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寻路观后感1600字.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7504745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5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寻路观后感1600字    最开初是抱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心情,开始着手观看《寻路》这部长达44集的电视剧的,然而在一集之后就被这个史诗般的电视剧给深深地吸引了《寻路》一开始交代了故事背景的大前提,讲述了19xx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xx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 产 党人艰难奋斗、痛苦求索,为中国革命探寻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伟大道路的真实故事全方位再现了一段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 产 党人除了毛泽东以外没有一个人知道中国革命的道路该向何处去,也没有一个人真正有能力有智慧有胸怀有魄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求索路上的孤独、寂寞、痛苦与无奈在相当长时间内,留过洋、进过正规军校的朱德、刘伯承等不相信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坚持按照中央指示行动的彭德怀几次反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喝过洋咖啡的陈毅、瞿秋白、李立三、王稼祥、任弼时、顾作霖、陈云等认为毛泽东不懂马列主义,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善于调和各种矛盾的周恩来不能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甚至连妻子贺子珍都不能理解自己的丈夫毛泽东几乎总是站在少数人甚至一个人的立场上,要去说服多数人接受他的主张,而结果却是一次次被撤销领导职务,一次次不得不痛苦地离开他亲手创建的红军,一次次看着许多红军指战员在错误路线的指引下付出无谓的牺牲,党和红军也一次次濒临夭折的绝境。

      剧中毛泽东那瘦削而孤独的身躯包裹着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痛苦毛泽东多次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寂寞和无奈!而党和红军为此付出的代价又是多么沉重和惨痛! 该剧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对苏区中央局的所有领导说:“对于我的批判,我不辩解,我相信历史会做出公正的裁决!”“中国革命只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坚信这条革命道路是正确的!”然后他离开会场,画面呈现毛泽东孤独背影的特写,传来的是毛泽东那穿越时空的独白:“看来让人们认识真理,光有正面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有反面的教训才行!”直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沦陷,红军被迫长征,历经湘江惨败,同时丢掉了党在白区的全部阵地,多数共 产 党人才认识到了毛泽东的伟大正确,这才有了后来挽救党和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的召开东路线的光辉正确和毛泽东无与伦比的伟大,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 产 党发展壮大、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诞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成为党和军队的核心不是靠政变获得的,不是搞阴谋诡计篡夺来的,不是自封的,也不是由谁指定的,而是全体红军将士的选择,绝大多数真正共 产 党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寻路》结尾处画外音:“真理是不可战胜的,但探寻真理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

      这句话揭示了全剧的主旨,同时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思索战争年代,一次(最多几次)战役的失败就证明了离开毛泽东路线的错误,这些反面的教训虽然来得惨痛,但却较快地证明了什么才是真理,什么才是谬误而和平年代,要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和别的什么理论的错误则需要更长时间,而时间越长,党和人民的事业所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更重要的一点是,朱德、彭德怀、周恩来、陈毅、王稼祥、张闻天等优秀共 产 党人,他们虽然没有掌握真理,不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但他们都有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理想,无畏的勇气和知错能改的胸襟,在许多次背离毛泽东路线给党和红军造成重大损失后,在血的教训面前,他们终于醒悟,并最终选择毛泽东作为党和军队的核心,真诚团结在毛泽东周围,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为中国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了壮丽的生命,中国革命也因为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而最终取得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如果是另一个时代,换一群只想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利益的人,他们所追求的是房子、票子、位子,所计较的是个人的荣辱得失,那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真正尊奉毛泽东思想,即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再大的损失,只要和他们个人的利益不相冲突,他们永远都不会走回头路。

