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首届作文教学研讨会资料——写作训练的着力点.pdf
14页写作训练的着力点:培育理性思维 ——2015 写作题考前训练建议 南京 蔡建明高校不管文科还是理科,其教学和 考核都是以 理性思维 为主故在美国和 欧洲,入学考试均系理性议论,美国托 福式的作文命题以两难现象为主,法国 的作文命题干脆就是哲学化的地处亚 洲的新加坡甚至明确规定高考作文不得 写抒情散文随着世界各国的命题模式 不断被介绍到国内,国内命题与世界接 轨的追求逐渐明显起来 ——孙绍振《理 性思维导向及其对抒情性思维的超越— —2014年高考作文题纵评》 问题:定位于基本分整体思维水 平下降,呆萌呆萌的 具体表现:简单理解命题,叙事线 性化,议论模式化 考前:定位准确,反复训练一、命题要求:都是关系题江苏 2012: “忧与爱”一个有着多 重甚至悖论的复杂关系命题 2013:小与大 趋势:呈现矛盾的现象(二元对立) 江苏 2014:朽与不朽把相互矛盾 的现象摆在考生面前,迫使其作出具体 分析要写得比较全面,就不能不作双 向的甚至悖论式的分析 %70学生:青春不朽 上海: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 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 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 同样是矛盾性命题,表述更明快。
要求能在相互对立的观念中进行全面的 分析本题对那种要求贴近学生生活 (直 接经验)的教条是一种冲击 骆教授:中学生要有虚构能力 (颠 覆课本概念,回到事实) 无论是对立的还是开放的,中国式 的理性思辨命题一般用感性语言,和西 方不同 如:2014 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 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训练要教会的审题要点: 由表及里, 还原本体这是一道选择题,本质上是 关系题(对立),要求思考人生的意义, 作出人生的选择材料运用了比喻的手 法,这就需要还原本体,从表象看到实 质焦点词语:空谷,悬崖峭壁(困难 挫折、无奈绝望)与栈道桥梁(开拓道 路、勇于挑战) 北京卷: “老规矩的新思考” 这个题目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让考生 面对复杂得连按统一的标准分类都很困 难的现象,需要分别作具体分析 题从内涵到形式,比上海卷更有创 新性(开放、复杂) 首先,“这种现象 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没有明显的导向 性,分析的、反思的空间是无限的;其 次,素材比上海卷要复杂,并未将之概 括为二元对立 的论题再次,情况比较 丰富而无序,正误、深浅不在一个层次 上,一下子无法以一个观念,或者一对矛盾将之统合起来。
结论:从考试要求与呈现方式看, 训练的着力点是理性思维二、构思要求:去线性 讨论源起:江苏偏爱记叙文 叙事(含描写)类的构思依然需要 理性思维,认为写记叙文就能得高分是 一种误解 我们没有让学生真正从经典中获得 营养 (一)局部 点面结合 如, 《红楼梦》第四十回的一个片段: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向,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忿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 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整个片段突出的是一个“笑”字, 各人笑得不一样在写个体笑的同时, 也写了“地下无一个”不笑,这就是点 面结合 动静结合刘成章《安塞腰鼓》片段: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个场面分两个部分静,写表演前后后生们安静祥和的状态,为第二部 分宏大的腰鼓表演做铺垫和衬托第二 部分突出动,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气势磅 礴的情形 对比呈现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有一篇课文《一 滴眼泪换一滴水》, 节选自《巴黎圣母院》 看客与姑娘,看客们前后的表现都 形成了对比,先前的嘲笑是因为不知道 真相,后来的欢呼也说明了中世纪的人 民虽然无知与缺乏同情心,但没有完全 丧失人性 反常呈现 