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词古今异义.ppt
45页文言文阅读之实词——实词古今异义考试说明要求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五、筛选文中的信息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词古今异义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2 2、分辨单音词和复音词3 3、注意一词多义4 4、注意常见的通假字5 5、注意实词的活用实词古今异义注意词的古今异义实词古今异义一、了解古今词义变化情况1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牧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 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正是由于这些词的意义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才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实词古今异义2 2.迥异(词义转移)行李:古义是“出使的人”,今“行李”指出门时携带的东西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 .僖公年》字:“字”古指“生孩子”,今指文字如: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 .中山经》涕:涕:上古指眼泪,不指鼻涕。
如:涕满匡而横流《史记. .淮南衡山王传》闻:闻:古义是“听到、听见”,今义由听觉义转为嗅觉义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实词古今异义牺牲:牺牲:古义(特别是先秦)指祭祀用的牛羊豕今义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十年》狱:狱:古义指诉讼、诉讼案件,今义指“监狱”如: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 曹刿论战》) )烈士:烈士:古指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或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是活着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是死去的人 如: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庄子·秋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厦门行》 实词古今异义3 3.微殊 这类词古今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类词数量多是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A A、轻微转移步:古今均指脚跨出去的距离,但今指一只脚向前挪动的距离,与“跬”同,古言“步”等于今天两步如:一举足为跬,再举足为步劝:古义是从积极方面的鼓励、劝勉,今义是劝说、劝止如:《荀子》“劝学”,是鼓励学习 《鞌之战》:“赦之,以劝事君者。
是赦免逢丑父鼓励对君尽忠实词古今异义B B、词义扩大 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小到大,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好:古义指女子貌美后来泛指一切事物的美好《史记·滑稽列传》:“是女子不好江、河:先秦时是专有名词,指长江、黄河,后来“河”泛指北方水系的河流,“江”泛指南方水系的河流;再后来,“江”、“河”就混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实词古今异义C C、词义缩小 丈夫:古义除指配偶中的男方,还可指“成年男子”和“刚生下的男孩子”,后来专指配偶中的男方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触龙是大臣,甚至也可称“丈夫”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勾践灭吴》)实词古今异义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今义只指家庭中有婚姻关系的族外亲属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 )购:[ [古义]①]①动词 ② ②动词 [ [今义] ]购买如:①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指南录后序》) ②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
《病梅馆记》实词古今异义兄弟:古义兼指姐妹今义缩小,只用于男,指哥哥和弟弟 如: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万章上》祖父: [ [古义] ]祖辈和父辈 [ [今义] ]父亲的父亲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实词古今异义D D、词义强化(词义由轻而重)处分:古义是“处置、安排”,今义是“处罚、惩罚”如: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任专?” (《孔雀东南飞》 )诛:本义是谴责、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如:“于予与何诛?” 《论语·公冶长》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史记·廉蔺列传》实词古今异义E E、词义弱化(词义由重而轻)怨:古义“怨恨”今义为“埋怨” 《汉书·朱买臣传》:“买臣深怨,常欲死之憾:古义指怨恨,后来表遗憾,词义由重而轻 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左传·宣二年》 实词古今异义F F、词义色彩的变化卑鄙:本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是中性词 今义表示言行恶劣,不道德,变为贬义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侵:古义是指一种进攻方式,是中性词。
今义指非正义的军事行动,是贬义词《左传·庄2929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春春秋秋》》和和《《左左传传》》作作者者立立场场是是尊尊鲁鲁的的,,但在记载鲁国对别国用兵时,常用但在记载鲁国对别国用兵时,常用“ “侵侵” ”,这很说明问题这很说明问题实词古今异义爪牙:本是禽兽寻找食物、保卫自己的工具,借喻而为武臣、猛将现在是贬义词如: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 .李广传》 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资治通鉴》谤:上古是个中性词,指一般的批评、议论,并不一定含恶意后来有了“诽谤”义,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 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 .齐策》 实词古今异义二、辨析古今词义异同的方法 1 1.注意词语间的对应关系穷:“穷”古义指困窘、不得志,没有出路,它与“达”是一对反义词现代汉语中与“富”是一对反义词,而古代“富”与“贫”是一对反义词《论语.学而》: :“贫而乐,富而好礼《孟子.尽心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实词古今异义2 2.注意语素、成语、方言中保留的古义A A、有些词的古义虽然在今天并不单独使用,但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语素,它还保留了古义。
“谢”的“道歉”义,在“谢罪”中仍然保留 “去”的“离开”义,在“去世”“去职”中仍然保留实词古今异义B B、成语中保留了许多古义金城汤池:金,指金属;城,城墙;汤,开水;池,护城河意思是象金属铸造的城墙,象开水翻滚的护城河形容城防坚固严密,不易攻破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走(跑)马观花、感激涕(泪)零(落)、不虞(意料)之誉、无声无臭(气味)、延颈企踵(脚后跟)、狼奔豕突(急速向前冲)、口诛(谴责、声讨)笔伐实词古今异义C C、方言中保留古义秀:本义指谷物吐穗开花《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今东北农村俗谚:“六月六,看谷秀保留此义汤:古义是热水、开水《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今江浙方言把洗脸的热水叫“面汤”,把灌贮热水暖被窝的铜器或瓷器叫“汤婆子” 实词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的双音词举例1 1、中心今义:①①文章的主旨;②②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②②事物的重心|古义:心里 z 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实词古今异义2 2、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 着 ,z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3 3、指示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古义:指给人看z例如:壁有瑕 ,请指示王 (《廉颇荫相如列传》) )实词古今异义4 4、行为今义,举动 |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 )5 5、以为今义:认为 |古义:以,把;为,当做z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实词古今异义6 6、可以今义:能够 |古义:可,可以,能够;以,凭,z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曹刿论战))))7 7、从而今义:连词 | 古义,从,跟随;而,而z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实词古今异义8 8、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 古义:终于达到z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 )9 9、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 古义:刚刚开始z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实词古今异义1010、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z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1111、以往今义:从前 |古义:而往……。
