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可研报告(豆丁强力推荐).doc
54页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12目 录第1章 总 论 31.1 项目概述 31.2 编制依据与原则 41.3 研究过程及内容 5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 71.5 研究结论 7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92.1项目地理位置概况 92.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92.3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132.4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与公路运输发展的关系 17第3章 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 183.1功能定位 183.2 建设必要性分析 18第4章 建设条件 204.1自然地理条件 204.2工程地质调查 21第5章 工程总体设计 225.1 设计原则 225.2 采用规范及标准 225.3工程技术与通行能力 23第6章 工程方案 256.1 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 256.2 道路工程 26第7章 环境影响评价 357.1 道路对城镇环境的作用和评价目的 357.2 环境评价的内容 357.3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367.4大气环境现状与评价环保措施 367.5 声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 377.6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377.7 工程与环保措施分析 38第8章 劳动安全 438.1 施工安全设施 438.2 交通安全设施 438.3 防震措施 44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 459.1 项目实施进度 459.2 工程管理 45第十章 招投标管理 4710.1 招标依据 4710.2 招标原则 47第11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011.1编制原则 5011.2编制依据 5011.3工程数量及投资估算 50第十二章 问题与建议 5312.1结论 5312.2建议 53附件:1、****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扬发改许发【2009】131号):市发改委关于****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路新建工程区位图; 3、****路新建工程横断面图。
第1章 总 论1.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市市政建设处法人代表:***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市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对主次道路通行能力进行分析,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进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总长2905米,路幅宽40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机动车道面积43575平方米,非机动车道面积31955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9050平方米,绿化面积11620平方米,行道树968株;排水近期采用雨污分流制,敷设雨水干管5810米,污水干管5810米(不包括各规划交叉口预埋雨水管道);新建桥梁2座,跨度分别为24米和30米,新建箱涵1座,跨度为6米;全线设照明线路5810米,路灯168盏,供电迁移4000米,弱电迁移8000米路基设计考虑当地土质、水文特点,应对地基进行处理道路路面采用双层沥青路面,沥青材料为进口材料,主干路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和天然砂砾5.项目建设期:6个月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⑴、本项目总投资为11938.8万元,其中: ①建设投资为11658.8万元,含:工程费用6088.64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230.59万元(征用土地及拆迁安置费用4428.27万元);基本预备费339.58万元;②建设期利息为280万元。
⑵、资金来源:本项目结合地方财政状况,资金筹措计划争取银行贷款资金:5600万元(占总投资46.9%),市财政拨款:6338.8万元(占总投资53.1%)1.2 编制依据与原则1.2.1 编制依据1.****市1:5000地形图;2.****市“十一五”发展规划;3.《****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5.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5月);6.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2007年6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8.建设部《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条例》;9.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10.****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委托书1.2.2 编制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工程分步实施的关系;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积极合理,又要安全可靠;3.贯彻城市道路为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服务,美化城市服务,为各行业服务的方针,同时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确定合理的道路方案;4.考虑建设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发展。
1.3 研究过程及内容1.3.1研究过程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公司于2009年10月成立了****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组,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10月初组织并成立了交通经济和工程设计两个外业调查组,对初拟的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对拟建的路线走向、起终点、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征询了沿线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布局,交通量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关公路的路况及历年交通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交通量OD调查;踏勘了路线走向,调查了沿线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重要设施、水利工程等方面资料,在收集了上述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预测,对各类方案的充分比选,在全体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2月底完成了《****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3.2 主要研究内容1.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城建现状;2.调查、研究路线走向方案,沿线主要控制点的合理性;3.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进行道路交通量的预测;5.研究建设项目的道路等级、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6.研究拟建道路的起终点,主体工程方案设计及雨水、污水工程的设计、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7.研究拟建项目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程度;8.预测项目建设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环保措施;9.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10.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11.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 号项 目单位指 标备 注1项目路段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 2道路类型城市Ⅱ级主干道 3总路长km2.905 4道路宽度m40 4.1其中:机动车道m154.2两侧绿化分隔带m2.0 4.3两侧非机动车道m5.5 4.4两侧人行道m5.0 5道路横坡 5.1其中:行车道1.5% 5.2人行道2% 6设计计算车速km/h40 7项目总投资万元11938.8 7.1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1658.8 7.2建设期间利息万元280 8资金筹措万元 8.1其中:银行贷款资金万元5600占总投资46.9%8.2市财政拨款万元6338.8占总投资53.1%9设计使用年限年20 1.5 研究结论1.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路网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维扬甘泉新区路网,改善该区域东西向交通状况,方便与城区北部的联系,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3.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市西北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带动沿线土地增值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拉开城市骨架,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维扬区、邗江区的建设。
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1项目地理位置概况本项目地处****市西北部,甘泉新区内,东起扬子江北路,西至甘八路,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2.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2.2.1区域社会经济现状1.自然概况****市是江苏省长江北岸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距上海300公里,西距南京100公里,南临长江,北接淮水,宁通公路横穿市域东西,京沪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并驾齐驱纵贯南北,为水陆交通干道市现辖广陵、维扬、邗江3个区和宝应、仪征、高邮、江都4个县级市,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80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全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仪征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市3个区和仪征市的北部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
2.行政区划及人口****市下辖宝应、高邮、江都、仪征等四县(市)和广陵、维扬、邗江三个区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59.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87人,增长0.12%全市登记出生人口3.48万人,出生率7.58‰;死亡人口2.94万人,死亡率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9‰3.经济概况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3.29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4%,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一产增加值117.47亿元,增长5.0%;二产增加值897.71亿元,增长13.8%;三产增加值558.11亿元,增长14.5%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69:57.02:35.29调整为7.47:57.06:35.47,一产下降0.2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0.04个百分点,三产提高0.1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2.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市历年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变化见表2-1 ****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表 表2-1年份GDP(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1994265.3842.9117.81104.671995338.3053.79164.83119.681996351.1555.09185.38110.6719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