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20字一千零一夜读后感50字.doc
30页一千零一夜读后感20字一千零一夜读后感50字 导语:一千零一夜读后感50字,结果就收到了一份诚意满满的读后感.在整理这位朋友的文章时,... [一千零一夜] 刚开播那几集的一些剧照,那是道长带着黑斗篷黑帽...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50字 记得上次整理出 道长书单第二辑 时,顺嘴和大家说了一句欢迎投稿读后感,结果就收到了一份诚意满满的读后感 在整理这位朋友的文章时,找回了资料库里 [一千零一夜] 刚开播那几集的一些剧照,那是道长带着黑斗篷黑帽子,穿过____的北京深夜的日子如今已是____,北京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大雪不知纷扬了几回,而道长依旧穿行在北京深夜,从《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个故事开启夜开始,走过四季,走到了第71夜,也许真的可以走到天荒地老 经常有人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谢谢有这么好的节目,感动于坚守和坚持,但其实我们也异常欢喜于——有你们这样的朋友相伴 收到的这封读后感长达上万字,今天分享第一部分给大家,让我们和这位读者一起,回到那些跟随道长读书的日子 关于『看理想』中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 ◆ 边看边写,写得随意,不成文章 ◆ 1-51夜的19本书,我用11,500个键盘字打入夜色丢失的月光里。
写在最前:一件或几件小有意思的事 看第一集的时候我还在学校的木板床上坐着,等待几天后的毕业典礼那时看到街上熟悉的景致,不觉仔细追踪起来这是那里,当发现儿童医院-金融街-车公庄这一动线时,惊喜,因为这恰巧是自己高中上下学的动线,当然我从没有在夜深人静的寒冬里于此驻足,就算高三顶多是九点多的夜色下匆匆骑车而过第二本书也就是第四夜,开始在鼓楼后海一线,那是自己从小蹦跶长大的地方,每一处的墙我几乎都认得通过视频让自己重新地、慢慢地审视这座城市的夜晚,好美 第六夜《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一),望京soho 想起曾经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还会在视频中紧盯住梁文道的脸,一只耳朵给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另分一只耳朵给夜晚来临了坐在房间里静听的我的心,一面听他念书听他说理想,时而遇到念错了音的字我会笑笑,原来道长也回念错字音啊(如04夜的“垣”字),一面听房间里的回音和窗外偶有从街道上刺透空气的鸣笛安静下来,更有别致的情绪别致吗,或别无二致吗 第四夜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 剧照 你看着除了梁文道以外的人出现在镜头里,有些人因为行色匆匆而难以发现这些镜头,有些人发现镜头后下意识地躲避,甚至你可以看到有些人停下脚步在思考的那几秒,也许他正在琢磨如何才能最少的出现在镜头里,一面自己不必上镜,一面也不必担心是否打扰了别人的拍摄。
镜头将人定格,从而放大,于是通过这些镜头捕捉并呈现的一张张脸上的表情,你看到疲惫、看到稚嫩、看到喜悦、看到好奇……直至看到面无声色,这一切丰富得像是布了一席好酒好菜,地为桌,天为盖 1.《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美](1-3) 这是一本很熟悉的书从小李子演得电影开始,到在文学史的书里反复地见,所谓“美国梦”与“垮掉的一代” 在初始听到__梦时,我还不知道文学词典里的“美国梦”当__梦和美国梦拿到同一个层面上并论而比较的时候,会隐隐有一种担忧这是__在复刻其他发达国家进步的道路吗,经济是泡沫吗,政治是浮浮夸下的海口吗,文化是青黄不接一代不如一代的悲哀吗,我们还能有思想吗我不点问号,是因为不敢去问自己这些问题,但有时往往我们就是缺少这种提出问题的勇气 初接触盖茨比时我以为这只是位浪漫地追求心仪女孩的公子哥首先原有判断一点有误,就是盖茨比不是一个公子哥,据说他是位靠勤劳奋斗发家致富的人,这个据说,是据书中的见证者尼克所说,还是据梁文道所说,不重要,因为我的据说只是为了表明我还没完整看过这本书我只是在突击考试的外文选中看了一小节选段 倒转回从自己出发,谁没有一个梦想,谁不在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着。