《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 难》一章: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好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望椅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钉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她便倒在母亲床上葛朗台 70多岁了, 老态龙钟,可是, 纵、扑、摆、推,似一头老虎,如此敏 捷,力大无穷,怎么可能?但是,嗜财 如命的葛朗台做到了,金钱使他在一瞬 间迸发出超乎寻常的力量! 反复呈现 鲁迅的《孔乙己》: “不多不多!多 乎哉?不多也” 契诃夫的《变色龙》:反复四次描写 那件大衣 (二)整体 1、教会运用各种叙事手法 2、故事的套式结构致青春“谁将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了嫁衣⋯⋯”那一年,表姐的同学聚会上,一首《同桌的你》,勾起了所有人青春时的回忆。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屋子里,欢声笑语回荡在我耳畔,十年再聚首,多么难得就你那时候最凶了,拿着个小木棍,谁讲话就在谁跟前挥着⋯⋯”曾经暗恋过表姐的一个男的,脸喝得通红,“我被打得最多⋯⋯”脸上似乎露出了幸福的表情 “谁让你当时脸皮那么厚来着 ”表姐只捂着嘴笑在座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谁说是你被打得最多,我也不少,好不好?”另一个男的,肥头大耳,刚来的时候穿得很体面,现在喝多了,完全失去了开始的样子⋯⋯一桌子人在那里有说有笑,回忆着十年前的点点滴滴那时候我刚读高一 ,对人世的聚散分离没有一丝感触, 总觉得自己还青春,没有朽去的青春,我会永远守她看到饭桌上的他们说说笑笑还会掉下几滴眼泪,也不觉有什么还记得我们班上代表学校演的小品吗?”表姐拍了一下手记得,记得! 《同桌的你》,我演你同桌,你和我演彼此闹矛盾了,我们最后又和好了对啊,还得了奖呢! ”饭桌上七嘴八舌,回忆着那场小品的成功我在一旁笑着,也好想来一场《同桌的你》电线杆上的小麻雀越聚越多了,它们也叽叽喳喳的,好像也在演着那个小品我也想到了同桌的她,一个性格像男孩的女生,剪了男生的发型,每天早上一定洗头吹头,问她原因,她只有一个回答:“我要在青春里做一把男孩。
我忍俊不禁,笑话她不过她真的挺帅当时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谁知一晃都十几年了聚会快到尾声了,一个穿着个性的女士说道是啊,总是忘不了当年的疯狂还记得那时一起罢课为老师做礼物吧,虽然受惩罚了旁边的老师,已经哭成泪人儿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深夜了,他们才回家⋯⋯电线杆上早已没有了麻雀的身影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耳畔又回响起来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参考分析】 “那一年”,意味着文章一开始采用了倒叙手法,表明后面的叙事是令人久 久难忘的,表姐们的回忆成了倒叙中的 倒叙,构成了叙事的套式结构,不断扩 展着叙事空间我也想到了同桌的她” 则是由当初眼前的情境引发的联系,属 于插叙 用一句歌词结构全文是本文的特色 不仅如此,作者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 这一独特的叙事角度放大了故事的容量 表姐们的过去与现在,我的过去与现在 交织在一起,共同印证了青春的记忆令 人难忘 3、欲扬先抑(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三、论述要求:去模式 伪规范 1、结构多样:正反,层进,破立(拿来 主义) 2、教会思辨 以叙代议,例子堆砌“泰坦尼克号出航不久,管理望远镜的水手发现箱子的钥匙没带,但他不以为意,认为目测同样可以测量距离,后来,当观察员发现冰山时,为时已晚,船来不及改变航向, 最终一幕悲剧上演。
足见小细节有多么大的影响 ”典型的叙述加议论,没有“ 辩” ,只 有告知,油水分离,造成文体不清 叙议结合“对泰坦尼克号来说,一把小小的钥匙锁着的不仅仅是望远镜,更是全船人的希望然而,正是这微小的疏忽,酿成了无可挽回的祸患,多少冤魂至今仍沉寂海底真正的事实论证,应从剖析的角度 展开,评述事实,切入点是“ 议” 真正的思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