z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词古今异义1212、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 |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z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1313、具体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 |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z例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实词古今异义1414、智力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古义:智,智谋;力,力量z例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六国论》) )1515、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z例如: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词古今异义1616、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z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1717、于是•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在这件事(上)–例如:吾祖死于于是是,吾父死于于是是 (《捕蛇者说》) )实词古今异义1818、非常•今义:很、大( (副词) ) •古义:意外事故( (名词) )。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非常常也 (《鸿门宴》) )1919、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绝境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实词古今异义2020、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不要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2121、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褒义) )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 (中性) )–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用心一世 (《劝学》) )实词古今异义2222、更衣•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2323、殷勤•今义:热情 ,周到 •古义:关切、问候–例如: 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殷勤勤之意 ( (《赤壁之战》) )实词古今异义2424、往往•今义:常常 •古义:处处–例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陈涉起义》) )2525、何苦•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实词古今异义2626、其实•今义:实际上( (副词) ) •古义:①①它的果实–例如:叶徒相似,其其实实味不同 (《 宴子使楚》) )•②②那实际情况–例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其实实汉贼也 (《赤壁之战》) )2727、垄断•今义:把持独占•古义:山川阻隔–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垄断断焉 (《愚公移山》) )实词古今异义2828、左右•今义:①①大致范围( (方位词) )②②控制( (动词) ) •古义:侍从,近臣–例如:左右左右欲刃相如 (《 廉颇蔺相如列传》) )2929、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结扎束缚、整装–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结束束而出 (《冯婉贞》) )实词古今异义3030、约束•今义:限制 •古义:信约–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约束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131、宣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 古义:公开扬言–例如: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廉颇相如列传))))实词古今异义3232、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
• 古义:①①勾结–例如:因其富厚,交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 )•②②互相遮盖–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交通通 (《孔雀东南飞》) )3333、扶老•今义:扶着老人 •古义:拐杖–例如:策扶老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辞》) )实词古今异义3434、老子•今义:①①父亲;②②自我的粗俗称谓•古义:老年人–例如:遥望老子老子杖藜而来 (《中山狼传》) )3535、一毛•今义:一角钱 •古义:①①一根小草: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一毛毛,其如土石何! !( (《愚公移山》) )•②②一根汗毛例如:拔一毛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尽心》) )实词古今异义3636、丈人•今义:岳父 •古义:①①老年人例如:愿丈人丈人一言而生 (《中山狼传》) )•②②长辈例如:汉天子,我丈人丈人行也 (《苏武传))))3737、风流•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风流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②繁华的景象 例如:风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例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风流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 )实词古今异义3838、学者•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例如:古之学者学者必有师 (《师说》) )3939、地方•今义:①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②民间;③③地区 •古义:①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地方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②②大地的形状是方的–例如:‘天圆地方地方 (《淮南子·天文训))))实词古今异义4040、山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①①战国时指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 例如: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②②两汉时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例如:晋兵行下山东山东 (《史记·晋世家》) )4141、人情•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古义:人间的普遍情况–例如:人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论贵粟疏》) )实词古今异义4242、致意•今义:表示问侯 •古义:表达心意–如:其存君举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致意意焉。
(《屈原列传》) )4343、反复•今义:重复 •古义:①①扭转形势;–例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反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列传》) )•②②书信往返–例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反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 )实词古今异义4444、慷慨•义:大方 •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例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慷慨,上下颇惊动 (《指南录后序》) )4545、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实词古今异义4646、南面•今义:南边 •古义:面南而坐,即称帝–例如: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南面面而制秦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4747、老大•今义:长兄,长子 • 古义:年龄大–例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老大大嫁作商人妇 (《 琵琶行》) )实词古今异义4848、可怜•今义:值得怜悯 •古义:①①可爱 例如;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4949、逢迎•今义:奉承、拍马。
•古义:迎接–例如:新妇识马声, 蹑履相逢逢迎迎 (《孔雀东南飞》) )实词古今异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