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洁具+软管.doc
9页ICS 91.140.70 Q 31囝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3448--2009卫生洁具软管Flexible hose for sanitary tapware2009-03-28发布2010-0I-01实施丰瞀鬻紫瓣警麟瞥星发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厘111GB/T 23448--2009刖吾本标准与AS/NZS 3499--2006《给水软管》、EN 1113:1997《浴用水嘴用花洒软管(PNl0)》和 ASME A112.18.12005/CSA B125.1一05《管道供水装置》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SAC/TC 24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九牧集 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卫生陶瓷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幼红、李直、段先湖、林声雁、丁清峰、王巍、谢晓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JC 886 2001{卫生设备用软管》和JC/T 10442007《金属波纹联接水管》 废【L。
GB/T 23448--2009卫生洁具软管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卫生洁具用软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代号、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和标识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0 MPa,供水温度不大于90℃的连接供水管路与用水卫生洁具或 用水卫生洁具之间相互连接的柔性软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6461 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7307 55非密封管螺纹 GB/T 7759 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GB/T 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 16662建筑给水排水设备器材术语 GB/T 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3术语和定义GB/T 1666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卫生洁具用软管flexible hose for sanitary tapware 用于冷、热水给水管道与用水卫生洁具之间或卫生洁具与卫生洁具之间相互连接,便于移动或者能 弯曲的柔性管3.2 连接软管flexible link hose for water用于连接给水管路与用水器具(如便器、热水器、水嘴、洗衣机等)的软管3.3 淋浴软管flexible hose for shower用于连接给水管路或水嘴与淋浴花洒的软管3.4 洗涤软管flexible hose for washing 用于连接给水管路与洗涤喷头的软管3.5 冷水软管flexible hose for cool water 适用水温不高于50℃的软管3.6 热水软管flexible hose for hot water 适用水温高于50℃的软管GB/T 23448--20093.7软管长度flexible hose length软管两接头外端面之间的距离4分类与代号 产品的分类方法与代号见表1表1卫生洁具用软管分类与代号按用途分类 代号按卫生标准分类代号 按使用水温分类代号 连接软管 L饮用水软管 D冷水软管C 淋浴软管 S 非饮用水软管N热水软管H 洗涤软管 W5材料5.1饮用水软管使用的所有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材料,应符合GB/T 17219的要求。
5.2不锈钢材料在环境温度为23℃士2℃下,在质量浓度为10%的稀盐酸中密封授泡4 h,表面应无 腐蚀5.3橡胶密封圈材质按GB/T 7759—1996检验时,压缩永久变形应不超过20%6技术要求6.1外观6.1.1金属外管表面不应有剥层、气泡、氧化皮、锈斑、裂纹、油污、明显划伤、压痕、尖锐折叠等缺陷 非金属外管表面不应有明显波纹、熔接痕、擦划伤、修饰损伤等6.1.2软管接头的内外表面不应有裂纹、凹凸等明显缺陷;螺纹表面不应有断牙、凹痕等缺陷 6.1.3按GB/T 10125 1997进行6 h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后,涂镀层外观等级应达到 GB/T 646l一2002中9级的要求6.2尺寸6.2.1产品标称尺寸由制造商确定,产品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产品长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产品长度LL≤5005002 000允许上偏差△L+10 -I-203-30 +40允许下偏差△LOOOO6.2.2软管内径最小处应不小于5 mm对特殊产品,允许采用合同规定的规格 6.3螺纹连接6.3.1软管接头管螺纹精度应符合GB/T 7307的要求,其中外螺纹精度等级应不低于B级。
