为离动词近,现代汉语叫它近宾语,表动作行为的关涉对象,一般指人第二个宾语称为直接宾语,离动词远,现代汉语叫它远宾语,表动作行为的支配对象,一般指物或事其结构形式为:“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双宾语在现代汉语里很常见,如:给他一本书、拿给他一百零一元、问他两个问题、叫他老张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比现代汉语复杂首先,跟现代汉语一样,含有“取予、询问、称说”等义的动词都能带双宾语 1.“取予义”动词带双宾语 古代汉语的取予义动词有“赐”、“与”、“授”、“予”、“归”、“遗”、“贻”、“偿”、“藉”、“赍”、“取”、“夺”等如: ①《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
②《左传·哀公十七年》:“活我,吾与女璧与,动词,给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卫庄公说:救活我,我给你玉璧 ③《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④《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紾,zhěn,扭折任国有个人问孟子的弟子屋庐子:“礼仪和吃饭哪一样重要?”屋庐子说:“礼仪重要娶妻和仪礼哪一样重要?”屋庐子说:“礼仪重要那个人说:“按照礼仪找吃的,就会饿死,不按礼仪却可以吃饱,那还一定要礼仪吗?按照亲迎礼,就娶不到老婆,不按照,就会娶到老婆,那还一定要遵守亲迎礼吗?”屋庐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去问孟子孟子说:“拿吃的重要方面和礼仪的细节比较,当然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方面跟礼仪的细节比较,当然娶妻重要你告诉那个人:扭住哥哥的手臂,抢走他的食物,就得到吃的不扭,就得不到吃的,那还会去扭吗?翻过东邻的墙,去牵拽人家的闺女,就得到妻子不牵拽就得不到,那还会去牵拽吗?”不能扭,不能拽孟子想说的是:礼仪、食物、感情,内部都有不同的大小轻重,不能因为不恰当的对比就怀疑礼仪的重要性) ⑤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现在抛弃百姓去资助帝国,拒绝宾客而让他们服事诸侯,使天下士人退缩而不敢西进,裹足不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寇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啊 藉,动词,借赍jī,动词,送 2、“问告义”(即询问、告示)动词带双宾语 古代汉语的问告义动词有“语”、“告”、“示”、“教”、“问”、“谓”等例如: ①《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②《左传·哀公十七年》:“既入焉,而示之璧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