我们或许还在努力为了逃出物化的桎梏,可欲望横流,这大概就是“了不起”这个形容词的由来,赞美人也赞美这架由无数人组成的社会绿灯亮着,你抬头望望这座城市傲慢的天际线,别傻了,快过马路吧 2.《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普利莫·莱维[意大利](4-5)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一上来,我便被这句话深深触动,有一种毛孔急剧收缩的感觉我从来没有想过诗会与残忍挂钩,在我的世界里,诗那样浪漫,就算饱含现实意味的诗一样浪漫,诗那样简单、诗有未丰的羽翼,如何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忍相联系 后来,你知道,因为人性中潜藏着的负向的兽性 第四夜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 什刹海 我不知道该怪罪于少不更事还是自己畸形的美感,我很是喜欢炮火,也曾喜欢阅读二战纪实,无论是书籍还是影像甚至连《唐顿庄园》这么一个电视剧,在战争背景没有彻底出现前都无法吸引我的兴趣作者作为遭受迫害的犹太人而感到羞耻,我却曾为战争而兴奋甚至血液沸腾,我在听着那剥离地展现着的赤裸裸的人性,让我毛骨悚然记得听杨奎松的讲座时,他介绍过一本书叫做《我们都是食人族》,大陆是买不着的,但我格外感兴趣我也在怀疑着自己,究竟如此远离战火的我,再看几十年或者百年前的狼烟流弹,我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置身事外,以看客的身份去重读这段历史。
我们每个人都是此刻现实的见证者,这一秒永远是前一秒的历史化身,在我追求着文学和艺术、渴望享受生活的时候,同一个地球上的某处正在有人为了生存而斗争,在饥寒和伤痛中苟延残喘那张震惊全球的3岁难民男孩趴伏在沙滩上的照片,他的红体恤,入眼生疼 最后,回到了文明,文明的背面就是野蛮,一切混沌在矛盾之中,无边无际地散开 3.《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保罗·索鲁[美](6-7) 虽然旅行已然是个稀松平常的话题,但是旅行文学却是个有趣但冷门的类别我从未读过一本真的可以算做旅行文学的作品,但听梁文道讲后,我觉得这很日常 我喜欢坐火车,最好能坐在车窗旁的位置,有一间小桌子可以趴着,也有火车的铁皮可以将头靠着,主要的是可以不加入别人的脸望见风景,只是经过深色的树林或是隧道时能在玻璃中看见邻座的倒影但我也喜欢坐飞机,喜欢享受不可以飞翔的梦想成真,只是怨窗子太小,风景太单一,大概是我不常出远门的缘故,天空和云朵我还看不腻 第七夜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二) 剧照 从细节出发,还原个人眼中的最真实,应该是这位作家通过这本书想传达的旅行的意义曾经坐在天津站,很放空地观察过来来往往的人,构思过一个小说,都是最常见的人组成,没有太大的特色,至今仍未提笔,可能心境也不复当年,但还需要经历,留心着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即将赋予自己的可能。
而旅行的意义是个老生常谈的事情,优酷也还有一档叫做《侣行》的节目已经做了三季,那对璧人由情侣走向夫妇,各种用生命冒险式的旅行,不是常人可以接触并且能承受下的旅行,战火、核辐射、恐怖袭击、火山爆发、环球帆船航海……他们结伴完成创举,要的是有人一路同行,要的是份共同经历这是旅行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无比较也无高低孤独地走,也有着冒险性的致命魅力 4.《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杨牧[__台湾](8-9) 当时刚在优酷界面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有一份震慑公理和正义是一年前自己在面对压迫时,屡屡提出又怀疑的东西我觉得这世界本没有公理和正义,更不应对此再产生问题 我爱谈诗,因为诗简单,只要有情感 第八夜 《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一) “籍贯教我走到任何地方,都带着一份与生俱来的乡愁”,大概这句话就在表明台海问题了,我喜欢这句,是和余光中的乡愁完全不同的感觉听到后来,在虚假的阳光下,倒挂的蜘蛛在结网,这样的画面也令我产生疑问,蜘蛛会愿在太阳下织网吗,尽管是虚假的阳光这牵连起另一件事情,通过经历、审慎思考后行文的重要性所以我只是疑问,并不是指责艺术的想象和夸张,毫无疑问这是合理的。
