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词头、词尾.pptx
52页虚词“唯” 虚词“夫”虚词“其” “唯”“惟”“维”的基本用法 唯、惟、维三字的本义 唯、惟、维三字在先秦典籍中的使用情况 唯、惟、维三字的混用情况 现代汉语中“唯”“惟” 的混用主讲人:杨莉斯PPT制作:何冠瑶、杨莉斯一、“唯”“惟”“维”的基本用法 作为句首、句中语气词使用位于句首句首的三种用法1.表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惟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尚书洪范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召南鹊巢惟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尚书泰誓上(这种用法多见于“惟”“维”二字,少见于“唯”)2.表示期望的语气阙秦以利晋,唯唯君图之左转僖公三十年唯唯荆卿留意焉战国策燕策三(这种语气词一般都写作“唯”,不写作“维”,写作“惟”的也比较少3.帮助判断语气唯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转僖公四年(这种用法一般都写作“唯”位于句中句中的用法句中语气词主要用来引出谓语,加强肯定的语气蚩尤惟惟始作乱尚书吕刑黍稷非馨,明德惟惟馨左传僖公五年髧彼两髦,实维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周虽旧邦,其命维维新诗经大雅文王(这种用法一般见于“惟”和“维”,多见于尚书和诗经)二、唯、惟、维三字的本义唯:“唯,诺也从口,隹声以水切” 本义:急声应答声。
惟:“凡思也从心,隹声 本义:思考;思念维:“车盖维也从糸隹声 本义:系物的大绳三、唯、惟、维三字在先秦典籍中的使用情况6部“唯”字占绝对优势2部“维”占绝对优势2部“惟”占绝对优势四、唯、惟、维三字的混用情况作为语气词,三者处于混用状态作为范围副词,“唯”与“惟”通用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唯王后书 左传宣公二年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惟群臣赖之 左传宣公二年这里的“唯”和“惟”都是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相当于“只、独、仅仅”等意义在“考虑”“计度”义上, “维”与“惟”通假从语源上看,说文:“惟,凡思也”,义为思考维”,从糸,义为系物的绳子所以在表示考虑的时候,“维”是通“惟”的惟”是正字,“维”是通假字五、现代汉语中“唯”“惟” 的混用“唯”“惟”混用的原因唯 we 副 单单;只:一无二只是:他学习很好,身体稍差惟1 we 同“唯”( we)惟2 we 书 助 用在年、月、日之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二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惟3 we 思考,想 “夫”的语源 “夫”的用法及语法化 “夫”的语法功能主讲人:朱玉琳PPT制作:汪庆子、戚媛莎“夫夫”的语源的语源说文解字中说:说文解字中说:“夫,夫,丈夫也。
从大,一以象簪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男子已冠之称也男子已冠之称也由此可见:由此可见:“夫夫”的本义是的本义是“丈夫丈夫”,即成年男子的意思即成年男子的意思夫夫”的用法及语法化的用法及语法化1.作为名词作为名词2.作为代词作为代词3.作为助词作为助词4.作为语气词作为语气词5.语法化及语法化及“夫夫”的语法化过程的语法化过程一、作为名词一、作为名词1.成年男子的通称成年男子的通称(1 1)鄙夫夫反是荀子儒效(2)此匹夫夫之勇,敌一人者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2.女子的配偶女子的配偶(1)未己,夫夫齁声起口技(2)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夫陌上桑3.名词语素名词语素普通名词:大夫、夫子专有名词:灌夫、周亚夫二、作为代词二、作为代词1.称代用法称代用法(1)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本,大哉居乎!夫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尽心章句上2.指示用法指示用法(1)予观夫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2)非夫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黄生借书说三、作为助词三、作为助词1.句首语助词句首语助词(1)夫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2)夫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2.连接意义连接意义(1)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夫是之谓人袄荀子 天论(2)“吾王之好鼓乐,夫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四、语气词四、语气词1.感叹语气词感叹语气词(1)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孔子世家(2)有以也夫! 长沙王者, 著令甲, 称其忠焉惠 景间侯者年表决断决断词“也也” +语气气词“夫夫”(3)河不出图, 雒不出书, 吾已矣夫!孔子世家(4)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 夫!” 论语子罕决断决断词“矣矣” +语气气词“夫夫”什么是语法化?什么是语法化?“夫夫”的语法化过程的语法化过程名词向人称代词的发展人称代词向指示代词的发展指示代词向句首语助词用法发展句首语助词向起连接意义作用的助词发展“语法化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夫夫”的语法功能的语法功能一、名词一、名词性成分前失去指别性的性成分前失去指别性的“夫夫” “夫”字可以用在表示类别或者抽象概念的光杆名词前, 如“山、人、民、君、仁、礼”等,此时并不是特指某个客观实体,失去了指示代词的典型语义特 征对比性和强调性,而拥有作为定冠词的功能。
1)a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夫人之力不及此 左传僖公三十年 b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夫人愁痛,不知所庇 左传襄公八年(2)a王独不见夫夫蜻蛉乎?战国策楚策四 b子独不见狸狌乎? 庄子逍遥游二、引导二、引导小句的小句的“夫夫”1. “夫夫”的统摄作用的统摄作用“夫”字有引领复句中小句的功能,以“夫”统摄宾语,能使结构关系显得清晰而均衡1)君子知夫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劝学(2)此明夫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3)夫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史记苏秦列传(4)夫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传 2. “夫夫”的的连接连接作用作用以“夫”引领的片段,意义上有停顿但没有结束夫”在具有统摄功能的同时,还能使两个小句之间结成多种意义关系句中有时还有关联词语和“夫”照应,如“则、况、故、是故、是以”等这种具有连接作用的“夫”,即杨树达所谓的“提起连词” 或“提挈连词”1)夫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2)夫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三十一章在“夫”引导的分句的后面,一定有申说内容。
