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Word版.doc
13页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 (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珍贵的教科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
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读前提问: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为什么? 读后明确: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 (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 明确: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为什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 明确: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旬开头该怎么说?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 明确: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
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这又说明教科学怎么样? 明确: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毛主度、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想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明确:"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
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激励"是什么意思?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 明确: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第三课时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步骤: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明确: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 明确: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在什么情况下?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珍贵的教科书"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六)板书设计5 珍贵的教科书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教案点评: 对于这篇课文,因为和现在的学生相距时代比较久远,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刚开始,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还是以多读书为目的,让学生反复读,在多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白叙述的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做复述故事的练习来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6*爸爸和书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2.了解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立志做个热爱学习的人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爸爸和书 2.爸爸和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分自然段读,纠正或强调容易读错的字或多音字,轻声字的字音。
(2)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明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当年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情况 (三)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讨论交流 (1)我和姐姐的书多吗? 明确:一百来本,有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关于作文的 (2)小伙伴们为什么从来不翻《皇帝的悲哀》? 明确:因为这本书很薄,又太旧了 (3)我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 明确:我认为这本书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因为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4)理解:"珍贵"、"消晰"、"浮现" 明确:珍贵:本文指《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宝贵的,有很大价值,很大意义的 清晰:指买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