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建筑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_论文).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2670506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建筑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摘 要】:本文通过对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建筑相关内容的 阐述,分析其对于人们生活和城市布局的各方面影响,旨在呼吁社 会各界对于佛教这一宗教建筑的重视和保护关键词:佛教;佛教寺院;舍宅为寺1. 佛教产生的原源及保护佛教建筑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 和伊斯兰教其它还有摩尼教、袄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 等等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有宫殿、庙宇、住宅、祭祀和宗 教建筑,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等当然这些对 我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关佛教及 佛教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以保护现存佛 教建筑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吐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传入中国, 大约是在汉朝,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受到传统者的重视与 扶持,朝廷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前5-6世纪)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高潮佛教主张“普渡 众生”的思想,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几代帝王都崇信佛 教,他们在京都设立伊经院,聘请国内外高师,培养了大批高僧学 者;在各地兴建宫寺,使其逐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佛教,佛寺建筑因而也成了中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一 个组成部分。

      西藏大约在10世纪后期形成了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 喇嘛教密宗佛教特别讲究仪规,对设坛、供奉、诵咒、授戒等 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内部管理与组织也十分严密,佛寺中不仅有总 管和尚,而且还设有管纪律,查违法,领众颂经,管理学经,辩论,考试 等方面的专职喇嘛由于实行政教合一,不仅寺院中僧职也起到 官职作用,总管还代表寺院出席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密宗佛教 的节日有正月的祁愿法会,四月的佛诞生,六月的雪场节,七月的 望果节,这些节日由于与当时民间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因而持续时 间长,参与的人数多,在西藏儿乎全民信教,这些佛节也儿乎都成 了全民的盛大节口实例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1],为现存举世瞩 日的著名建筑之一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佛教是属于 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大约在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称为南传 佛教傣族地区的佛寺既直接受到缅甸泰国佛寺的影响,又结合 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一种佛寺形制,佛寺的 主体建筑是佛殿,殿内供奉着高人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 很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 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2. 汉传佛教流行于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称汉传佛教, 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

      这就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峨眉山(普贤)、九华山(地藏)和浙江普陀山(观音臓传佛教分布在 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以日喀则为中心南传 佛教范围很小,仅限于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其佛寺平面与建 筑风格,与中土大相径庭五台山传说是文殊菩萨诵经礼拜、宣 讲佛法之所[2]因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峨眉山是普贤菩萨、九 华山是地藏菩萨和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殊像寺是供 奉文殊菩萨的寺庙,寺中文殊的佛龛背面塑着三世佛、即药师、 释伽、弥陀三佛让三佛居于文殊背面倒座上,是极其特殊的,很 不合一般寺院惯例3. 石窟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 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 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 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石窟传入 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右窟來源 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 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 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

      它们大 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 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 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 大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3]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 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成的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 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 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 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 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 永宁寺采取了 “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 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 寺”的寺院,为了利用原有房舍廊“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 例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4. 佛塔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 塔、墓塔等塔作为宗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 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这座九层的宏大木质建筑几 十年后即被焚毁,有中国古代摩天楼称的洛阳永宁寺塔。

      在山西 应县,矗立着一座高耸入厶•的木塔它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 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 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我 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 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 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藏传佛塔以北京白塔为例,其位 于北海琼华岛南麓永安寺,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诺门汗建议而建, 为藏传佛塔,塔身白色、宝瓶形状,最大直径14米,上面承托伞盖 宝顶5. 传教寺院佛教寺院布局特点明显: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坐落在中轴 线上,两侧廊房及钟鼓楼均以中轴线互相对称分布;讲究中轴突出, 左右对称寺内主要殿堂之间,又组成各个小四合院形式,即互相 分隔,又彼此贯通,符合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特征城市里的道路尽 端,常常对着寺院[4]寺院也就成为一个端,也就是对景如北京 的隆福寺、临汾的大云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等等都是如此佛 寺里的一种建筑 古塔,在城池规划中组织在街道的尽端,构成城市的美景苏州的报恩寺塔,就是面对大街的,行人走在大街 面对高塔,形成城市的对景6. 发出倡议研究和学习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对发展佛教、传播文化都 是至关重要的,佛教建筑有着特殊的特征,它有着地域性、同质性、 特殊性。

      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也不同,至今留下来的佛教文化遗 址和遗物对今天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保护和 修缮注意佛教本上化所代来的影响或佛教的地域性问题参考文献:1•《中国建筑地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胡淼森,蒋祝平著 2005. 03 第一版2. 《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4. 4.第三版3.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1997. 114. 《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张驭寰著2003. 08 第二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