软管有 效连接螺纹牙数应不少于3牙对特殊产品,允许采用合同规定的规格6.3.2软管连接螺纹应能承受不小于20 N·m的扭矩,经扭矩试验后螺纹应无裂纹、损坏注:淋浴软管与花洒连接端螺纹不适用于本条款 6.4密封性 按本标准7.4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时,软管各部位应无破裂、渗漏或其他缺陷出现6.5耐压性按本标准7.5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时,软管各部位应无破裂、渗漏或其他缺陷出现2GB/T 23448--20096.6抗拉伸性 淋浴软管和洗涤软管按本标准7.6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时,接头应不脱落,软管各部位应 无破裂或其他缺陷出现 6.7抗脉冲性 连接软管和洗涤软管按本标准7.7部分规定进行试验后,各部位应无功能性损坏或其他 缺陷出现 6.8抗弯曲性6.8.1淋浴软管和洗涤软管 按本标准7.8.1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后,应无破裂、损坏或其他缺陷出现6.8.2连接软管 除金属波纹管外,其他连接软管按本标准7.8.2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时,椭圆度≤15%; 金属波纹连接软管按本标准7.8.3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后,应满足标准6.4、6.5的要求 6.9耐冷热循环性 淋浴软管按本标准7.9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时,软管应无破裂、渗漏或 其他缺陷出现。
6.10耐老化性 按本标准7.i0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后,软管各部位应无破裂、渗漏或其 他缺陷出现7试验方法7.1外观 外观质量缺陷检验采用目测法目测距离为500 mm,照度不低于300 lx,不得借助任何放大仪器7.2尺寸 软管长度用精度为1 mm的直尺或钢卷尺测定,测量时软管应处于自然放置状态,不应用力拉伸软 管软管内径用游标卡尺测定 7.3螺纹连接 7.3.1螺纹精度用相应级别的螺纹量规测定 7.3.2螺纹扭矩用扭矩扳手进行测试测试时将软管连接螺纹(含密封胶垫)套在相应的夹具上,逐渐 施加扭力至规定的扭矩值用同样方式对软管的另一端螺纹进行扭矩测试 7.4密封性能 将软管一端连接到加压设备上,另一端连接一个流量调节阀向软管通人70℃土2℃的热水,调节流量调节阀,使水以0.1 L/s的流速流经软管5 min然后调整动压至0.5 MPa士0.02 MPa,保持5 min士10 s 7.5耐压性能 将软管一端连接到加压设备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带有排气阀的堵头向软管中缓慢加入温度不大于30℃的室温水,待排净管内空气后关闭排气阀 连接软管和洗涤软管:缓慢加压至1.4 MPa::i=0.02 MPa,保持1 h±5 rain,然后加压至3.5 MPa士0.02 MPa,保持1 min土10 s;淋浴软管: 缓慢加压至0.7 MPa+0.02 MPa,保持1 h::E5 min,然后加压至2.0 MPa±0.02 MPa,保持1 mini10 s。
7.6抗拉伸性步骤1:将软管一端固定在拉伸设备上,另一端逐渐增加拉力至67 N,往复拉伸10 000次 步骤2:另一端逐渐增加拉力至500 N,保持15 s土5 s,此时软管接头不应脱落3GB/T 23448--2009步骤3:将软管在一个直径为50 mm的圆柱物上缠绕一圈,并在软管的两端逐渐施加拉力至67 N, 直到软管完全贴紧圆柱物为止观察软管各部位有无破裂或其他缺陷出现 步骤4:将软管一端连接 到加压设备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带有排气阀的堵头通入不大于30℃的室温水,对软管施加0.3 MPa±0.02 MPa的静压力,保持2 rain±10 s,观察软管各部位有无破裂或其 他缺陷出现 7.7抗脉冲性 将软管安装在一个能产生脉冲压力的装置上,该装置能产生从0.5 MPa至1.2 MPa的梯形脉冲压 力,脉冲频率为15次/rain对冷水软管:试验水温为60℃士3℃;对热水软管;试验水温为90℃土3℃对连接软管施以250 000个脉冲冲击后,观察软管各部位有无破裂或其他缺陷出现 对洗涤软管施以10 000个脉冲冲击后,观察软管各部位有无破裂或其他缺陷出现 7.8抗弯曲性7.8.1180。
弯曲性试验 步骤1:如图1所示,将软管进水端与弯曲测试仪器上的水平旋转管连接,旋 转管外径为50 ram土5 mm另一端用堵头密封并承受5 N的拉力再通过旋转管向软管中充人0.1 MPa±O.02 MPa的气 压,以每分钟20次的频率作180旋转5 000次注:旋转“一次”是指位置1斗位置2一位置i 步骤2:将软管一端连接到加压设备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带有排气阀的堵头通人不大于30℃的 室温水,对软管施加0.3 MPa土0.02 MPa的静压力,保持2 rain士10 s,观察软管各部位有无破裂或其 他缺陷出现图1180弯曲试验示意图7.8.2 360弯曲性试验 步骤1:根据软管的公称直径和长度,在表3中选择实验用的圆柱体半 径和所需的拉力值表3 360弯曲性试验参数对应值表软管公称直径DN/mm圆柱体半径R/mm软管最短长度/mm 拉力/NDN 625 400 15DN 830 450 15DNl035 500 20GB/T 23448--2009 表3(续)软管公称直径DN/mm 圆柱体半径R/mm 软管最短长度/mm拉力/NDNl345 600 30DNl560 700 35DN 20 80 900 50注:产品长度若小于表中最短长度时,则不要求此项检验。
步骤2:在环境温度为23℃土2℃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将软管中心部位围绕一个刚性圆柱体缠绕 一周,在图示的A区范围内应使软管紧贴圆柱体,软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施以表3规定的拉力值,测 量B区范围内形成的最小外径步骤3;根据下式计算椭圆度:0一(D×100式中: D一椭圆度,%; D——弯益前的 软管外径,单位为毫米(mm); D——弯曲时形成的软管最小外径,单位为毫米(ram)图2360弯曲性试验示意图 7.8.3金属波纹连接软管抗弯曲性试验 步骤1:将软管中心部位紧贴一个直径为80 mm的刚性圆柱体弯曲,使弯曲后两边形成的夹角为 90然后将软管弯曲回直线状重复此步骤共2次; 步骤2:接下来在原弯曲处仍沿直径为80 mm的刚性圆柱体向与步骤1相反的方向弯曲,使弯曲后 两边形成的夹角为90然后将软管弯曲回直线状重复此步骤共2次;步骤3:将软管按本标准7.4、7.5部分进行试验 7.9耐冷热循环性 将软管安装在冷热循环试验装置上,调整动压为0.3 MPa土0.02 h伊a,同时使流量保持在0.1 1./s; 向软管通人70℃士2℃的热水,维持2 rain,然后向软管通人20℃土2℃的冷水,维持2 min,切换时间 不大于2 s。
重复300次循环试验5GB/T 23448--20097.10耐老化性将软管安装在老化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