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艺术风格.docx
3页莫言艺术风格 结合作品论述莫言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莫言小说的语言艺术 (一)、以绚丽的色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 “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的含义”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从其小说题目就可见一斑: 《红高粱》、《红树林》、《红蝗》、《白棉花》、《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白狗秋千架》等五彩缤纷的色彩的广泛运用是其小说的亮点之一他常用于描绘风景,显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用来描写外貌、描述心理、刻画人物形象 在五颜六色中,莫言对“红”与“绿”两色赋予独到的内涵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原本具有诸如热情、力量、神圣、尊贵、权威、喜庆等丰富语义而 莫言在小说中却用红色营造一种悲感氛围 绿色,有青春、生机、智慧、希望的象征莫言颠覆了传统的意义,以绿色表达落后愚昧、脏乱卑贱、愤激不安、灾祸死亡等意蕴 例如《欢乐》文中以对“绿色”的痛恨表达对落后肮脏的生存环境的强烈不满 莫言还善于以缤纷的色彩意象的叠加,来创设一种令人上气不接下气的窒息氛围,以叙写某种思想与感受例如《秋水》)作者用应接不暇的色彩的堆砌,展示人类生存环境的拥挤不堪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难以忍受的躁动和喧嚣,以表达无数鲜活的生命被现代文明所淹没的无奈和悲哀。
(二)、打破语言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出机杼,新人耳目 莫言小说的语言给人一种新鲜感,他善于打破语言的常规,创造性地对固有语言重新进行一番排列组合,使其在特殊的语境中生发出崭新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莫言对语言的运用可谓挥洒自如、妙语连珠,能够信拈成语,组出新意 如:这个人的脸象一条漫长的道路,路上铺满了土黄色的灰尘,灰尘中弥散着狡诈的狐狸气味 《红高粱家族》) 以漫长的路比喻八路军的脸,又由路联想到灰尘及狐狸气味,从而描画出一个久历跋涉、满面灰尘、劳累而又不乏聪慧狡黠的人物形象,生动贴切地呈现出其人留给作者的初次印象,吟之回味无穷 (三)、语言的叙述风格雅俗共赏,斑斓多姿 力求语言风格的丰富多样,是莫言小说的特色之一 1.诗意的书写自然景物在莫言笔下淡雅明丽,色彩柔和,情调浪漫如:如果时令是五月初,河堤上槐花凋谢,水面上仿佛落了一层霜,使你看不出河水在流动哩 《流水》) 2.酣畅淋漓的叙述莫言有些小说的语言,如长江大河波涛汹涌、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又快又急,层出不穷,魅力独具 3.幽默诙谐莫言小说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正儿八经的严肃叙述中,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这是一种感知思考之后方可有所反应的有着深邃蕴含的幽默,不仅仅是博人一笑。
如: 《生死疲劳》第三十一章,写常天红为了配合高密县养猪运动创作《养猪记》,小说写他“调动了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让猪上场说话,让猪分成两派,一派是主张猛吃猛拉为革命长膘积肥的,一派是暗藏的阶级敌人猪,以沂蒙山来的公猪刁小三为首,以那些只吃不长肉的‘碰头疯’们为帮凶猪场里,不但人跟人展开斗争,猪跟猪也展开斗争,而猪跟猪的斗争是这出戏的主要矛盾,人成了猪的配角在这里,诙谐的语言传递着犀利的讽刺,笑声背后可能有辛酸或别的牵人心肠的东西这,就是莫言语言的风采之一 4.乡土气息浓厚莫言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方言语汇 莫言对农村、农民情有独钟,他的作品追求真实,喜欢呈现原生态的语言,对山东高密的方言运用尤为突出,使作品语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父亲从褡裢里摸出十个咸蛋,放在桌子上 《冰雪美人》) “褡裢”是北方乡间农民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一种布袋,它搭在肩膀上,前后各一个口袋,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