分句之间含有多种逻辑关系,句子的重心还是在后面在复句中“夫”的作用依然是引导或连接,它所引分句可表示假设、条件、原因、让步、评断、推论、结果假设、条件、原因、让步、评断、推论、结果等意思此外,还有一些副词、连词与“夫”常常结合,甚至被当作复复合关联词合关联词,如“且夫、况夫、今夫、若夫、至夫、唯夫、则夫”等虚词“其”字探源虚词“其”作语气副词虚词“其”的其他词性主讲人:钟燕玲PPT制作:付苏文、钟燕玲、刘凤“其”的溯源说文解字:“箕,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属皆从箕其,古文箕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其,假借为助语之词,又发声之词段玉裁注:“经籍通用此字为语词语气副词“其”的用法与本义无关,是一个假借字一)表示推测判断(一)表示推测判断语气语气“其”表示推测判断语气,即说话者对事物的性质、属性、发展趋势或变化等做出推测或判断,大致相当于“大概”、“恐怕”、“还是”等,含有不太确定的语气多与“乎、与、也、矣”等词连用例如:“其恕乎!”(论语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三国,2)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二)表示反诘(二)表示反诘语气语气“其”表示反诘语气,即说话者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相当于“难道”、“还”等。
“其”用于谓词性结构之前,有时与句尾语气词“乎”、“哉”、“邪”等配合使用,不与句尾语气词搭配时,反诘的语气更为强烈其真无马邪?”(马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三)表示希望或命令等祈使(三)表示希望或命令等祈使语气语气“其”表示祈使语气,即说话者对听话者发出命令、提出希望或劝诫等,可译为“请”、“务必” 等,或不译 “其”用于主谓之间,或用于谓词性结构之前,较少与句尾语气词搭配使用 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孝文本纪)平公曰:“寡人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究之论衡,910)(四)表示疑问(四)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其”表示说话者的疑问语气,用于疑问词之前或之后,没有疑问词则主谓之间,多与句尾语气词“也”、“乎”、“哉”等搭配使用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周本纪)“曰:国无主,其能久乎?”(吴太伯世 家)如必有命,何其秦、齐同也?(论衡,45)(五)表示决心或(五)表示决心或希望希望“其”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愿望或决心做某事,有时含有坚决、决绝的语气,可译为“将要”,用于主谓之间,多于句尾语气词“矣”配合使用何以恤,我其收之 (襄公二十七年)“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矣!”(襄公三十一年 ) 叔向曰:“齐其何如 ? ”(召公三年) 吾其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
裴注,230)“其”作代词“其”作代词时,可作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特指代词等四种代词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我们”“我的(我们的)”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你的”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其”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在句中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他们)”“它(它们)”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也游褒禅山记2、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其”作代词指示代词:可指代个别的人或物,也可以代指多数一般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特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其中”“那中间的”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其”作连词“其”作连词时,可以做假设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等。
假设连词:用如古汉语的“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如”“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选择连词:用于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问句,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或者”“还是”“是(还)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作连词其除了作假设连词、选择连词外,还可以做承接连词1、用来连接单句中词和词组之间的关系,表示顺承关系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2、用来连接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表示事理相承,用同“则”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战国策魏策“其”作助词“其”作助词时,可以做结构助词、语气助词作结构助词时,用法同“之”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构成偏正词组或将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屈原离骚“其”作助词“其”作语气助词时,用在句中起舒缓或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可不翻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其”作介词“其”作介词时,用于句中补语之前,相当于“于”,常与“于”互文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史记滑稽列传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史记刘敬叔孙通传“其”作副词“其”作副词时,可以做时间副词、语气副词、祈使副词、肯定副词、程度副词等。
肯定副词: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可能性、必然性的确认,在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