那么回归到诗题中的问题,这大概是只有年轻人才会并且才能进行的提问,提问的对象也一定可以承载着他苦涩挣扎后的盼望我们都期待着一个更好的世界或者一个更好的时代,那里布满鲜花和阳光,那里存在着普遍性的公理和绝不容置喙的正义,面对邪恶有铜墙铁壁,面对腐败有摧枯拉朽之力虽然那只是一个幻影式的理想,但人活着,大概总要相信点什么无谓内心的苦痛,走,便要一直地走 说一句和内容无关的题外话好了,从第九集开始的配乐我格外喜欢 5.《人间词话》王国维(10-13) 这本书大约是这一千零一夜里最熟悉的一本了从初中开始,老师们在讲古诗词时便总绕不开这本书,“意境”也更是考试里躲不开的一个词无论是“造境”,还是“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一类,早便烂熟于心,尽管中学的时候可能只是一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半吊子姿态也听闻过王国维的自杀故事,这要归功于初中班主任大概很喜欢这本词话,为王国维和他的这本书开过专门的一堂课,我现在仍记得老师双手撑在讲台上念诗的样子,当然高中老师也有讲,讲的是那“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 熟悉归熟悉,可是当时我也并不知道《人间词话》竟是成于王国维20岁左右的年纪,在如今看来这样青年,才子狂妄,20岁便要谈人间漫漫洪流洗练过的箴句了,但重点是人家谈得好。
也不知道古人原来并不看重词的因为在我看来,词的美远高于诗,虽然知道是唱曲儿,但自己品词的心态从来未作古 其实这四集,放到高中我会赞叹,和考试的东西有太多不同但现在大学已经毕业,道理懂得稍多了,只是并没有将拥有的认识做出一个系统的提炼看到最后,梁文道说得很多话都是我想说的看很多作品和文章都有陈词滥调之感,当然自己也还远不能免俗只是在文字上,若再难超越,如何创新呢,可能便要删繁就简,追求一个“不隔”了吧真实场面、真实情感,方能动人,动人也要先动自己 第十夜 《人间词话》(一) 中关村 最后的题外话这个系列前两集讲在中关村,附近大学林立,年轻人汇集,于是渐渐看到很多人都认出了梁文道看到第一集里,梁文道很是可爱,或许在立交桥上被太多人近距离盯着,要比往日多打了些磕巴 另外,说王蒙讲这个时代有段子和现在文人嫖妓要上央视认错时的调侃前者令人悲哀,后者当然不是说嫖妓是个什么三观中正的行为,只是国家的喉舌关于文化的态度确是正受到钳制 第十一夜 《人间词话》(二) 6.《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法](14-15) 恕我再次孤陋寡闻了,我不知道这人,对不起了别人眼中自己文青的形象恍惚中,误以为是劳伦斯的作品,我把它和《儿子与情人》搞混了。
我又开始反思自己的读书态度,究竟在这段考研过程中,不读自己最喜欢的而去读大纲要求的,会不会造成物极必反我知道我并不开心,也很难真正读进去 第十四夜 《情人》(一) 豆瓣读书和电影是一个很好的玩意,回溯一下自己的所读过的书和看下的电影我会发现电影,我会轻而易举地列出上百部,但是书,抛开小时候读下的青春文学,书架上现成摆着的我只找到了50余本读过的书,据说知乎大神已经完成5000本了,人家顶多也就比我大10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果然只是存在在别人的世界里,和我无关 自恋,我不是一个自恋的人我甚至自卑我不觉得自己美好,甚至心里勾画的完美名字是同自己个性完全相反的,遥远不可及 我好喜欢书的语言,不知道应该归功于作者,还是译者总之,我有去读这本书的欲望甚至也想去看看同名的电影 . . . 未 完 待 续 附 《一千零一夜》书单第一辑 《一千零一夜》书单第二辑 再附 冰山、无知、大象体操、leah、megan 海燕、王彦祺、滕滕、黑檀、而已 恭喜这十位幸运的小伙伴获得《涂图》现代舞入场券,明晚看完回来,记得回答“当我们看现代舞时我们看什么?”哦~ ps:有好多小伙伴真情转发还写了很多自己的感受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