      最后我要说,新中国能够建立,共 产 党能够执政,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举世第二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1800字读《寻路中国》有感我的老家在浙江绍兴,虽然不在浙江南部,不过温州丽水我还是有些了解的,我的很多高中同学都是温州或丽水人,甚至距离嵊州只有十多公里所以《寻路中国》的第三部分所描述的情况相对于前两者对于我来说更为熟悉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浙江,尤其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几乎全部由外来务工人员抢占去年年底我的舅舅去劳务市场找工作,去那边看了看就回来了:“人山人海,还多是外地人随着住房需求的猛增,当地人凭着出租房屋每年就有不菲的收入,房价更是疯长我外婆家就有平均会有七八家房客,来自江西、贵州、安徽等地,多是一家子还有亲戚都住一起出来打工的年轻人往往年纪比我小得多,初中没毕业,在各个地方做临时工,不停地换着工作去年年前,大部分住户都回老家过年了,还剩下一家人白天一家子人都出去工作了,留下两个孩子大的女孩五六岁,带着自己两岁左右的妹妹姐姐每天洗衣打扫甚至喂饱自己和妹妹我不知道小小年纪的她是如何完成这些不可思议的任务的我外婆去顶楼洗衣服,她们就搬个凳子坐在远处看,不敢搭话,问她她就回一两句除了看看电视,就和妹妹待在屋子里。

      这样的孩子在附近何其多,幼儿园的学费对于当地孩子来说都太高,何况是她们离家在外,甚至方便了她们的父母逃避计划生育我所知道的一家江西人在生了六个女儿后托我外婆将刚出生的小女儿送人,准备再接再厉外来人员充裕了当地的劳动力,却为当地人歧视由于外来人口实在太多,有部分人口也会失业游荡远在他乡甚至也是无后顾之忧的一个理由,于是给当地治安找点麻烦本地人就更为敌视和疏离外地人但他们还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你远远观望我,我暗暗察看你,融入到同一个城市的夜色里浙江人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早期收益者,有很多像温州人那样精明的浙商活跃在中国商场上在上个世纪末还是小学没毕业的乡下人,在上海浙江打地铺闯荡几年,经过几度破产和东山再起,到现在基本上也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小江山很多中国人在急速转型中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展现给让人,然后内地人被这种现象所吸引,纷纷出外淘金,“学不成名誓不还”外界的变化速度太快,而人们急切的渴望摆脱贫困和落后于是不只是现在的外出淘金者,包括已经在市场经济中获益的小有所成的人们,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一种狼狈尴尬的境地中书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随着急速转型的社会快速地适应的人物——张宝龙,他是“新兴”的风水先生之一,他论起市场经济时精明跟他论地理风水时的精明分毫不差,他的名片上列出了二十七个不同的服务项目,从选择配偶到选择坟地——这就是“从头到尾一条龙服务”。

      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干可见一斑,他们能够在疯狂的环境中努力适应,在新旧社会体制转变的夹缝中坚韧生存有一部分人从这种焦虑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逃亡者,但是绝大部分人犹如现在迷雾里,更多的是无力和茫然作者在书中描写到很多中国社会在与现代文明融合碰撞的过程中出现的无数不伦不类的现象转弯不知道打转向灯,用火烘烤冻住的输油管,盲目的学习西方的潮流,引进一些西方已经淘汰的事物再发展一方面这些现象引人嗤笑,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看到了人们的蹒跚进步而喝彩毕竟,他们是不易的在这里再提一点由书中作者对中国政体和媒体传播导向的看法想到的前几天看了陈力丹的一本关于新闻学的一本书曾经我们国家的报纸被要求“每句话、每个字都要代表党,都得体现党性原则这种说法在19xx年党中央124号文件中就批评了,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这类绝对的说法直到80年代中期才不知不觉消失但是中国的媒体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报道方式和引导倾向,即使没有上面的指示,还会自觉自发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做,除了缺少破旧的勤力,更多的是什么原因呢?一位老太太摔掉了牙齿,补个牙都要归功于共 产 党的领导,在镜头前倍儿识大体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我想中国的政府不能也不需要依靠这种虚伪的空话来维持自己的权力。

      历史上任何国家或政党都不可能依靠虚假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用谎言来展示它的正义性和正确性既然如此,早早走出这种乖圈吧,让大实话变成生活的主旋律!何伟的故事写得很平缓,没有大的波折和起伏,但还是打动了我作家之所以能用他笔下的故事打动读者,考的并不是他的妙笔生花,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触觉凭着这种触觉,作者通过笔将它表达出来,传递给读者,于是读者也仿佛能触到那奇妙独特的一处,这就是作者的胜利吧+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